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闷气的人,你想要攻击谁?
黄贝尔
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澳大利亚联邦心理治疗协会认证临床心理治疗师。
说到“愤怒”这个词,大家从直觉上一定会浮现出自己或他人发火失控的状态,又或者充满敌意的场景。如果把这个词换成“生气”,可能大家觉得差不多,顶多程度没那么厉害。其实这两个词在现实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愤怒,是一种自然情绪,而且属于人类的主要情绪之一。当人遇到攻击、羞辱、背叛或不公正对待时,大脑会开始“扫描”眼前的场景,并激发躯体反应,以便应对可能存在的危险。
生气,其实是一个愤怒的表达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因人而异。一般分为“主动表达”和“被动表达”。主动表达包括了通过语言或肢体攻击,表达自己的愤怒。而被动表达的常见方式有生闷气、被动攻击行为或紧张感等等。
图源 | pixabay
01
什么叫被动攻击行为?
被动攻击型行为早期并没有被普遍认识,它被人们了解和研究,其实已经是二战以后的事情了。可能很多人都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某些人遇到一件事情,或者某个问题,他们的姿态似乎很受伤、很无助。但是你如果去询问,他们的言辞往往既模棱两可,又让人感到不舒服。似乎隐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攻击性。当和他们交谈完后,你总会感觉很憋闷懊恼。然而,这些人甚至会用讥讽的口气反诘你:“好受吗?开心了吗?没有必要吧……”等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话。
被动攻击型行为经常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以及育儿关系、婆媳关系,也会出现在朋友关系和工作关系中。从具体行为表现上来说,还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
言辞模棱两可,态度冷淡
故意拖延,或故意疏漏
有意地去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想法
生闷气或使用冷战战术
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
当明显存在要解决的问题时,会坚持说没有问题
忽然对他人有过高的要求
蓄意制造一些麻烦
图源 | pixabay
02
专门来谈谈“生闷气”
把以上这些行为关联到生活中,大家应该不难找到对应的事件或人。如果要从中选出一种最常见的,可能很多人都会选“生闷气”吧——因为表面上看来这是最不花力气的,很多时候连话也不用多说。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生闷气这种行为,其实是很有意思的。需要注意的是“被动攻击”是个偏正短语,不仅仅是被动,更重要的是攻击。生闷气这种行为看似花力气最少,但是内耗和外耗都非常厉害。
01
首先,生闷气的人多数都有场合的选择。例如他们不见得会到超市或菜场去生闷气,而通常是选择身边有家人的场合。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02
生闷气的人尽管也未必能说清自己这么做的目的,但是他们通常已经从过往的经验中总结出,生闷气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利益,或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03
生闷气的人未必真的想“攻击”他人,而更像是一种“索取”行为。但是这种索取,不是低姿态的。反而,希望对方以低姿态(例如妥协、内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弥补自己的自尊。
04
生闷气的人会出现“问题转嫁”现象。比如,由于A造成了问题,让自己感到生气,但是由于客观因素(例如A是长辈或老板,或者自己的自卑感)无法直接面对A,则会把被动攻击的对象转嫁到B身上。
图源 | pixabay
03
生闷气算不算人格障碍?
关心心理科普的人们应该知道当下心理疾病的诊断依据,大多依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也就是俗称的DSM。其实在早年的版本中(例如第三版),的确把被动攻击型人格,作为一种人格障碍来诊断。但是到了近年的版本,例如DSM-V,已经不在把它作为人格障碍来对待,而仅仅是“人格特质”。
客观上,也许我们可以把生闷气等被动攻击型行为,看成是一种比较扭曲的、偏执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明明有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当事人偏偏要通过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的方式,走完一条荆棘遍布的小路。
于是,这里就可以探究一下问题的根源了。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去选择这种如此艰难的方式来面对生活里的挑战呢?其实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切顺风顺水,被父母关爱,被友情环绕,被美好的事物所包围,她断然不会用这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当她面临问题时,几乎同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工具”就摆在了眼前。这些工具,可能是她从原生家庭中建立的强大自尊,可能是她在曾经遇到挫折时长辈给予的提点和帮助……
图源 | pixabay
而在另一个极端,又会出现两种情况:
A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就在负面的环境中成长,例如一切要依照负面的规定,不能质疑,不能违背。又或者被父母所忽视、讥讽、侮辱,他的认知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扭曲的。而这种扭曲,很容易让其在今后的亲密关系中,用扭曲的思维或行为对待他人。
B
有研究发现,如果男性从小被母亲溺爱,长大后也容易发展出被动攻击型人格。因为溺爱,他无法发展出对问题的客观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很多事情由母亲代劳。因此成年后遇到问题,也容易以偏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助,并期望有人出面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通常自我认知比较负面的人,较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当这些情绪问题客观存在的时候,当事人极容易产生一种“疲劳感”。由于疲劳感的存在,使得他们缺乏主动面对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转而进入一种被动状态——因为被动状态对身体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小。在被动状态中,由于他们只需要面对自己,因此对生活有一种虚假的“掌控感”。
图源 | pixabay
04
找回真实的掌控感
所谓虚假的“掌控感”当然就是指当事人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掌控生活,而是用一种错误的行为,来伪装自己,并以此遮掩自己所缺乏的安全感。因此,面对自己的生闷气行为,需要看清楚几点:
1. 自己在这个时间点上,究竟是只需要解决一个小问题,还是把问题扩大化了?
很多被动攻击型的人,由于在负面环境中成长,安全感的缺乏,导致会从一个小问题,不断联想,并扩散到一个巨大的视角。发现自己无法掌控后,就开始退缩,并期望他人出面表态。
例如在育儿中妻子抱怨丈夫忽视家庭,被动攻击型丈夫容易把这个问题从育儿分工,扩散到双方的原生家庭、自己的工作繁忙、双方赚钱多少……并进入一种:“反正你认为我不行,你行你就上吧”的思维模式。
2. 当心中有怒意时,请尽量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打个比方,为什么人们洗完衣服要叠衣服?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下次需要某件衣服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同样,思维是需要被整理的。客观来说大部分成年人都拥有不错的逻辑能力,但不是每个成年人都很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当逻辑与情绪混淆,思维也随之而混乱。
无论是表达还是写作,其实都是很好的倾诉方式。因为从思维到口头或笔头表达,大脑需要进行筛选整理。因此,表达,其实是一个把情绪思维和逻辑思维分离的过程。
3. 审视自己的创伤
人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也可能会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并对自己的人格特质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了解自己的过去,并愿意正视自己的过去很重要。
图源 | pixabay
如果发现自己的被动攻击型行为,源自于安全感缺乏,或者低自尊。那么就要在相应的方向上加以努力,有意识地通过自我和外界的帮助,来修复自己的创伤,用更加正向的思维面对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2.Lim, A. (2018). Understanding 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oughtco.com/passive-aggressive-personality-disorder-4173103
3.Rotenstein, O. H., McDermut, W., Bergman, A., Young, D., Zimmerman, M., & Chelminski, I. (2007). The validity of DSM-IV passive-aggressive (negativ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1(1), 28-41. doi: 10.1521/pedi.2007.21.1.28
(可上下滑动查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