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落13年,“乔丹”改名“中乔”!上市有戏吗?| IPO

蜜妹 闺蜜财经 2023-05-08

更多创富机遇,请关注IPO蜜姐笔记!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33篇原创


2023年3月,上交所官网,一家体育公司的申报稿引起蜜妹注意: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哪个中乔?或许诸多蜜友心里有疑惑。但如果换成“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大家对它就更熟悉了。没错,这就是那个曾经和大洋彼岸官司打得火热的中国版“乔丹”。
时隔13年,当初的“乔丹”变成“中乔”后,上市会更有戏吗?
01

故事先从近13年前说起。2011年,成立已10年的乔丹体育本可以上市。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9月,乔丹体育IPO申请获得受理,2011年11月25日上会获得通过。
上市关键时刻,“乔丹”的这颗雷暴了。2012年2月23日,美国“飞人”迈克尔·乔丹现身视频,称向中国一家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乔丹体育)侵犯其姓名权。一场长达10多年的诉讼拉锯战就此开始。
   
2014年4月,商评委对79项商标争议申请作出裁定,结果大部分是:迈克尔乔丹申请撤销注册商标的理由不成立,驳回撤销申请,裁定争议商标予以维持;
此后迈克尔·乔丹不服商评委结果,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商标行政诉讼,要求判决撤销商评委裁定,后面也撤销失败;
接着乔丹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申请,最终结果还是维持原判,这一次是终审判决。
尽管商标尚未被撤回,但乔丹那时的上市进程只能折戟。2014年,证监会表示:乔丹体育“存在重大未决诉讼。
此后,飞人乔丹仍未放弃“维权”。他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68件商标争议行政诉讼,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再审申请。后经再审程序,大部分注册商标还是得以维持。
另一方面,2012年,乔丹通过公关公司在互联网上宣布在中国起诉发行人―侵犯其姓名权,该案件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2020年12月30日,该案做出判决:令发行人在相关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形式与内容需经一审法院审核);
停止使用其企业名称中的“乔丹”商号;发行人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停止使用涉及“乔丹”的商标,但对于超过五年争议期的涉及“乔丹”的商标,应采取包括区别性标识等在内的合理方式,注明其与美国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不存在任何关联,以消除联系,显示区别,停止侵害(形式与内容需经一审法院审核)。
2021年1月,乔丹体育及迈克尔•乔丹均提起上诉。同年,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3月,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此为终审判决。历时10年,纠纷终于告一段落。
02

官司落幕1年后,2023年3月,中乔体育再次启动了IPO申请。这次中乔体育仍然把商标及商号风险放在了风险提示的首位,同时给出了最近这两年的“成绩单”。
和10多年前一样,如今的中乔体育还是以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其中鞋类占营收比最高,其次为服装。
如上图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2022上半年这期间,中乔体育的鞋类产品占总营收比不断提高,从2019年的52.85%到2022上半年的58.11%。服装产品占比则持续降低,从2019年的45.77%到2022上半年的40.29%。
总营收来看,上述时间段内中乔体育的数据分别是55.74亿元、48.82亿元、58.42亿元、30.53亿元。其中2020年同比下滑12.4%,2021年有所恢复,相比黑天鹅之前的2019年小幅增长了4.8%。
       
另外要提到的是,中乔体育的大部分服饰产品都是代工厂生产模式,如其招股书所言“自行生产大部分运动鞋和少部分运动服装,其余产品由合格的外协厂商生产。”这背后有一个品控的风险,蜜友们需要注意下。
销售网络方面,截至2022上半年,中乔体育线下经销销售网络由4个销售大区,34 个销售小区域,54家经销商、6个销售子公司在各自负责的销售区域内开展业务,有6269家品牌专卖店。
专卖店数量方面中乔体育并不少,不过从营收来看,似乎比数量差不多的“兄弟”品牌要低很多。比如特步,2022年中期其在中国及海外共有6251家特步品牌店铺,但同期营收达到了56.84亿元,是中乔体育的接近2倍。
03
净利润方面,中乔体育似乎也离国货巨头们有差距。安踏、李宁长期十几亿、几十亿净利润就不提了,还是拿专卖店数量相近的特步国际来比。
如下图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0年,中乔体育的净利润还高于特步国际,分别为8.32亿元、7.38亿元。
2021年中乔体育就明显掉队了,净利润下滑到6.95亿元,低于特步同期的9.08亿元,2022上半年3.63亿元的净利润也低于特步的5.9亿元。
公开报道显示,中乔体育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福建省晋江县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发展而来。
2000年6月12日,经晋江市陈埭镇企业办公室及晋江市乡镇企业局清理甄别,确认日用品二厂系全部由丁老岁(丁国雄之父)、丁国雄二人出资设立,其中丁老岁出资 6.8万元,丁国雄出资6.8万元。
也是2000年,丁国雄父子将日用品二厂改制为福建乔丹,同时引进丁加芳、丁加泰、杨雪英(其中丁加芳、丁加泰为该司实际控制人之一丁也治之弟,杨雪英为丁也治之母)三位新股东,注册资本增加至500万元,出资方式以存货和机器设备等实物出资。
换句话说,这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总结下来,失落了10多年后,当初的乔丹体育改名“中乔体育”,曾经的对手愈发强大,自身的品牌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家族化色彩浓厚的中乔体育能否突出重围,还存在很大变数。

往期好文

清华女生在蔚来汽车实习被性侵事件,反转了?

名创优品撑得起460亿市值吗

吉利回应新车涉嫌抄袭

华熙生物2022业绩,食品级玻尿酸是“智商税”?

年内首家物企IPO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分享资讯,畅聊投资!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