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3年半分红4亿!绿联科技冲上市|IPO笔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PO蜜姐笔记 Author 蜜姐
撰文|蜜姐&编辑|凯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193篇原创
国内最大的电子市场深圳华强北即将又走出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联科技”)更新了招股书。朋友看到后很感慨,说买了它家的某款产品,“质量好,用3年了没坏”。
两位80后,创办了绿联科技,以做数据线起家,靠音视频类产品、充电器等3C消费电子产品,半年收入高达18亿元!3年半累积分红4亿元。
但业绩表现不错的绿联科技,却被质疑与供应商披露数据存在差异,以外协生产为主研发及创新能力是否具有竞争力?
01
2012年,29岁的张清森和28岁的陈俊灵,在深圳创办了绿联科技的前身绿联有限。
两位创始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都是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做过业务员。这些经历或许为后来绿联科技开拓线上及国际市场埋下了伏笔。
相比同时期,数据线等产品“水货”“山寨”颇为常见的做法不同,绿联科技创立之初就采用了自主品牌策略,推出“UGREEN 绿联”品牌。
具体来看绿联科技的业绩,总体表现不错,但毛利率呈逐年缓慢下滑趋势。
招股书披露,2019—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绿联科技营收分别为20.45亿、27.38亿元、34.46亿元和18.03亿元,其中,2020—202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3.85%和25.88%。
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06亿元、3.05亿元和1.3亿元。其中,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约26%,净利润反倒下滑了近4%。
同期,绿联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74%、38.10%、37.21%和37.15%,逐年微降。
02
绿联科技十分注重销售,总体形成了线上销售为主和“境内+境外”的销售格局。
其中,主营业务线上销售占比约8成,但近年来占比逐年微降;线下销售占比则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82.41%、82.35%、78.14% 和77.04%。
尤其是境外市场,主要依靠线上渠道销售。截至2022年上半年,绿联科技境外市场主营业务线上销售达7亿元,占比84%;线下销售1.3亿元,占比16%。
而从境内+境外市场销售来看,两者占比则较为均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境内收入占比分别为56.51%、52.62%、53.91%和 53.33%。
产品方面,绿联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靠3大类产品:今年上半年,其传输类产品占比最高,约34%;音视频类产品占比23%;充电类产品占比24%。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2019—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绿联科技现金分红分别达5千万、1.7亿元、1.2亿元和5974.56万,累积分红约4亿元。
而此次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共约15亿元,其中4.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03
绿联科技此次冲击上市,面临不少质疑。
此次,除了招股书,绿联还更新了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会计师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
其中,就专门就以外协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与供应商披露数据存在差异、研发费用和创新能力等质疑进行了回应。
比如,号称“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联科技竟然是: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外协成品采购成本占采购总额比重超7成!分别为:75.39%、74.01%、72.99%和 75.24%。
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其外协生产模式下商品对应入库金额占比均超75%。
而自主生产,则主要由海盈智联、志泽科技两家生产子公司承担。
尽管备受质疑,但绿联科技认为自己的模式相当合理:
1、生产子公司将有限的产能及资源集中于优势品类的生产;
2、合理利用珠三角地区丰富的外协供应商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生产设备投入、厂房租赁费用、管理费用支出等,提升公司整 体运营效率。
但这样的外协生产为主,如何掌握所谓的“科技”及保持竞争力呢?
而绿联科技招股书中提示的风险,如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的风险等,又与外协生产为主不那么协调一致。
此外,招股书显示,期内,绿联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7%、3.47%、4.54%,低于同行业公司安克创新、海能实业。且绿联科技报告期内研发支出以人工薪酬、材料及模具费投入为主。
总的来说:绿联科技从数据线发家,走到冲击创业板上市,实属不易。其擅长营销,但以外协生产为主,研发投入被质疑不足等问题,对于未来是否具备长足的竞争力,仍有待市场检验。
往期好文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分享资讯,畅聊投资!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