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围剿”!二季度萎靡,vivo内忧外患

Miss蜜姐 闺蜜财经 2022-09-23

为防失联,请大家多多关注蜜姐的备用号哦!

  看视频,更简单。欢迎关注闺蜜财经视频号! 


撰文|蜜姐&编辑|凯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100篇原创

 

出海不易,印度继续“围剿”我国手机厂商。

继小米被要求追缴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7亿元)税款、被扣押48亿元存款后,印度税收情报总局(DRI)8月3日发布通告,指控vivo逃税221.7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8.9亿元)。

DRI指控,对vivo印度公司工厂的搜查发现,vivo印度公司蓄意在某些进口产品的描述中作虚假申报,这些产品用于制造手机。

01


今年发生的事太多,以至于蜜妹都快忽略了,曾经站在风口的我国智能手机行业,亦正面临艰难时刻。

人们对手机的购买热情似乎在减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Counterpoint Market Pulse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14.2%。上一次,销量低于该季度数值还是在近十年前的2012年第四季度。

国际数据机构IDC近日公布的情况也差不多,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20万台,同比下降14.7%。

比如此次被印度指控的vivo,2022年二季度颓势明显,同比增速下降30.8%,是该季度中国前5大智能手机厂商中下滑幅度最大的。

2022年二季度,vivo市场份额和出货量均下滑明显。出货量12.9百万台,比2021年同期的18.6百万台少了近6百万台;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同期的23.6%下滑至2022年二季度的19.1%。

2022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上述IDC报告显示,期内国内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出货量约1.4亿台,同比下降14.4%。

虽然一方面受到大环境影响,但行业自身周期也是原因。如GfK发布的相关报告所言,消费电子行业基本呈现10年为一周期的技术迭代。新一轮的周期开启,硬件行业会有5到7年的快速成长,然后随着技术创新放缓,进入3到5年的平台期。

如今5G时代,下一步的技术更新尚需时日。蜜妹的朋友杠杆游戏张银银有句话我很认可: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渐向制造业靠拢。vivo、oppo、小米等都不例外。

02


印度市场似乎好一点。根据Canalys数据,2022年2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40万部,环比上季度下降5%,但同比增长了12%。

之于vivo,其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实际上也是优于国内的。如上图数据显示,2022年2季度,vivo的出货量为6.0百万部,同比2021年的5.4百万部略有增长。不过市场份额也是下滑了,从2021年同期的17%下降到16%。

但从总量来看,印度对于vivo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海外市场,而vivo对于印度也称得上是手机巨头。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vivo全面开启品牌国际化,进驻的海外市场包含就包括印度,以及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

这一年,除了vivo,也是其他国产手机大厂的出海年。小米、OPPO等也进入印度,想要在这片红海分一杯羹。

但印度官方也不是吃素的。也是2014年,时任总理莫迪大力推行“印度制造”战略。如成都世通研究院执行院长龙兴春所言,“通过设置障碍,制造麻烦,让中国相关企业逐步退出印度。通过查处和巨额罚款,还可以收割这些中国企业,用‘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

如此来看,vivo等国内手机大厂在印度的潜在风险似乎并未因为近日的调查就此解除。

03


调查也并非突如其来。早在4月,印度方面已经盯上vivo,查明“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

7月,印度执法局在全国44个地点突击搜查中国手机厂商vivo及其他相关公司,声称要调查其是否从事所谓洗钱活动。

随后印度金融犯罪机构表示,已经封锁了119个与Vivo印度业务相关的银行账户,这些账户持有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9亿元),作为涉嫌洗钱调查的一部分。

尽管vivo在印度已经落地建厂,并给印度提供了万余个就业岗位,销售体系中从导购员到业务员到培训师,也都是印度人。还签约宝莱坞演员阿米尔汗作为vivo印度的代言人,但依然没能在这次“围剿”中独善其身。

一方面海外市场受阻,而在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国内市场,vivo的困境也明显。比如2021年,vivo最为出名的是搞“机海战术”,vivo和其子品牌IQOO一共发布了49款手机。市占率一度达22%,位列第一。

但2022年的情况,蜜友们上面也看到,vivo似乎有点跑不动。毕竟如果创新力度不够,手机款式太多反而容易产生内耗。

而且在高端机方面,vivo又显得有些冲劲不足。如今炒的火热的折叠机,vivo入场既慢,表现也不算理想。

公开信息显示,1995年vivo便创立,创始人是沈炜。与oppo一样,vivo背后是步步高,幕后的大佬为段永平。

vivo品牌最开始叫作步步高vivo,后来智能手机进入爆发期,步步高将vivo单独推出,成为旗下独立品牌。

内外交困,一系列的压力正扑面而来,倒向这家并不年轻的智能手机品牌,大风大浪过后, vivo会否涅槃重生?

往期好文

国企远洋过冬不易,长期增收不增利

疑似涉及390亿,玖富“悟空”理财爆雷风波发酵

乡村基卷土重来!“中式快餐第一股”仍有悬念

罗敏换个马甲搞网贷?趣店被骂上热搜

千亿房企宝龙地产,2千万美元债违约!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分享资讯,畅聊投资!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