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关停三个月后,红专厂创意园路在何方?
圣地
”“它就像是广州的文化圣地吧。”
在红专厂关停前的最后时段,我们探访了这所与北京798艺术区齐名的创意园。一位同样赶来“看其最后一面”的男青年,如上为红专厂冠上了“圣地”的头衔。
某种程度上说,此言不虚。十年前,大概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一群旧厂房有朝一日能化身为吸引广州文艺青年纷至踏来的打卡地。这些旧厂房原隶属鹰金钱广东罐头厂,始建于上个世纪50-80年代,厂区则在2008年迁址从化。鹰金钱公司于第二年同设计公司集美组签订合约,将位于员村的旧厂房改造成为创意园区,将其定名——“红专厂”。
/红专厂在最后时期的部分展览/
(滑动查看下一张)
往后十年,红专厂内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画廊、设计工作室、艺术展览馆、时尚店铺和特色餐厅……其举办过不计其数的艺术展,接待过无数的游客,并在广州的创意园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富盛名的那一处。不仅如此,红专厂还成为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典范案例。
/仅仅10元的票价,显示着红专厂的亲民/
/“制罐街”——红专厂里的街道名称
都颇具其“前身”的特色/
/在一些角落,还能发现鹰金钱罐头厂
时代的标语。曾经,驰名中外的
豆豉鲮鱼罐头就诞生于此/
然而,一纸于2009年签订的合约,已限定了红专厂的寿命期限——仅为10年。
坍塌
”2019年11月21日,红专厂的公众号在这一天最后一次更新,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实际上,这场拆迁的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13年,红专厂所处的这片土地,就已经承载了“更高”的期望——广州“一江两岸三片区”规划中的广州国际金融城落地于此。红专厂被拆迁的命运,似乎在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进入“十年大限”的2019年,有关拆迁的消息更是喧嚣尘上。
/2019年下半年,红专厂内不少建筑的
墙上,都已经被标上了“拆”字/
自红专厂拆迁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游客选择在拆迁“前夕”,专程前来送红专厂“最后一程”。尽管此时,众多展览项目和工作室已经从红专厂中撤出。直至11月下旬,红专厂与最后一批租户告别,向外界谢幕。
/2019年9月在红专厂里
游玩、拍照的“最后的游客们”/
当我们在2019年12月再度来到红专厂时,这里早已大门紧锁,剩下的唯有空荡荡的建筑。
/曾经进入过无数人镜头的建筑,
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生气/
重建
”如今,红专厂所在的土地已经归还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关于红专厂究竟“拆还是不拆”,传闻版本颇多。红专厂北部的玻璃厂,曾经也与红专厂的前身罐头厂一样被寄予了艺术转型的期望,而如今已化成一片瓦砾。
通过航拍红专厂的园区,可以发现整体园区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拆迁。除了南部临江部分地块的建筑已经拆除,其余建筑基本维持原样。未来,南部清空的地块将建设天河区少年宫。
/位于红专厂原址南区的天河区
少年宫正在施工/
实际上,广州市规划局在去年年底已证实了红专厂的大部分建筑都将得到保留,将对这片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利用。这片红砖房,并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再一次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最新的分区规划图(图源:广州日报)/
“拆迁风波”一段时间来,有人反应激烈,他们不希望红专厂在与“金钱”较量中黯然退场。也有人并不为红专厂的离开感到可惜,他们认为红专厂的宿命不过是广州当下文艺市场现状的缩影,人们与其为红专厂之“死”而神伤,不如替整个广州贫瘠的当代艺术生态而感伤。
一位在红专厂周边驾驶往返地铁站通勤电瓶车的阿伯显得颇为乐观,他很热情地告诉我们——红专厂很快就会重开的。一名自小就在周边生活的居民见证了红专厂从一个生产驰名鱼罐头的食品厂转变成网红艺术创意园,而如今又将见证其第二次转变——“这就是历史的印迹吧。作为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肯定会感到有点可惜,但也感到这个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向前看嘛!”
谭海燕 沈思涵 | 图片
沈思涵 | 撰文
谭海燕 | 责编
赖洁薇 | 排版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