在美国买卖二手货、白拿白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星期日
陌上美国
文/凝月
你投我以桃,我报他以李
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村民们心底还怀着对各种鬼神,以及“人在做天在看”的敬畏,做人做事多会带着人性里朴素的纯良。
那时候,我们一些孩童可以随意在乡间跑动,不怕丢掉。有的小孩走远点,不及家里人叫,同村认识的人就会喊,离家太远了,快回去。
乡里乡亲之间还会经常做的一件事,是相互送吃的,今天我送你一篮子苹果,明天她又送来自家的李子。远村的人路过,碰到哪家摘果子,也停下来吃几颗,再顺带被送一包带回去。我的幼年,时常在这样送来送去的跑腿中度过。
读书工作,四处奔波,往后的生活里,很少再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总说怀念那段时光,除了不喜欢没有隐私界限的八卦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口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体不费太多脑筋和心思,有简单的温情。物品的往来赠送,也不带那么多功利性的想法。
赴美后居住的地方,不是郊野乡间,是皇后区一个上百年的city,却有些好玩的事情,总让我想起幼年那段时光。
其中一个叫做Yard Sale(在自家院子里低价销售二手物品)。
第一次看到Yard Sale时刚搬家不久,带孩子们走在去超市的路上。小区的树木高大参天,遮天蔽日的树荫下,一栋house门口,几位女士坐在一起谈笑。
旁边的台阶上、花池边摆满了各种二手的小玩意儿,是他们家清理出来,保存完好又不再需要的东西。
孩子们看到一些小玩具,听说可以买,兴奋地跑去挑选;我刚好看到喜欢的花瓶,和一些瓷器小摆件。
物品因为质量都很好,经过主人清洗整理,几乎没有影响美观和使用的地方。每件物品卖价在0.5美金到二三美金之间,几块钱淘了一堆东西回去。
后来看到路边的树上会贴一些Yard Sale的广告,带着孩子过去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去晚一些很可心的东西就会被人预定掉。
那次两美金淘到孩子喜欢的绘本、十美金买到室内跳跳床和放在后院的玻璃桌。还看中一对刚好需要的哑铃,五美金买下,主人看我带着哑铃准备走,喊我等会儿,从一排书籍中拿出练习哑铃的光碟,细细擦好交给我。
去年九十月份,新学期开学不久,孩子们的学校也在操场举办了一次Yard Sale。唯一不同的是,学校牵头组织的,提供宣传服务和场地,每一个参加的家庭交纳十美金场地费给学校。
那场Yard Sale办得热火朝天,十来个家庭开着车把自家整理好的东西摆放在自己的摊位。
有孩子的玩具,有家用小电器,有精致的碗盘厨具,有小女孩们漂亮的小裙子,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闲逛的人总能从中间发现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物品竟然都被主人保管得特别好,清洗擦拭干净,多数还带有完好的原包装。
一大群孩子聚到一起,看到哪家玩具好玩,就席地而坐先玩一通。主人们也不介意,笑呵呵回应:没关系,让他们玩,玩得开心就好。
还有些家庭,旧的物品不多,但增加了不少他们孩子手工制作的物品或食物来卖。
一对姐妹制作的史莱姆,颜色绚丽多彩,0.5美金可以买一盒,还有她们的自制柠檬茶,0.5美金一杯,那天几乎销售一空。
我们当时因为刚搬来不久,需要添置的小东西不少。那次两美金给哥哥和弟弟各买到一双MK的雨鞋,十美金给他们买到两辆自行车,都是原来的小主人用小了不能再用,却都还是半新以上的。
后来,还发现更好玩的,是小区里有些家庭把东西直接摆放在门口草坪边,旁边贴张纸牌,写着“Free”。
路过的人有需要或喜欢的,可以直接拿走(不写的话一般没人敢拿)。可能因为东西少,不好吸引太多人来,就送路人好了。
前天,路过一家再次看到,弟弟一看到“Free”,就急刹车停下他的滑板,挑了一个他喜爱的挂件和玻璃盒子,像捡了宝贝一样兴高采烈回家了。
见识过几次后,觉得又有爱又好玩,还可以最大化利用资源。那天把弟弟骑小了的自行车和滑板车放在门前草坪边,贴上“Free”。当天下午,自行车和滑板车都被人领走了。
弟弟兴奋到眉飞色舞:妈咪,一定有个小朋友很喜欢我那辆自行车,he took away the surprise(带走了那个惊喜)!
我也开心地回他:是啊,他肯定很开心,有个新车子可以骑。
嗯,昨日,有人投我以桃;今日,我报他人以李。
我们不图所报,仅仅是,我刚好有,路过的人,刚好需要。
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