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一组修女和宠物的图片想到的

韩清平 清平思域 2021-03-11

刚才在网上看到了一组修女和宠物的图片,感到既温馨又可爱,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很多曾经和小动物们度过的美好时光。

那是小时候在祁连山深处的老家,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是和各种小动物一起玩大的:狗、猫、鸡、鸭、羊、鸽子、牛犊等等,都可以是我们山里娃的玩伴。后来长大离开山村后,几乎再也没有自己养过宠物,但每当看到有人要么牵着、要么抱着不同宠物,在公园和小区散步、溜达时,就会忍不住想要摸摸,至少也会驻足观看一会儿。

我以前只知道小动物温顺可爱,通人性,但2002年在美国西雅图的一医院中做临床牧灵训练(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时,才意识到小动物还可以帮助有自闭症、多动症、狂躁症的人,特别是小孩子,获得治愈。那时,我才切身体会到,现代社会虽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咨询繁多,但就因为很多人没有像我小时候那样的田园生活,心理疾病遂成了困扰许多白领人士的梦魇。相比而言,我这个“山里娃”算是幸运的。这些年来,看到那么多无法安静下来的灵魂,我真想劝他们养个喜欢的宠物。但,这要看缘分!

记得印度著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起人圣雄甘地曾说过,“从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看出其文明程度!”我是认可这句话的的基本理念的,但与此同时我也不敢完全苟同,就因为我的确看到过一些可以善待动物的民族/国家/个人,却不能善待他们的人类同胞!这话也可以再换个角度讲:我见过很多愿意帮助关爱他人,但就是不能善待自己家人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能说他/她是个有爱心的人吗?

鉴于此,我倒有些感悟了:人类之所以喜欢小动物比较容易,和自己的同胞相处难,不外是因为小动物,就像小孩子一样,不会挑战自己的权威,不会给自己的利益构成危险;它们所能展现出来的,就是温顺和体贴。人喜欢它们不就是很简单自然的事情吗?同样,那些可以和外人和谐相处,但无法同家人或身边的人和睦共存的人,不也是因为外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挑战、构成利益的威胁吗?一旦关系的性质改变了,他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笑容可掬呢?

再回到修女和宠物的话题:修道院内的生活一向是静谧简单、按部就班的,而且大家的衣食住行也都如出一辙。如果能有一些不一样的小生命生活其中,无疑会给大家带来许多的欢笑和乐趣。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它们可以帮助修道人关心和照顾弱小生命。这样,当他们在祈祷或服务中,那种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养什么宠物的计划,但自新冠肺炎疫情自一月底爆发以来,因为走动量大大减少了,我有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寓所照顾两小盆君子兰,将它们从即将死去的状态中抢救了回来。如今每次看到它们充满生机的样子,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欣慰和成就感:我挽救并强化了某种生命!


附“修女和宠物图片”


相关阅读:
你是否已经意识到“心理防疫”的紧迫性?
病毒算什么,谈“梦想”的诗比它的“感染力”强很多
疫情之殇会如何影响修道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