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缩宫素引发说明书外不良反应,该如何应对?

常怡勇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2023-06-1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患者突发不良反应,危在旦夕!



案例1


患者于2019年1月26日10:00正常分娩后,给予缩宫素10u+5%葡萄糖(GS)500mL静脉滴注(未提及滴速),约5min时产妇自述舌体、双上肢发麻,说话困难。颅脑CT检查示无异常。
当日11:00,产妇自述症状好转。第2天08:00第2次使用该组液体时,产妇再次出现左半身麻木,说话困难。嘱立即停药,08:10始先后给予5%GS1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5%GS10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维生素C 2.0g静脉滴注。08:30,产妇症状逐渐好转。

案例2


患者因“40+6周妊娠”入院,2016年10月21日15:02急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因宫缩乏力于22日09:30首次给予缩宫素注射液20u+5%GS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滴速为0.1u/min。10:00患者出现一过性耳聋,不自主抽泣
不排除缩宫素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ADR),嘱减慢滴速。10:10滴速减至0.04u/min,上述症状渐缓解,未予其他特殊处理。10:30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缩宫素注射液致新的ADR及临床表现

缩宫素注射液是现行中国药典和中国国家医保目录收载品种。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胎儿存活引产的一线药物。

我国现行说明书(2016年3月22日修订)无缩宫素注射液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相关记载,但近年文献中渐有报道。文献统计到新的说明书未记载的ADR219例,主要临床表现229例次,含神经精神损害49例,主要临床表现66例次。见表1

表1:缩宫素注射液致新的ADR及临床表现

ADR分析

1.药品因素

国内发生ADR的缩宫素注射液原料是人工合成品,为液相合成工艺生产(国外为固相合成工艺)。缩宫素为九肽物质,因九肽经还原后不再进行纯化,故缩宫素注射液中高分子量物质含量较高,所含有关物质达29种,约占原料的30%(美国为16%)。有关物质含量偏高,会增加缩宫素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

2.个体因素

缩宫素在个体内可能刺激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特异性的与IgE结合,从而出现迅速而强烈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导致有血管活性的炎性介质释放,促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作用在皮肤,可出现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作用在呼吸道,出现分泌物增多,哮喘,支气管痉挛,喉痉挛;作用在胃肠道平滑肌,可有呕吐,腹泻等;面部潮红、肢体口唇麻木等ADR与患者过敏条件下末梢血管扩张相关。

3.用药不合理

如溶媒选择、滴注速度及用量不当等。

在49例神经精神损害ADR报告中,剂量过大和(或)超说明书用药8例,溶媒选择(5%GS)不当22例,尚有滴速过快等情况,增加了ADR发生风险。

案例1中,患者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后迅速出现肢体麻木,说话困难,考虑为速发型过敏反应所致神经精神症状。

案例2中,缩宫素注射液用于控制产后出血,滴速每分钟0.1u,明显大于说明书要求的0.02~0.04u/min;经核查医嘱,患者剖宫产围术期滴入液体3.7L(超过3.5L规定)。因输液量大、滴注时间长(19h)且滴速过快,易致低钠血症,一过性耳聋、不自主抽泣,即为急性低钠血症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

当缩宫素溶媒为低张溶液、浓度过高及滴速过快、输液量较大时,更易发生急性低钠血症,即水中毒。葡萄糖是低张溶液,在体内被利用后只剩水分,可加重水中毒,引发相关神经精神症状。

ADR防范与控制

1.加强用药后的观察及ADR救治

鉴于缩宫素注射液ADR大多具有速发型特点,用药30min内须密切关注,一旦发生,立即停用,通过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吸氧等措施加以救治。

2.以生理盐水为溶媒防止发生低钠血症

针对可能发生的低钠血症,首先是预防,减少输液量,患者接受含有缩宫素的液体不应超过3L,限制经口液体摄入量,不以葡萄糖溶液作溶媒,选择含电解质的溶媒,建议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生理盐水。若发生低钠血症,应立即停用缩宫素,静脉输入等张或高张盐水,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3.遵循“小剂量、慢滴速”的用药原则


给临床医生的建议

临床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时应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使用时要注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及时监测电解质水平,迅速评估低钠血症及过敏反应并予对症处理;要充分发挥国内药物警戒系统主动监测与自发报告式被动监测系统的协同作用,更有效地获取缩宫素注射液ADR信息,提示用药风险,规范用药原则,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1]白峻松,曹建英,李佳.缩宫素注射液致神经精神症状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1,18(2):170-173.[2]马丁代尔药物大典原著第35版)[M].2009:1445-1446.[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2015:1512.[4]李杏翠,赵静,陈晶.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药房实时审核干预不合理处方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10):16-20.[5]刘翠丽,夏冬胜,田春华.缩宫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9):570-572.[6]侯永芳,宋海波,刘红亮,等.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开展主动监测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4):212-214.

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本文作者:常怡勇
责任编辑:一川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征  稿《医学界妇产科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妇产科临床实用技能、误诊病例、临床用药、有趣的内容;2.妇产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妇产科行业重磅进展;4.其他(妇产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
panying@yxj.org.cn(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