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CEO张勇:“震惊、气愤、羞愧”!垄断风波后又添性侵事件

Miss蜜姐 闺蜜财经 2022-01-31

 看视频,更简单。欢迎关注闺蜜财经视频号! 


撰文|蜜姐&编辑|凯

 

刚刚过去的周末,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女员工发帖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爆舆论。


今天凌晨,阿里公布了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关于对阿里的态度,投资者们分歧很大:有人认为这样的公司不抄底也不要了,有人认为机会来了.……


 01

 

先简单梳理下这次的事件。


8月7日,一名阿里认证员工在某社交平台爆料,第一句话信息量就很大,且涉及事件性质恶劣。



而当事人自述8000字长文,引发了媒体、自媒体跟进报道和传播。


据当事人的自述,7月27日,她与直属领导王某(阿里花名:曲一)一同去济南出差,在与客户应酬的饭局上被灌酒,自己失去意识。酒醒后查看监控发现,王某在其醉酒的当晚4次单独进入其房间。


7月28日,该员工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8月2日,该员工结束出差回到杭州,找到公司相关HR、业务线等负责人维权,承诺3天给当事人处理结果。


但3天后,相关负责人并没开除涉事的王某,称是为了该员工的名声着想。


8月6日,该员工得到回复,相关负责人称开除不了王某,也处理不了该事件。随后该员工在公司群里曝光了此事件,结果是“消息被强制撤回,随即就被移除了群聊”。


之后,该员工愤而“走投无路,我只能打印了宣传横幅带着喇叭,去到8号楼1楼饭堂进行现场曝光”。结果被保安驱赶。


于是,出现了8月7日在社交平台上的爆料和维权。


说实话,作为一名女性,蜜姐看到这篇自述帖子的时候,是既震惊又愤怒的。作为一家大名鼎鼎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当员工遭遇不公,且涉及事件的性质如此恶劣想维权时,也依然是只有靠“闹”……


 

舆论迅速发酵,本来打工人们就反感职场压迫,更何况是涉嫌违法犯罪的性骚扰,又是如此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


8月8日凌晨,阿里CEO张勇发文表态“震惊,气愤,羞愧”,并称会调出清楚,给全体阿里员工和全社会一个交代!


遗憾的是,这番表态中,除了维权员工,没有提到一个涉事当事人的名字,或许是出于谨慎吧。


当天中午,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发布了情况通报,称正在积极调查取证。期待真相能早日大白于天下。


今天凌晨,阿里终于是女员工报警后第13天,跟公司维权10余天后公布了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02


阿里目前的处理方式是:


1、辞退涉事的王某,并永不录用;


2、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某、同城零售事业群HRG徐某引咎辞职(其中提到“他们两位在员工举报强奸这样的恶性情况出现时,没有及时作出决断果断行动”;



3、给予阿里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某记过处分(原因之一是“在遇到涉嫌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未能第一时间将当事人停职”)。


阿里在此事件舆论发酵后,才快速采取了行动和反思,其中包括称将加快制定《反性骚扰行动准则》和反对丑陋的酒桌文化等。


尽管其中也有些做法网友们并不买账,认为作秀,但此事件肯定会促使其反思和改进自身的企业文化。


但该事件无疑如阿里自己所言是“耻辱”!


实际上,阿里跟桃色相关的丑闻,近年来已数次引发了舆论热议。


从Jack马在阿里员工集团婚礼带有性暗示的发言被阿里官方公开发布,到天猫总裁蒋凡卷入桃色事件,再到此次女员工涉嫌被性侵事件,作为一家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巨头,阿里的企业文化是必须深刻反思的。


它的企业文化不仅关乎自身,更有作为巨头的示范作用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比如,该事件传出后,所谓的阿里“破冰文化”再次刷屏,尽管已辟谣,依然有不少网友在转发和讨论,折射出其企业文化已被广泛质疑和批评,且舆论信任度已降到低点。



正如张勇在其公布的此次事件的内部处理决定所言“我们必须重塑,我们必须改变”。

 

03

 

最后说回投资的问题。


此次事件对阿里的影响,恐怕比天价罚款更甚。毕竟信任丢失要重拾,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企业都十分艰难。


去年以来,互联网巨头接连被锤,而阿里这次的事件属于“自爆”,股价受影响是无疑的。


最近一年阿里在港股市场的股价从最高点307.4港元/股,截至今天收盘,已跌去了近39%,市值近8个月蒸发约1.88万亿!



而阿里在美股市场的股价更是跌回到了2017年,上周阿里发布了最新季报,抄底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年抄底阿里呼声最高的时候是在四五月份,甚至有消息称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当时就行了“抄底”。


4月,阿里因反垄断调查被开出182亿元的天价罚单,5月发季报因罚款等原因出现了首次季度亏损,彼时蜜姐曾提醒过谨慎抄底(详见:上市以来阿里首次亏损!走拼多多老路:烧钱换增长?)。


上周,阿里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2021年4月—2022年3月)。



财报显示,2022财年Q1阿里营收2057.4亿元,同比增长34%;经营利润308.47亿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为428.35亿元,同比下滑8%。


用户方面,阿里生态全球活跃消费者达11.8亿,淘宝天猫平台月活用户达9.3亿,本地生活订单量同比增长50%,阿里云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无论是增速还是物业增长,总体都表现不错。


同时,阿里计划回购股票的金额增加至150亿美元,是其目前为止最大的股票回购计划。


加之7月阿里与腾讯互通的消息,对于抵御拼多多们的追赶十分有利。


目前,除了此次事件的恶劣影响外,蜜姐依然要提醒谨慎抄底。原因如下:


第一,市场对于反垄断的不确定性依然很担忧,感兴趣的蜜友可以翻看下相关研报和报道;


第二,蚂蚁集团贡献的收入受整改等影响,大幅降低(比上季度减少了约27亿),这部分收入损失如何弥补?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市场分歧大,情绪影响明显。


虽然市场有分歧,才有机会,但目前的情况是投资者们犹如惊弓之鸟,稍有负面消息传出,前一天的坚定支持者第二天可能跑得最快。


如果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边跌边买,早点进场也不是不可以。


比如,上周投资大佬段永平自爆开始买入腾讯,声称“再跌再多买些”。当有网友问他的投资来源时,段永平的回答道:“我开了一家保险公司(其实就是卖点option),总是有点收入的”……

 

亲爱的蜜友们: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用今日词汇在留言区造句,连续坚持一周,将获赠《海龟交易法则》《基金定投:让财富滚雪球》《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 》等好书中的一本(任选其一,先到先得),不重复赠书。如能坚持一个月,将赠送神秘学习大礼包哦。


今日词汇: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又称沉锚效应,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生活中,当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比如,面对一个高定价(给人的第一印象)的商品,通常消费者的还价会偏高。


往期好文

一个内地物业项目销售,“挽救”两家港企

伊美尔招股书:医美行业暴利神话破灭?

新城控股发利,被沪港通减持!有何隐情?

汽车自燃夺命、投诉暴增!蔚来的“七月劫”

“医美茅”爱美客赴港IPO,狂欢还是绞杀?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很抱歉!老的读者群已满员,现建了新的读者群。欢迎大家来这里,聊聊投资,谈谈理财,说说育儿,讲讲职场和情感,一起成长一起开挂,做自己的女王!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拉你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