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钱亦平|钱仁康是如何破译《大地之歌》唐诗的

钱亦平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来源:音乐艺术


作者:钱亦平


内容提要:文章叙述了钱仁康先生破解《大地之歌》第二、三乐章运用唐诗之谜的过程,在查证作者、破解题意方面所作的苦心孤诣的求索考证和不事张扬的谦逊品格。


关键词:钱仁康;《大地之歌》;破译


原载于《音乐艺术》2017年第4期

钱仁康(1914年4月14日-2013年3月15日),生于江苏无锡。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1941年毕业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北平师范学院、苏州国立社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南文教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导,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生导师。


于2013年3月15日3时45分辞世,享年99岁。

父亲钱仁康先生1934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本科,1941年作为优等生毕业。父亲于2013年在100虚岁时谢世。他与我们亲爱的母校结缘约80年,也是他以极大的热忱,在音乐道路上探索的80年。他在翻译、作曲、史学研究、分析领域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成果。这些成果印证他在学术研究时总是想在前,站在前,心怀热情,孜孜以求,脚踏实地,作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和贡献。


可以说,在20世纪无论是哪一个年代,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为四幕歌剧《大地之歌》作曲,率先探索大歌剧形式的歌剧;“宫调辩歧”“宫调辩歧续”文章在二十几年后带给后续研究者的欣喜和启发;《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在音乐学分析方面的率先实践;研究世界各国国歌系列著作引领世界该领域潮流;中外曲式共同规律的系列文章在分析领域独占鳌头;为外国歌曲译词配曲的自设境界几乎无人企及。以及在《钱仁康音乐文选》等其他著作和文章中散发出的点点滴滴辉光,无一不映照出他在学术研究前沿孜孜矻矻、艰难前行的身影。


马勒《大地之歌》中唐诗的破译、解谜之事萦绕在父亲心头几十年。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试图进行破译。


20世纪初,德国作家汉斯·贝特该(Hans Bethge,1876~1946)参考汉斯·海尔曼的德译《中国抒情诗》、犹迪·戈蒂埃的法译中国诗集《玉书》和圣-德尼的法译《唐诗》,写了一本德译中国诗集,题为《中国之笛》。诗集选译了我国上起先秦、下迄清代的历代诗作83首,其中唐诗49首(作者李白、杜甫、张籍、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崔宗之、白居易等)。1908年,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选用《中国之笛》中7首德译唐诗作为歌词,创作了六个乐章、包含声乐的交响曲《大地之歌》,每一乐章都采用了我国唐朝诗人的诗。


我国的音乐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查考这些德译唐诗的来源。王光祈先生在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洋名曲解说》中已经查明《大地之歌》第四、五、六乐章的原诗,即第四乐章《丽人行》的原诗是李白的《采莲曲》,第五乐章《春天的醉汉》的原诗是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送别》的原诗是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而前三个乐章的三首德译唐诗未有着落。


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翻遍《全唐诗》,意图寻找未解三首德译唐诗的原诗。他很快就查明第一乐章《歌唱人间哀愁的饮酒歌》的原诗是李白《悲歌行》的前半部分。


其后,岁月过去了30年,父亲虽时时在思考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和第三乐章《少年行》(《青春》)二诗的来源,却仍然找不到解答此谜的任何线索。

1983年,英国专门研究马勒的音乐学家米歇尔博士(1925~ )写信给父亲,商讨马勒《大地之歌》第二、三乐章中两首唐诗的来源。父亲经历了几个月审慎周密的调查研究和苦心孤诣的求索考证。他趁赴北京参加大百科全书音乐卷分编委会议和参加文化部学位评议会之机,从北京图书馆借来贝特该的《中国之笛》一书,得以看到马勒所选几首德译唐诗的原貌和贝特该所译的其他唐诗。阅读之后,开拓了解谜的思路。


父亲在考证过程中,经历了遍寻资料、德诗返译、德汉对照、匡正作者、破解诗题几个耗时费心、冥思苦想的环节。


他首先将主攻方向定为《寒秋孤影》。戈蒂埃《玉书》中的《寒秋孤影》和贝特该《中国之笛》中的《寒秋孤影》都注明此诗的原作者是Tschang-Tsi。父亲认为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可以读成Tschang-Tsi的有张籍、张继、张绮、章碣、常沂等人。《中国之笛》中收有张籍的《节妇吟》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父亲遍查《全唐诗》中张籍的诗,却找不到一首与《寒秋孤影》内容相近的诗。后来他想起钱起的姓名和Tschang-Tsi仿佛相似,他将贝特该《寒秋孤影》的德文诗逐字逐句返译为汉文,再将德、汉两相对照,以证实自己的揣测。


他发现德文《寒秋孤影》包含十六行诗,每四行对应一行钱起汉文的《效古秋夜长》。他将德文《寒秋孤影》的开头四行翻译为:

水上弥漫着蓝色的秋雾,草上覆盖着雪白的寒霜,好像被艺术家用玉粉撒在娇嫩的草叶上。


以上四行可以对应汉文《效古秋夜长》中的第一行“秋汉飞玉霜”。他认为,尽管德文译诗加枝添叶,篇幅扩大了三倍,但内容还是和汉文原诗应节合拍,适相启符。经过努力,他纠正了戈蒂埃将钱起和张籍误为一人的谬误。这是考证中的重要突破。


《大地之歌》第三乐章《青春》在戈蒂埃的《玉书》中和贝特该的《中国之笛》中都题作《陶亭》,并注明原诗作者是李太白。父亲翻遍《李太白全集》,找不到一首内容与此相近的诗。后来他从《陶亭》的诗题得到启发,发现李白有一首《宴陶家亭子》写他上招饮、亭园雅集的事。诗题和内容都和德译诗《陶亭》有关。他再一次采用将德文诗逐字逐句返译为汉文诗的方法,并揣测戈蒂埃一定是将“陶家亭子”误解为“陶制的亭子”。他认为:“我国古代园亭只有竹亭、木亭、茅亭、砖亭和石亭,连铜亭也很少见,至于陶亭就更闻所未闻了。”原来的诗题“不仅和李白的任何一首其他的诗对不上号,也和我国历代任何一首古诗挂不上钩”。诗题被父亲破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他还进一步证实,戈蒂埃的译诗并不拘泥于李白的原诗,而是根据诗题自由发挥,描写“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的觞咏盛会。德诗中形容用绿白陶瓷建成的凉亭,似乎是意译“青轩祕晚霞”一句。诗的后半部分(最后三节)描写水中倒影,则是从“池开照胆镜”一句生发出来的。至此,父亲初步肯定,《大地之歌》第三乐章《青春》的原诗,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


1983年8月15日,父亲将考证结果写信告米歇尔博士。米歇尔博士在自己所著《古斯塔夫·马勒》第三卷《生与死的歌曲和交响曲》中对父亲的考证表示赞同,认为钱起的《效古秋夜长》和《大地之歌》中引用的《寒秋孤影》“在形象上处处互相契合——秋天、玉霜、荷花、孤独的人、思念远人、孤灯熄灭、热泪盈眶等等——这些至少可以使我乐于把钱教授提供的诗,作为《寒秋孤影》的可能的来源”。


时间又过去了16年。


1999年5月29日发表于《深圳商报·深圳周末》陈秉安先生的《谁能破译两首唐诗的密码?》一文,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波澜,更有学者将此称作“世纪之谜”。国内一家著名音乐学院还专门就此课题组织了研讨会。


事情的起因还要推移到前一年。        

                 

据2000年第1期《音乐生活》编者按:“1998年5月,北京,听了一支由德国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大地之歌》后,在场学者皆不知该作第一、二乐章所用的两首唐诗的出处。李岚清副总理即嘱CCTV音乐艺委会秘书长郭忱说:‘一定要尽快把德国艺术家演奏的两首唐诗搞清楚!一定!’郭忱找到中国诗界著名学者周笃文教授,周苦觅经月。又向北大、北师大及中国诗词学会诸友多方求教,仍无所得。然而,有谁知道,钱仁康先生早在1983年即破译了其中奥妙。”


此后,父亲专门写了文章《<大地之歌>唐诗谜17年前已解疑》,讲述了他早在1983年就已经破解此谜的经过。在文章的结语中说:“任一平、陆震纶同志在《揭开马勒:〈大地之歌〉第二乐章唐诗之谜》一文中说:‘这一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世纪之谜。终于在本世纪末获得破解’。按《大地之歌》作于1908年,我在1983年对两首德译唐诗的来源进行考证时,离《大地之歌》的诞生不过75年,尚未成为‘世纪之谜’;而破解此谜是在17年前,并非‘本世纪末’。”


破解《大地之歌》第一、二、三乐章唐诗之谜的经过,是父亲在学术研究前沿探索的例证之一。他常常独具只眼,言人所未言,发人所不发。他所研究的课题,常常独出机杼,深入到前人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去进行探索。自成一家之言。为人们不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开辟新的天地,为人们带来欣喜。

作者简介

/// 

NOCITCE




钱亦平

钱亦平,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1995—2001)、艺术管理系主任(2003—2006)。研究领域:作品分析、体裁学、曲式发展史。学习和工作经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8—1965)、本科(1965—1970)、研究生班(1979—1982,导师钱仁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71—1979)、莫斯科音乐学院访问学者(1990—1991,导师瓦 · 尼 · 赫洛波娃)。199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博士22位、硕士47位,其中11人次获上海市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成果奖。出版著述和专业教材10余部,涉及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学、音乐体裁学、音乐形态学等领域。《音乐作品分析》课程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百门“精品课程”,《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和《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钱亦平著)分别于2003和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钱亦平、王丹丹著)2007年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三等奖和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2011年获“第六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2年学术论文“20世纪下半叶音乐语言特点及结构类型”获得“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二等奖”;获2013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文艺人才奖”。

更多精彩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