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疫苗的这几个真相,接种之前家长一定要注意

柚子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2023-06-19
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宝宝周围危险的世界, “疫苗”在默默守护


   

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一颗糖丸,它味道甜甜的还带有一丝奶味。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这要归功于记忆中一颗颗小小的小儿麻痹糖丸,它是一种口服减毒疫苗。

 

疫苗的普及有效地保护了儿童的生命与健康。自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流脑的发病人数从最高年份的304万例降至2017年的200例以下[1]……WHO 估计每年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大约 250万人的死亡[2]

 

孩子们的疫苗该怎么打?还要注意什么呢?“界妹”邀请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刘江勤主任,为大家一一解答有关“打苗苗”的问题。


一、疫苗是怎样保护宝宝的?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免疫(特异性免疫),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作用于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

 

疫苗能够增强人体的适应免疫,当它进入人体之后,能模拟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对人体的攻击,从而使人体产生对应的抗体。那打疫苗会不会让人生病呢?刘主任补充道:“疫苗的攻击比原始病原体要弱很多,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人体的免疫系统还能对特定的抗原产生记忆,以便下次同样的病原体侵入时,机体能够迅速应答。”

  

  

传染病的防治有3个重要的环节,即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其中的两个环节。

  

刘主任提醒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免疫能力较弱,属于典型的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了儿童这类易感染群,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控制了传染源。

    

二、一类疫苗、二类疫苗都是什么?

            

目前国内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国家计划免疫,它主要是针对一些对健康危害大或传播快的病原体,比如结核、乙肝、百日咳、麻疹、风疹等等,这类传染病对公共健康危害比较大,所以由政府免费提供,公民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普遍接种。

  

 

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而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对公共健康的危害相对不大,或者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公民可自费自愿接种。被列为二类并不意味着这类疫苗不值得接种,如肺炎链球菌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接种肺炎疫苗是有效减少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脓毒症、脑膜炎、肺炎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措施[4]

 

刘主任提醒



二类疫苗可让孩子得到更广泛的保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信更多的二类疫苗将会被纳入计划免疫中。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接种二类疫苗?

             
1
特定人群
 

刘主任提到:“二类疫苗虽然没有要求全民普及,但对一些特定的人群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但有对一些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或患有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这种病毒感染会引起重症肺炎,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所以这类特殊人群接种此种疫苗是很有价值的。”


2
去特定地区 
  

有一些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如非洲与南美洲区域是黄热病流行区域,如果去这些区域的国家需要打相应的疫苗。

 

3
除上述两种情况,担心孩子感染某些疾病也可安排接种。
 
  

目前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有: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病(EV71)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一般为2、3、4月龄接种,18月龄加强免疫1剂。


  • 水痘疫苗


一般12月龄接种第1剂,4岁接种第2剂,两剂次至少间隔3个月。


  • 手足口病(EV71)疫苗


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岁以前完成接种。

 

  • 轮状病毒疫苗


国产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用于2月龄~3岁儿童,每年接种1次。

  


四、给孩子接种疫苗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 接种前


疫苗有规定的禁忌症,属于下面情况的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

 


1.未控制的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2.急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


3.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


4.过敏体质患儿。

 

并不是所有疾病都不适合接种疫苗,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明确了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情况:

 


A.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 接种后


疫苗不是接种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孩子的反应:



1.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接种部位出现硬块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疫苗中的某种成分暂时还没有被身体吸收,如果出现红肿并长时间未消退或短时间硬结化脓、溃疡,则需要就医检查。

 

2.发热: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出现38.5℃以下低烧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若体温出现38.5℃以上高烧,或伴有呕吐、腹泻、皮疹、呼吸异常等情况,则考虑为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3.疾病类似反应:由于疫苗是模拟病原体入侵,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出现疾病类似表现。如接种麻疹疫苗后,部分宝宝会在接种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刘主任提醒



正常情况下,疫苗的反应会在接种后2~3天逐渐消失。如果红疹较为广泛,或者可能有严重过敏现象,应立即就医。

  

五、为什么有的疫苗存在补种的情况?

            

各类疫苗的补种原则不同,以乙肝疫苗为例,需要补种的情况分为以下3种: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有的家长问:“孩子已经完成了3剂的乙肝疫苗接种,为什么去做抗体检测还是阴性?”

 

1
与接种成功率有关 


 “疫苗的免疫原理是让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这里面存在一定的概率”,刘主任就疫苗接种的成功率举了一个例子:“乙肝疫苗要接种三针,如果在接种第一针的时候有60%的人获得了免疫,那么接种第二针获得免疫的人就可能上升到了80%,第三针就上升到了90%,但即使是这样也有可能极少一部分人没有获得免疫。”


疫苗保护率、保护期效、存放及运输、个人体质等都能影响疫苗的最终接种效果。

 

刘主任提醒



前几年的所谓“问题疫苗”’使得个别家长的信任度降低,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疫苗的质量管理,同时做好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宣传,让家属重视儿童疫苗的接种工作。

  

2
与机体反应时间有关 

 

影响抗体检测结果的因素还有时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大概需要2~4周的时间,如果检测时间过早,人体还没有来得及产生抗体。

 

刘主任提醒



对于乙肝疫苗,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是否接种成功,我们一般建议孩子7~12个月龄再去做抗体检测,此时距离完成最后一针超过一个月,如果显示抗体阳性则说明接种成功。

  

3
处于疾病期,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也存在这种情况:体内原本接种后产生了抗体,但由于感染病毒或细菌等抑制了体内的免疫,导致检测结果呈阴性。

 

刘主任建议



如果排除了上面的因素,孩子确实抗体呈阴性,建议给孩子补种。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www.chinacdc.cn/jkzt/ymyjz/

[2] WHO. Global vaccine action plan. Decade of vaccine collaboration[J].Vaccine,2013,31(Suppl 2):B5-B31.

[3]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 病防治技术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104—111.

  

专家简介


刘江勤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江勤博士于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获得儿科学博士学位,新生儿专业,方向为早产儿脑损伤。2007-2009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的Royal Alexandra Hospital培训两年。2010年回国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任新生儿科医生,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起担任新生儿科主任。擅长新生儿复苏、超早产儿救治和新生儿保健。承担多项国际和国内临床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委会常委,临床研究学组组长。上海市围产医学会委员,新生儿复苏学组组长。曾获得美国儿科协会颁发的NRP导师资格,加拿大皇家医学院模拟实训(SET)师资证。


邮箱:jiangqinliu@163.com.

微信公众号:刘江勤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柚子

采访专家: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刘江勤

责任编辑:一川


推荐阅读医学界医生站APP「疫情动态」,带你第一时间了解新冠疫情最新学术进展,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查看。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