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总是乱扔食物,怎么办?
图源:pixabay
据说这个问题在微信妈妈群有广泛的共鸣,也就是说是个挺普遍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
有些大人打了孩子的手;
有些大人勒令孩子不许吃了,把娃提溜下桌;
有些父母会开始和孩子讲道理,内容可以横跨农民伯伯多辛苦以及非洲难民小朋友没有饭吃被饿死;
……
父母们会疑惑:“为什么我试了这么多种方法,还是没有用呢?”
很多时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行为本身,没有看到行为下面的目的和原因。“冰山理论”是一个在各个学科被广泛应用的理论,在儿童心理行为领域,大概的冰山理论的模型是这样的:
冰山理论模型
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部分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行为,而水面以下我们没有那么容易看到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原因。如果做父母的没有看得更深入一点,往往只针对行为去做处理,结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我是一个小朋友,我觉得自己吃饱了不想吃了,或者我等不及要下桌去玩玩具了,可是每次我和妈妈说我不想吃的时候,她都不让我停下来,总是说我太瘦了,不好好吃就长不高。有一天我发现,如果我扔了食物妈妈就会很生气,她觉得这是个坏习惯必须要纠正,所以每次我扔了食物,她就不准我继续坐在桌上吃饭了。哇!原来告诉妈妈吃饱了不是一个好办法,扔食物才是!以后我要是不想吃了,我就扔食物!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有时候我试图减少孩子某些行为的做法,反而恰恰是强化了孩子这些行为,让它们更频繁发生了。
那饭桌上扔食物到底具体应该怎么办呢?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学会自己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去寻找办法,否则的话,孩子的行为千差万别,一个具体建议适合这个孩子,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
首先观察孩子扔食物这个事情的前后,在行为学上我们称之为ABC观察法。
A
行为发生之前的情况。比较常见的内容包括:扔食物之前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爸爸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B
关于行为本身的情况。孩子扔食物的时候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是偷偷扔掉?是故意一边扔一边看父母的反应?孩子的情绪如何?是很愤怒还是一边扔一边大笑?扔的是固定的某个食物还是不分种类都扔?
C
孩子扔了食物以后,通常会发生什么。妈妈会中断孩子吃饭?还是很苦口婆心劝孩子?还是忍不住自己抓过孩子的盘子来喂他?
虽然行为分析学在做行为原因判断的时候会很严谨,甚至会用单位时间不同场景下的行为频率图表来记录和判断。但是在日常生活不太复杂的场景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三大部分,我们其实就可以大概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原因了。
图源:pixabay
我简单聊一下常见的情况和应对大方向。
第一种情况:
如果孩子只是固定扔某一种食物,甚至偷偷把这个食物扔掉,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孩子不喜欢这个食物,但是大人总是要求他们吃。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1. 是不是我们这样强制要求孩子吃这种食物的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引进新事物的时候,是不是遵循了“少量多次尝试但是不强迫”的原则?
2. 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如果有他不想吃的食物在盘子里,他可以挑出来放在一个备用的小盘子里。
第二种情况:
如果孩子每次扔食物前已经明显表现得不太想继续吃饭了,速度极慢,各种坐立不安,这个时候扔食物他也会看看父母的反应,我们通常会考虑的是:孩子不想吃了,他想快点下桌,但是他可能不敢说或者说了没有用。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着手改变的是:
1. 反思一下,当孩子说吃饱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总觉得他没有饱?所以总强迫他再坐一会儿,再多吃一点?如果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是否饥饿,是否吃饱,应该是孩子主观的感受,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的主观感受。
就像我们如果和家人说:“我吃饱了!”,但是家人说:“你肯定没有吃饱,你这么瘦,至少要再吃半碗,或者至少要再喝半碗汤……”我们会不会非常烦躁?我们是大人,我们会反驳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没有饱?!”但是孩子不会这么反驳或者不敢反驳。
2. 请孩子在吃饱了的时候用语言直接告诉我们。一旦孩子使用语言,我们及时肯定和强化。
例如:孩子扔了食物,不要马上让他下桌,而是询问他:“你是吃饱了想要下去吗?”如果孩子点头,就请他用语言重新告诉你一遍,等他说完,马上回应说:“好,妈妈听懂了,谢谢你用语言告诉我。你现在吃饱了,是可以下去了。不过你刚才扔了食物到地上,你需要先把它清理一下。”
这只是两个场景的情况,其实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都不同,还有孩子的年龄可能也不相同,所以肯定还有其它的情况,比如孩子就是觉得扔食物好玩,比如孩子发现只有扔食物妈妈才会给他更多关注……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从原因和需求着手,一方面考虑自己是否以前误解了或者强迫了孩子,如果有改变之;一方面不要强化扔食物的行为(比如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更多关注,马上让孩子下桌等)。
图源:pixabay
另外还需要教会孩子用更合适的方法表达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孩子敢不敢和我们表达想法和需求?如果不敢,为什么?孩子为什么要通过这种行为寻求关注,我们在他没有扔食物的时候,给予的关注是否足够和高质?
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用更恰当的方法来应对行为,会让我们在养育过程中轻松很多,也会带来我们自己的成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育儿也育己”,加油!
往期回顾
27
-
2018-12
02
-
2018-01
徐桂凤
医学硕士,发展心理学硕士,美国行为分析学会认证行为分析师,爱荷华大学在读博士。擅长:儿童常见情绪行为问题的分析和应对; 亲子关系评估和建议;发育行为障碍的诊断和建议等。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