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上半年预亏2亿多!扩张刹车,仍难走出困境?
为防失联,请大家多多关注蜜姐的备用号哦!
看视频,更简单。欢迎关注闺蜜财经视频号!
撰文|蜜姐&编辑|凯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107篇原创
8月14日,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这是海底捞年内第二次发布盈利预警,上一次是在2月份。
据公告披露,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预计不低于167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收入约201亿元,同比下滑不超过17%。
单从收入下滑幅度来看,还不算严重。但净利润方面,预期上半年海底捞将录得净亏损约2.25亿元—2.97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9651万元,预计同比下滑133%—208%。
海底捞从“中国最赚钱的火锅店”到半年亏损上亿,问题出在哪里?
01
公告中,海底捞解释上半年亏损的原因有二:
第一,由于执行“啄木鸟计划”,部分门店关停,以及2022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55亿元—3.27亿元;
第二,今年3—5月,受疫情反复影响,导致中国大陆地区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
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复的影响众所周知,而且这样的影响还在持续。
而所谓的“啄木鸟计划”,实际上是海底捞的一个止损和扭转此前战略错误的计划。
海底捞曾是餐饮行业乃至商界的一个传奇,市面上研究其生意经的书籍达30多种。
而今天(8月15日)#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的话题阅读量达3.8亿次,冲上热搜。
其中,不少网友吐槽其价格贵、分量少等问题,甚至有网友认为曾经最为外界所称道的服务“也下去了”。
近年来一些店家通过涨价、减少分量来变现涨价的现象并不少见。海底捞此前也曾因涨价引起风波。
除了网友们的主观感受外,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海底捞的相关投诉有1924条,总体满意度为四星,客观来说还算不错。从投诉的内容来看,常见的有对其服务不满及不能使用相关优惠券等内容。
上述现象,估计也让一些消费者和投资者难以理解。毕竟,海底捞是曾经被寄予厚望,要与国际知名连锁餐饮店一争高下的业内标杆。
02
海底捞的神话破灭,要从2020年说起。
一方面是疫情这只黑天鹅,另一方面,2020年,海底捞逆势扩张,全年新开门店约544家。
快速扩张带来了成本上涨、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加之疫情反复,海底捞的疯狂扩张在2021年停止。
去年11月,海底捞发公告披露,为改善集团的经营表现,决定开展“啄木鸟计划”,公开调整此前的扩张战略。该计划提到“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
比如,若本集团海底捞门店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门店。
再比如,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包括海外门店,并采取改善措施;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
简言之,“啄木鸟计划”是要减员增效,减少效益不好的门店,提高管理效能。
按照海底捞的计划,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门店。
尽管如此,2021年,海底捞仍然巨亏41.63亿元。
03
海底捞的扩张之路并非开始于2020年,此前它也曾受益于此。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7年,海底捞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5.6%和36.2%;2018年上市后,增长更快,2018—2019年,其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9.5%和56.5%。
赚钱能力方面也同样优秀。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5—2020年,海底捞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亿元、7.35亿元、10.28亿元、16.46亿元、23.45亿元和3.09亿元
海底捞的业绩增长与其快速扩张密不可分。
财报显示,2018年,其新开业200家海底捞餐厅,全球门店网络从2017年末的273家增加至2018年末的466家。
2019年,海底捞新开业餐厅308家,全球门店网络从2018年末的466家增加至768家。
2020年,海底捞迎难而上,新开业门店数量不降反增。如果疫情能早点结束,海底捞的逆势抄底或许又将成为一个商业传奇。
遗憾的是,疫情反复,而扩张带来了开支增加,翻台率难以保证,最终海底捞遭遇业绩和股价双杀。
2018年,海底捞上市发行价为17.8港元/股,市值最高点曾达4800亿港元。截至8月15日收盘,其股价还未回到发行价,市值不及1000亿港元。
今年3月,海底捞换帅,创始人张勇卸任公司CEO,被称为“最牛服务员”的杨丽娟接任,此前的“啄木鸟计划”即由杨丽娟全面负责。
7月,海底捞发公告,拟分拆特海国际赴港上市,这家公司主要是负责海底捞的海外餐饮业务。如能顺利分拆上市,这部分业务的亏损,将从海底捞的财务报表中“减负”。当然,也有利于其进一步放开手脚进军国际市场。
早在2016年,海底捞就成功分拆颐海国际赴港上市,这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火锅底料为主的调料品公司。
尽管如今海底捞陷入困境,但张勇在资本市场上的布局能力依然不容小觑。
如今,海底捞进军预制菜,自主研发精酿啤酒、奶茶等,开拓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但想要走出困境,仍尚需时日。
往期好文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分享资讯,畅聊投资!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