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恨我?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情商智商居高的顾佳的太太圈朋友于太太,一直被跟她先生和前妻生的小孩子拒绝,尽管她已近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希望当好后妈的角色。
孩子故意跘倒她,又天天说梦见马去踢她,满满的攻击力和恨的表现。
图 源 | 截 图
“我做了这么多事情,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对我?”
后妈这个话题,比较复杂的,暂时不论。但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使在亲生父母跟孩子之间也会出现的: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恨和攻击。
攻击,不一定是肉体上暴力的伤害,也可以是言语之间的。
轻一点的,可能是拒绝、隔离,譬如说“你走开”,重一点的“你要不在就好了”,这个说法就和诅咒差不多,只是没把话全点破而已。
在心理咨询室里面,很多父母会既生气、委屈、又迷茫,“我为了孩子,操了这么多心,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不领情也就罢了,还要对我这么记恨?”
图 源 | shutterstock
很多父母到这个点上,真的想不通,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在戏剧里面,这位于太太得到顾徍的指点,不再对孩子对她的攻击裝作看不见,但也不是暴力回应,而是以一种带点玩、轻松的方式,点出和回应了孩子对自己的不满和攻击,调整了自己预期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她真诚地接受和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和自己对他们这段关系的不同看法(包括认知和期望)。
戏剧有艺术加工,于太太和孩子下一幕关系就好了。真实的人生往往没有那么快速见效和容易。
面对别人对我们赤裸裸的攻击,是很难受的,但做家长,如果能夠让自己在被攻击时稳得住,可能就能听见攻击背后的真实需求。
在这里,我们可分辨一下,孩子对家长的攻击性是什么情况:
01
模仿/鹦鹉学舌
家长自己、电视、视频,甚至游戏角色对话中,都有大量的带攻击性的话语。孩子有时会不分好坏地去模仿学习。
02
寻求关注
一些孩子希望能特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可能会通过穿奇装异服,或说狠话来寻求他的独特性被看见。
对于某些家长来说,这个是攻击性,但其实孩子的本意不在使别人受伤,而是想确立自己。
03
发挥语言威力
很多孩子学会了语言能力之后,并慢慢感受到了语言的作用,同时,他也慢慢体验到了语言的威力,尤其是一些特定语言。
比如攻击性的话等,会更快地带给他们一些利益,所以他们会频繁地说,去体验这种语言的权力。
权力,尤其是你去限制它时,你可能会被攻击。但本意是体验自己对外界的力量支配感。
图 源 | shutterstock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攻击性言语时,家长可以考虑:
1. 净化语言环境
父母尽量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尺度,有分寸,避免脏话狠话。其次,即便是在外,父母也要留意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避免外界的不良干扰。
2. 关注孩子,肯定孩子的独特性
对于孩子用稀奇古怪的方式来呈现自己时,家长可先淡定,了解并思考一下孩子的需求。
但是这些,本质上不是真正有意图的我恨你,或者:我想你不好过。
真正有意图的攻击性,往往是受到伤害,觉得自己被攻击,所以要攻击回去。
比如说,妈妈跟孩子说“你作业做好了没有”,孩子说“关你什么事”,然后就把房门大力砰的关上。
图 源 | shutterstock
虽然孩子的动作和语言没有脏话,但是这种愤怒,是有针对性的,这种意图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这种对话,让很多家长摸不着头脑。因为如果只看语言内容的话,父母的话语内容可能是关心,可能是查问。但到孩子心上,他可能感觉到受伤,譬如:
“你只关心作业,不是关心我这个人。”,
“你就在刁难我,我都跟不上了进度,面对不了自己的失败了,你还每天问!我面对不了这失败的感受,自我支撑不了,我受伤受不了了,就怼(攻击)回去”。
“我是不好,但你是我爸妈,我心里其实想你去帮助我、维护我的,但是你还来逼我去面对我这一刻承受不了的,所以我真的对你很失望,因此也要向你表达愤怒。”
图 源 | pixabay
对别人攻击常见的內心感受,是感到受伤,或承受不了。
要了解孩子攻击行为的性质,体察孩子的意图很重要。尽管如实的面对他们的真实意图,有时是很不容易的。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攻击性的话会很难接受,既然你爱我,你就不应该恨我;你恨我,你就不要要求我对你的爱。
真实的人生,真实的关系,不一定都这么一清二白的。往往是越愛,越依赖,越易纠结,越在失望中互相伤害。
进一步看,我们成年人对于老年迈的父母,经常都有这种感觉:我们有时候想跟父母抱怨一下对他们的某些不满或不认同,但是并不是要把关系推翻,而是希望父母听过以后,我们能够更拉近关系、更亲密。
但是父母可能一听就炸了。有在叫屈辩解的,有只顾说是我不对,但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你还想怎么样?有些一味的道歉,但你却感到他们其实并不对焦你说的焦点。
图 源 | pixabay
对孩子来说,有时可能只是希望父母能够听听,听懂自己的难受。要听懂这种带着真实攻击意图的话,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能够有极大的安全感、自我稳定感。
2. 面对或者受到威胁攻击时,不至于完全陷入自我保护的状态中(虽然这个自我保护的状态也是很自然的),还要有一些余光/注意力,可以去聆听到攻击者的真实的心意。
3. 深度理解孩子,尤其是受伤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不一定真的全是父母的责任)。
要完全调整过来,当然不是这么一篇小文能够完全说得清的。单就父母建立強大自我安全感和稳定感,往往就需要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支持下去。
不过,如果大家愿意试试看,面对孩子攻击我们时,可以尝试稳住自己,细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需求,可能会为相处带来不一样的氛围。
你愿意试试看吗?
相关阅读
马信诚
心理学硕士、澳洲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及发展心理学家。
长按二维码,可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