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中的美国 · 芝加哥-让我们在困难中看希望

拔丝 芝加哥 陌上美国 2020-08-25
来自专辑
疫情中的美国


星期日

陌上美国  欢迎关注

  编者按

“疫情中的美国”延续“蓝蓝日记”的精神,由美国各地的华人用自己的亲历来记载当下的这场灾难和这个时代。这篇由几位芝加哥的医生、教授朋友跟大家讲述当地的情况。

截止4月5日美东时间9pm,美国总确诊人数已达33.76万人,9650人死亡。纽约州123160人确诊,4159人死亡。新泽西37505人确诊,917人死亡。密西根州15718,617人死亡。加州15154人确诊,349人死亡。伊利诺伊州排在第九,11259人确诊,274人死亡。(注:因为时差,美西各州数据要到深夜才会真实反映当天情况)。今天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病情加重,住院了。

前文:《疫情中的美国 · 芝加哥-决战将至,你是否听到战鼓







200404
刘心

美国这一周的抗疫是从周一总统亲自批准的军用医疗船安慰(Comfort) 号缓缓驶进纽约港开始的。


这艘大船进港的时候载满了纽约所需要的医疗物资,也带来了最需要的病房。与此同时,网上电视上和报纸上到处可见大批的物资和人力开始流向纽约,这个美国疫情最重的地方。


纽约虽然不是老刘的家乡,但确是一个情有独钟的城市。三十二年以前,还处于青葱时代的小刘这样一个懵懂的孩子被一架大飞机载到美国,第一站就是纽约。记得那天晚上刚坐了十几小时飞机有点疲惫的小刘坐车经过灯火通明的曼哈顿市区,特别是看到世贸中心的Twin Towers的时候, 从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和震撼。

这张照片虽然不是那天晚上照的,但是和记忆中那天晚上小刘看到的夜景一模一样。从那儿以后,纽约便成了俺心中的一个很向往的地方。所以不久之后,还是学生身上带的钱还不够住旅馆的小刘还是以找同学玩的名义又来到这个城市。记得那次在同学的导游下亲临了Broadway, Time Square, Wall Street, 还上了Twin Towers的楼顶,从那儿遥望自由女神🗽 

在俺的印象中纽约不仅是一个庞大、忙碌、甚至有点拥挤和嘈杂的城市,更能让人感到的是它所体现的自由、务实、顽强和大气,也许这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吧。


记得9/11那天早晨俺刚刚查完病房正在医院的咖啡厅吃早餐,从电视里看到一直心里仰慕的Twin Towers遭到到恐怖袭击,然后在一片烟雾和灰尘中没有了,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那个时候心里有一种空空的感觉,难过极了,而且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害怕,因为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然而那后面发生的大家现在都看到了,纽约人从那场灾难中很快地站起来。曾经有过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俺去年有机会再一次去纽约,在9/11记念馆里又重温了一遍。Ground Zero不仅是纪念在那场灾难中殉难的人们,它和旁边又重新高高耸立的新的World Trade Center, 更是展现了纽约这个城市顽强不屈的精神。


这次疫情是发生在纽约的又一场恐怖袭击。COVID-19这个狡猾狰狞而又无形的敌人却用了以往不同的手段。它并没有攻击纽约的某个大厦,可是它攻击的是纽约最薄弱的的地方——它的生活方式。纽约这座城市再次烽烟四起,仅在目前殉难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9/11。


当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熟悉的Time Square和5th Avenue如此冷清,空空的Central Park里搭起了临时医院的帐篷,俺的心里又开始出现了当年曾有过的空洞和难过的感觉。然而这次老刘的心里更多的是信心而不是恐惧,因为纽约人过去的经历和表现已经让老刘完全相信了他们。

COVID-19可以暂时打乱纽约人的生活秩序,可以击伤许多纽约人的身体,甚至夺去他们的生命,但它夺不走纽约人现在有以后永远还会有的那种精神。毫无疑问纽约人会像过去一样很快重新站起来,用他们的顽强战胜这场灾难。

疫情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看到了不少动人的故事:ER 的医护人员在没有充分保护的情况下冒着风险检查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其中很多已经退了休的纷纷自愿前来纽约参战,还有80多的老人主动把呼吸机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拭目以待,在不远的将来疫情过去以后,纽约还会纪念更多感人的故事和让人佩服的人们。自由女神依然会高高耸立,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以纽约人为代表的美国人民不会屈服于任何的恐怖,他们会勇敢地面对,他们可以pay any price, bear any burden... 纽约,加油💪美国,加油👍


这一周老刘的任务是在家开展地下工作。根据上级指示,俺和其他两个搭档釆用轮流分工制,每周一个人在家里电话出诊;一个人负责在诊所看正在做化疗的病人,还有新来的和必须现在看的病人;第三个人负责在医院里查病房。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在同一个地方被感染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俺们三个平时每天都见面的战友便要一直等到疫情安全了才能再见面。他们把在家的第一周让给了俺,很知道他们的好意,但还是有点感觉像《南征北战》里张连长,很怕战斗结束了还没有上战场杀敌的机会。但回头想想把自己保护好,完成上级交给的地下工作,这也是光荣任务。所以还是欣然同意和执行了。


这是俺家的抗疫地下指挥部的照片。战争时期桌面自然有些零乱,设备也稍显简陋,但却是足够用的。因为目前已经有了健全的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俺在电脑上可以看到全部病人的病历、实验报告还有各种检查结果。也可以开药、预约各种检查、甚至直接把病人送进医院。

这些在几年前还是很难办到的,现在已经可以运用自如了。唯一不太习惯的就是不能亲眼看到病人和亲手检查病人。俺每天通过电话询问病人的情况,解答他们的问题,然后在电脑上开处方和预约检查。到后面几天就感觉很自如了。

虽然这样的工作有点像电台的广播员,但多数的病人都很满意,而且特别感谢医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能亲自打电话给他们。正在这样做的不仅我们一个诊所。因为美国总统已经批准了可以釆用远程医疗(Telemedicine) 电话出诊是现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诊所都在实行的。

这次疫情的一个有利的副产品就是促成了远程医疗在美国的普及。可以想像疫情过了以后还会有不少的医生继续采用及加以完善,甚至再加上视频以及virtual reality,也许会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新行业。俺也跟同事开玩笑说,等疫情过了俺就退休,专门负责在家打电话玩电脑和收钱,把查病房和化疗这些体面的工作让给他们年轻力壮的。

今天是星期天,明天即将开始新一周的任务,俺将从地下工作转为地上,负责整个诊所的工作。想到桌面上一定堆满了过去一周应该处理的文件、等待签字的表格和报告,为了明天的战斗一打响俺就可以马上进入状态,俺今天早晨还是来了办公室。

现在一切都处理好了,俺的这篇手记也就此告一段落。诊所里虽现在还很安静,但俺似乎已经看到了戴着口罩来往匆匆的护士们,还有诊所里坐满的接受化疗的病人。未来的一周也会有更多的感想,咱们下周再写👍





200402
郭靖涛

在同学群有同学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芝加哥前四个病人全集中在北西郊的同一个区域,结果第五个可疑的病人出现了芝加哥大学 。我当时说不好了,这个说明芝加哥社区感染开始了,芝加哥要完蛋了。当时这个同学指出有可能这个人是那前四个人一块儿的,没有社区感染。因为病人可能也住在西北郊,但是在芝加哥大学工作这种情况。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但是,另外一种可能性更让人担心,就是说这两个区域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这种可能性更可怕,因为会在对芝加哥造成巨大的问题,因为社区感染已经开始了。


现在看来,出现第五个病人的时候,还就是社区传染已经开始了的时候,因为这个病人和前面的四个病人的时间和空间差太远了。


这里还有个让人痛惜的历史事件。因为当时第五个病人的检测结果是阴性。但是有内部的医生说,那个病人的病症太像了,特别是后来还进了ICU。所以这个有可能是假阴性。为什么呢?因为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芝加哥及其他地方的医务人员发现了当时的试剂盒有问题,不准啊。


结果美国疾病和防御中心(CDC)发现试剂盒确实是有问题,所以第一批的试剂盒就没有大作用了。等新的试剂盒出来之后,已经是三四个星期以后的事情了。从一月三号到一月二十四号这三个星期的拖延我们都知道造成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美国这次疫情发展这么严重?其实和这三四个星期的试剂盒的拖延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就是说,开始的装模作样的监测和隔离都是瞎折腾,因为试剂盒不准确。本来是要走韩国的路线的,结果试剂盒推迟了三到四个礼拜,让社区传播随意进行了三到四个礼拜,当然晚了。所以现在结果啊,韩国模式肯定不行了,只希望医疗资源够用了。


因为我们做错了几个事情,第一个就是开始政府大意不作为,然后试剂盒推迟了三到四个礼拜,然后又不带口罩,然后大家推荐的这个人与人的距离只有六尺(两米),医院又没有防护,等等。所以这几个错误,造成了美国这次损失惨重。


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对了,还有人推崇CDC这个科学的标准呢。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大学毕业生。我记着一个老师跟我讲过一句话,至今没忘。他说,要相信科学,但是不要相信认为自己科学的人,因为科学的水平是很高的,任何人也达不到真正的科学的水平,所以谁代表不了科学。每个人只能代表自己的水平,他自己的水平跟科学水平是没有关系的。


那用到今天呢,CDC也代表不了科学,CDC只能代表CDC的水平,真正的科学的水平啊,谁都说不好是什么。我觉得最接近科学水平的人,那一定是事后诸葛亮的人,因为你只有把一切东西都已经清清楚楚的摆在桌面了,你才会发现最后还是科学赢了。所以有真正的科学态度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在美国,一个人不同意另外一个人的观点,这个事啊,太常见了。特朗普也只能够让过半数的人支持他。那还有几乎近一半的人是完全不支持的啊。观点不一样也是无所谓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吗,各说各的观点也无所谓。



特朗普,今天又开始甩锅了。他以前曾经暗示过,说这些专家不行,因为没有哪个专家预测到情况会这么严重,今天又开始批评说CDC的标准错了,所以CDC现在已经开始要推荐大家出门一定要把嘴给挡住了。可以不戴口罩,但是要把嘴上挡住。我觉着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那么直到大家都戴了口罩,美国才用上了所有的手段。封城,隔离,口罩,洗手,试剂盒。两周以后,美国的疫情会有明显的好转。



芝加哥目前情况还好。到目前为止,伊利诺伊州共有感染者7695人,死亡率2%。如今的医疗能力可以医治15000人没有问题,所以医疗资源还够。从每天新增人数看,开始上下浮动比较多的时候,说明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所以应该一两个星期内会看到,新赠人数开始往下走了。所以大家要坚持住,希望很快就可以过去了。



今天,新冠夺走了第一个芝加哥警察的生命。干了21年的警察,应该40出头,有两个在上小学的孩子。悲剧继续在发生。所以,我觉得这些警察也是没有防护的。今天给我们区的警察送去了一些口罩。大家可以看出,这些警察上班的时候是全部不戴口罩的。



今天继续收到大家寄来的包裹。这里,再一次感谢大家,谢谢大家寄来的口罩,谢谢大家的爱心,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鼓舞。。








200404
庄晓曦


伊利诺伊州约70%的COVID-19病人在芝加哥。

我从3月17号开始记录芝加哥总确诊人数:107, 178, 278, 411, 611, 805, 995, 1194, 1418, 1903, 2239, 2613, 3445, 3727, 4496,5152,5575, 6473, 今天是7439。

下图是每天新增病人数。因为隔天波动幅度较大,我把前一天,后一天和当天的数据平均了用来帮助看总体趋势。如果拐点是指每天新增病人数开始减小的话,那芝加哥的拐点还没有迹象。当然数据会受测试量影响,而测试量是在不断增加的,所以真正情况可能要稍好一点。  


我们校医院住院阳性病人每天会增加2-5个。昨天共有84个住院阳性病人 (大部分阳性病人不住院), 其中15个上了呼吸机。加上COVID-19无关病人也有用呼吸机的(共38个), 医院还余86台完好的备用呼吸机。医院还收到很多捐赠的防护装备,不少来自芝加哥华人。所以医院情况良好。  

前天听了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COVID-19创新会议。虽然芝加哥疫情才开始几星期,好几个临床试验已经开始了。因为我们学校参与了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最初的研发,所以Remdesivir的临床试验很快得到了批准。现在样本还很小(每组才二十人左右),但Remdesivir的效果是很明显的。非常希望在更大的样本上能有不容置疑的结果。

另一个临床试验是用IL-6 受体拮抗剂来减少细胞因子风暴。血浆治疗也在试(据说在中国很成功)。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创新。比如把现成的输氧面罩改造成N95的替代品,比N95耐用多了。再比如我们学校和很多大学已经组织起来互相交流发现清洗消毒和再生N95的最佳方法。

COVID-19测试中采样是个瓶颈,用3D打印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采样后保持病毒RNA的稳定也有了替代方法。甚至呼吸机也有可能有替代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实验室和中国有合作,他们和中国同事在互相取经,这也被证明非常重要,但愿可以提醒NIH不要阻碍中美科学家的合作。总之,在这么短时间内已经有这么多的进展,非常令人振奋。

虽然疫情还在恶化,大家没有恐慌,没有退却。疫情反而使大家更加努力,激发了创造力, 促进了密切合作, 让我们在困难中看到希望。


【作者简介】
刘心:北大八四级校友,癌症血液专科医生。 
郭靖涛:北大八四级校友,联邦医疗中心角膜主治医生。
庄晓曦:北大八四级校友,芝加哥大学教授。


文章首发微信公号“陌上美国”,版权由“陌上美国”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其他平台。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疫情中的美国 

美国大学抗疫众生相

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4月3日

疫情中的美国 · 新泽西-3月31日&4月1日

来自美国医院一线的战斗

新冠时期的路易斯安娜

疫情中的纽约人-3月25日




这里建了一个telegram的群,有心加入Asian Americans  communities活动的朋友,欢迎进群共同把培养主人翁精神这个事做成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项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从现在,今天开始吧!


https://t.me/joinchat/OY6TCk-W0yNMWNhNlGHsKA


(如何进群?第一步下载telegram的app登录,修改自己的privacy设置;第二步用浏览器打开群地址(微信打开无效);第三步点击“open/进入”。如果有加群问题请留言或者加微信ID: moshangUS,我们将有专人指导进群操作。)


前文导读

拔丝学堂 | 美国角膜主治医生谈保护眼睛

美国疫情惨烈,本可不必走到这一步

50年前人类登上月球: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轰动美国的拥抱

两场陌生人的葬礼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收藏网址:https://medium.com/@moshangUS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