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究竟是“爱炫耀”,还是“爱分享”?

黄贝尔 怡禾心理 2022-01-18

黄贝尔

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澳大利亚联邦心理治疗协会认证临床心理治疗师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一切。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消费从来不会吝啬。因此,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从出生到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过程中感知到的就是一次次、一件件的物质升级。换个角度说,其实也是父母们在不断升级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一些父母会发现,孩子好像也很喜欢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小伙伴们。这本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位妈妈对我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两个小故事。


她家的男宝H小朋友上幼儿园大班,性格超级开朗,有需求会直接跟爸妈提。爸妈也会根据情况满足他的小愿望,既不宠溺又讲原则。有一天上学前H小朋友说要吃两块巧克力,由于赶时间妈妈就让他自己去盒子里拿。谁知到了幼儿园,H小朋友很自豪地掏出一堆巧克力,同学纷纷围上来。老师大惊失色——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幼儿园不允许自带食品。弄得妈妈也是哭笑不得。


又过了几天,接到老师的投诉。说H小朋友从家里带玻璃到幼儿园!妈妈觉得事态严重,于是前去询问。结果发现H小朋友把家里的小玻璃摆设,偷偷放进书包里,带去了幼儿园。妈妈觉得有些纳闷,于是问道:这是不是大人通常口中说的“臭显摆”?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学会炫耀了呢?


图源 | pixabay


1

先从成人的角度谈谈炫耀


说到“炫耀”这个词,大家免不了会联想到朋友圈里的三大令人鄙视行为:炫富、鸡汤、晒娃。这三种行为里,都或多或少呈现出向外界展示快乐、自我价值、存在感以及优越感的行为。那么这里不得不探讨一下炫耀的本质是什么。其实究其根本,炫耀其实起到了两种作用:


1)寻求外界的关联和关注

这里回到老生常谈的安全感问题上。小宝宝一出生,就向父母寻求呵护与关注。可是当父母忽视他们的时候,很多宝宝会做出夸张甚至危险的动作,目的是要寻求父母的关注。因此,一些“超越正常”的举动能够获得外部世界的关注,这一点从小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1)为自己寻求更加有利的形势

当向外界炫耀时,既展现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在获得外界关注时,同时也获得了潜在的外部资源。这样一来,在社会关系上就呈现出一种相对的“优势”,进而使我们感觉自己能够去掌控身边的一些形势。


再探讨得深一点,炫耀是不是就说明一个人内心没有安全感呢?这还真不一定。通常的理解是“越是缺什么,就越是炫耀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认同,而去寻求外界的关注和认可。但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部分自从童年就收获家人满满关注和宠爱的人(尤其是家中的幼子),长大后可能也会出现炫耀的行为,只不过他们的目的更多是寻求群体关注,从而一定程度上“复刻”童年的感受罢了。


图源 | pixabay


2

孩子究竟懂不懂“炫耀”?


现在回到核心的话题,楼上H小朋友的一系列行为,是不是一种“臭显摆”的炫耀行为呢?很明显,H小朋友分享巧克力这件事,更像是一种与同学分享快乐的过程,而把家里的小摆设带到幼儿园展现给大家看,确实也有那么一点点像是炫耀。那么又应该如何解读其中的微妙呢?


在大多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里,比较少用“炫耀”这个词来形容孩子的行为。研究者更喜欢用“亲社会行为”来归纳孩子利用各种方法或媒介(比如物质、陪伴、交换)来获得同侪的关注和尊重。这里我们来看看美国发展心理学家Gail Heyman做过的两项研究。


她针对119个年龄在6-10岁的孩子,设计了“送礼物”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要求这些孩子们去观察一系列场景。例如:


  • 场景(1):A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午餐券(或蜡笔)送给了有需要帮助的人。

  • 场景(2):B私下里悄悄地把午餐券(或蜡笔)送给了有需要帮助的人。


然后孩子们会被问道:你们觉得A的做法好还是B的做法好呀?为什么你觉得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做得好呀?实验的目的,是想要验证孩子们是否觉得这些帮助他人的行为中,存在“别有用心的动机”——例如炫耀。


图源 | pixabay


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有些出人意料了。在这些孩子里,6-7岁的孩子们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礼物送给有需要帮助的人,是善意的举动,是帮助他人的表现。而9-10岁组的孩子们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当众让有需要帮助的人接受礼物,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第二个实验又往前推进了一步。Heyman教授想知道,如果所有孩子们事先被告知:“当众送礼物给有需要帮助的人,是为了表现自己帮助他人的能力”,那么又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呢?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更加有意思。6-7岁幼龄组的孩子们,依然坚持认为当众把礼物送给有需要帮助的人,是善意的举动。而高龄组的孩子们,这一次却出现了分歧,以致于没有统一的结论,也没有明显的倾向。


实验说明了什么?

年幼孩子的心目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别有用心”,他们不理解炫耀,不懂得自我标榜,也不知道利用与被利用。甚至很多参与实验的孩子说:“我就想让大家知道我喜欢帮助人呀!”但是,也并不是说年长的孩子就很世故。只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虚、换位思考等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技巧。而且特别有学者指出,10-11岁的孩子,开始能够解读出“炫耀”的含义。


图源 | pixabay


3

炫耀和分享

都是成长的动力


孩子终归会长大,学会炫耀,或者遭遇他人的炫耀都是迟早的事情。父母又该怎么去面对孩子的骄傲与失落呢?其实这还得从“分享”开始谈起。


分享,这个词拆解开来看就是两个过程。首先是把一件东西或一种快乐拿出来,分配给大家,或者传播给大家;第二是和大家共享这种快乐,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愉悦。学龄前的孩子,大多都能学会这两个过程。


但如果孩子产生了第三种行为,例如小朋友想过来一起分享快乐,却遭到了拒绝。或者用言语去取笑对方,又或者拉帮结派孤立某个小朋友。这些行为,就有炫耀的倾向了。因此,用最初步的方式去解读孩子是否存在炫耀行为,只需观察他的行为有没有伤害到别人。


由此,也可以总结出父母如何去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会分享,拒绝炫耀了。


包容孩子的自豪感,每个人都想得到认同

孩子们爱展示玩具,成年人喜欢晒娃,老年人也会喋喋不休地念叨往事。在每个年龄阶段,人们都需要去表达一些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物,寻求认可,充实自己的自尊。父母如果能把孩子分享或炫耀的行为常态化,孩子逐渐也就不会寄希望于通过炫耀的行为,来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帮助孩子理解每个人的感受

包容了孩子的行为后,也要向孩子反馈自己听到孩子炫耀的话,有什么感觉?和孩子一起探讨:如果其他人听到了,他们会有什么感觉?那么,进一步,能不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来分享你的快乐呢?年幼的孩子也许还不理解他人受到的伤害,那么可以把重点放在“让每个人都快乐起来”。


创造平等的氛围,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很独特

当孩子有炫耀行为时,在适当的场合告诉他,其实其他小朋友也很棒,也有很多新奇的小玩意。是不是也可以学会去分享别人的快乐呢?同时,鼓励孩子去分享,引导孩子在分享前先去思考,例如:别人会喜欢我的分享吗?在幼儿园分享这个是不是正确的行为呢?


图源 | pixabay


孩子成长中的所有行为,如果家长能够学会正向解读,其实都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无论是分享还是炫耀,家长都可以教孩子拿出平常心,同时积累同理心,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做任何都本着真诚的心,同时用真诚去赋予自己和他人力量。


参考资料

1.Heyman, G., Barner, D., Heumann, J., & Schenck, L. (2014). Children's sensitivity to ulterior motives when evaluating prosocial behavior. Cognitive Science, 38(4), 683-700.


2.Heyman, G. D., Fu, G., Barner, D., Zhishan, H., Zhou, L., & Lee, K. (2016). Children’s evalu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generosity and its relation to behavior: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50, 16-30.


3.Iredale, W., Van Vugt, M., & Dunbar, R. (2008). Showing off in humans: Male generosity as a mating signal.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6(3), 147470490800600302.

(可上下滑动查看)


往期回顾

你了解什么是宝宝的物权意识吗?

规则的建立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