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看好的新冠药物试验是什么?
十秒钟重点:
1,通过人工智能,开发出老药新用。
2,抗病毒药和抗炎症药联合使用,可能治疗新冠效果更好。
美国吉利德公司在几天前发出的第一季度报告中,提到下一步是考察瑞德西韦(Remdesivir)和巴瑞替尼(Baricitinib)联合用药的效果。
先说瑞德西韦。
4月29号上午,美国传染病专家托尼医生宣布了一项结果:
在22个国家1090位住院病人的临床实验中,瑞德西韦显示有效!
托尼医生谈瑞德西韦效果的视频
瑞德西韦俗称“人民的希望”,这个临床实验的特点是:入试病人数量最多、病人随机分组、有对照组,是目前为止第一个高把握度的(highly powered)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托尼医生着重讲了三点:
1,瑞德西韦缩短病人出院时间。
用瑞德西韦的病人住院的时间从15天缩短到11天,这两组病人在统计学上有区别(p<0.001)。
托尼医生说,这个结果意义重大,因为证明了终于有一种药物可以抑制新冠病毒。
瑞德西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中的一个酶,叫做“RNA聚合酶”。
2,瑞德西韦有减少病人死亡的趋势。
对照组有11%的病人死亡,用药组降低到8%,虽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但是这个趋势令人鼓舞。
3,在此基础上预计会发展出效果更好的药。
托尼医生说,有人可能没体会到今天的结果多么重要。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我们必须把结果立刻告诉服安慰剂的病人,让他们也能用上这个药。
他兴奋地提到,1986年时人类对艾滋病也是束手无策,他们第一个做了AZT(反转录抑制酶,和瑞德西韦机理类似)的临床实验。当时AZT也是效果一般,但以此为基础,最终开发出有效控制艾滋病的疗法(鸡尾酒疗法)。今天的结果为治疗新冠病毒打开了大门。
提一下,这个试验的设计是“适应性临床试验”,可调整后续试验方案。据多位专家反映,测试终点的简化是统计学家建议的,他们并没有看到试验数据,也没有想达到某个结果。笔者认识的一位华人教授也核实了这点。
《纽约时报》报道
5月1日,FDA宣布批准瑞德西韦的紧急用药,吉利德计划捐出150万剂量给病人。日本和欧洲药品管理局也在加紧审批。
现在还有两项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一个是法国的INSERM试验。
另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团结”试验,有100多个国家参与,把瑞德西韦、干扰素、Lopinavir/Ritonavir、氯喹这四种药物同时和标准治疗进行比较。
再来说巴瑞替尼。
英国科学家2月份在医学杂志《柳叶刀》连续发文。
为了在浩瀚的科研信息里快速查找资料,他们设计了一套人工智能(AI)叫Benevolent。具体是通过一整套算法和搜寻,先找出新冠病毒的治疗靶点,再找出什么药可以进攻这个靶点。
为了加快新药开发,他们只在现有药物中寻找。
科学家们终于挖掘出一类有强大抗炎症作用的药(JAK抑制剂),其中最看好的苗子是巴瑞替尼,因为它有几个优点:
只需每天口服一次,比较方便。
副作用可接受。
既有抗炎、也有抗病毒的作用。
跟别的药不起作用,不会影响合并用药。
大家听说过新冠病毒可以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吧?对于重病人,引起肺部损伤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体的这种炎症反应。
巴瑞替尼的抗炎症作用,可能有助于降低这种过激的人体免疫反应。
期待抗病毒药和抗炎症药的双管齐下,能对新冠病毒全面打击!
前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