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孩子说“不要做什么事情”,他总是不听?
很多家长会头疼:每次让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总是不听,或者越说不要去做什么事情,他们就更加想要做。
图源:pixabay
这是为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大家闭上眼睛,放松心情,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极熊。
结果如何?
这是实验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是由哈佛大学的韦格纳教授1987年首次进行的。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人员试着用言语来描述他们大脑中的想法,但是建议他们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极熊”。
如果他们还是忍不住想到了白色的北极熊,就请他们摇一下铃铛。结果发现,这些实验参与人员无一例外,总是会忍不住在脑海里想起“白色的北极熊”。
韦格纳教授也算是“思维抑制研究之父”了,他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将近30年的研究。
后来这个研究也被教育心理学所采用,有些养育书籍也借用了这个发现。比如《正面管教》里就用“粉红色大象替代了白色的北极熊”。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反而会提醒和强化孩子那件事情;而且我们的大脑对于抽象式的否定词语会更容易采取忽略跳过的方式,而更容易注意可以形象化的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提醒孩子们:“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让你的双手和你自己待在一起),而不是说“Do not hit”(不要打人)。
我们来对比看看下面表格左右两边不同的说法,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更容易理解哪边?更可能选择做哪边的?
不要说话
保持安静/将嘴巴的拉链拉上(zip your lips)
不要乱扔玩具
玩了以后把玩具送回家
走路的时候不要和前面的小朋友太近
走路的时候,我们和前面的小朋友要间隔我们胳膊那么长的距离
坐在椅子上,不要乱动
让我们的小屁屁挨着小凳子
我们都能看到右边的表达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而且,右边的方式也更加不容易引起孩子和我们的对抗。
图源:pixabay
大概两个月前我曾经请一对父母做过这样的观察:趁着某一天对方不注意的时候,记录一下对方在孩子的对话中使用了多少次“不要”,“不准”,或者命令式的语气。
结果让他们彼此都非常吃惊,一个周末的上午,妈妈反复对孩子说了37次“不要”;而某个晚上,爸爸对孩子使用了10次的命令和6次大吼。
后来父母两个人都说: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老是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即使站在面前和他说道理,孩子也总是不停扭动身体,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孩子的说话模式,是那么冷硬的。
图源:pixabay
当然,孩子的冲动抑制和逻辑后果的思考能力确实不那么成熟,作为家长,在一些时候及时提醒也确实是有必要的。
比如即使提前约定了,孩子也还是很有可能因为兴奋忘记了,然后在图书馆跑来跑去。这个时候,父母去及时提醒就很重要。
但是,与其训斥孩子“说了多少次,不要跑了!”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告诉孩子“我们在图书馆都是这样走的”,然后牵着孩子的手示范一下。
甚至我们也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我们都努力记得在图书馆要轻轻走。并问问他,如果他忘记了,他希望妈妈用什么方式来提醒他?是手指放在唇边做出“嘘”的动作,还是轻轻拍拍他的肩膀?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我们不能以为只要告诉过他教过他,他们就会一直记得。
图源:pixabay
所以,通常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老师会花很多的时间来和孩子熟悉和复习教室规则。除了教室墙上的照片提醒,我也经常看到老师在开始一两周里牵着孩子的手,示范在教室“慢慢走”是什么样的。
我们经常抱怨说话孩子不听,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和孩子的说话和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Daniel M. Wegner; David J. Schneider (2003). "The White Bear Story".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 (3/4): 326–329.
Nelsen, J. (2006). Positive discipline. Ballantine Books.
往期回顾
18
-
2018-10
25
-
2018-10
徐桂凤
医学硕士,发展心理学硕士,爱荷华大学在读博士。擅长:儿童常见情绪行为问题的分析和应对; 亲子关系评估和建议;发育行为障碍的诊断和建议等。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