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的家庭关系都有哪些迹象?
在疫情稍稍缓和后,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人们总是互相提醒着:要和陌生人,甚至自己的家人之间保持社交距离。
当限制逐渐被放宽,人们彼此间似乎又回归了亲密和谐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凡是不遵循社会性,或者自给自足,不需要过普通生活,因而不接触社会的人,要么是禽兽,要么是神。」
图 源 | pexels
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可以说是每个人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起点。
尽管多数人是在这个小社会里面受爱的滋养长大的,但也不乏那些充满情感虐待、道德批判和操纵行为的家庭关系——这也被称之为“毒性”家庭关系。
值得深思的是,和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毒性物质不同,在毒性家庭关系中,人们往往不懂得敬而远之,反而深陷于其中,无力自拔。
毒性家庭关系
的迹象
家庭关系的模式可以说是千姿百态,这里所说的毒性,其实并不包括那些偶发性的冲突或矛盾,而是一种看起来在每个瞬间都很微小的负面能量,但是却在经年累月中叠加起来,让受伤害的一方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动力和力量的那些关系。
01
不断取笑家庭成员的特质或缺陷
每个家庭成员本质上都是拥有独立特质的人。他们可能在情感上、生理上、社会能力上各有长短。
然而这些特质其实并不一定为外人所知。而且人们会有意识地认为,家庭是他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最后一道堡垒。
但是,如果这些特质成为了家庭其他成员口中的“笑柄”,那么这些特质或弱点就成了拿出来被曝晒的“罪证”,令当事人觉得自己最后的尊严也被剥夺了。
常见的情况有:没能力赚钱、大龄还嫁不出去、兄弟姐妹里最差的一个……等等。
02
情感虐待已经成为了被默认的行为
家庭暴力中的虐待行为,可以分为情感虐待、肢体虐待和性虐待。在毒性家庭关系中,虐待行为很可能不会被揭露出来。
相反,在家庭成员之间的迁就和保护下,人们甚至会让受害人觉得自己活该被虐待。
受害人可能会被告知:要对虐待行为保持沉默,以维护家庭的声誉,或者以“都是为了你好”等名义。
施虐者往往是家庭中的长辈,而在家庭中受到尊重和保护。需要记住,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虐待,都是在造成伤害。而沉默的家庭成员们,并不见得就是没有责任的。
图 源 | pexels
03
监视、怀疑、穷追猛打
曾经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见过很多来访者展示出来的手机对话截图。上面往往充斥着具有强烈监控、质疑、诘问色彩的语句,例如:
你换了窗帘怎么没跟我说一声?
你下班之后准备去哪里?跟谁一起?晚上几点回来?
昨天晚上发信息你为什么没有回复?
如果说,上面这些问题是为了表达担忧、关心,那么在得到一个基本的回复后(即当事人表示了自己很安全),就不应该有任何情绪或者进一步的行为。
但是一些人其实在问出问题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后续的“攻击”——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问出来,并不是为了确认对方是否“安好”,而是为了表达自己情绪“不好”。
04
当设立界限时遭到阻挠
在家庭中遭遇毒性关系时,人们可能想要逃离,或者设立界限。但是当设立界限时,你非但不会得到理解,反而会受到抨击或打压。
例如,当你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某个家庭成员,则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冷言冷语。
因此,一些人为了维系自己与这个家庭的关联性,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意愿,向大家庭的某种默认的行为方式妥协。
实质上,你是在勉为其难地维护这种关系,而并不是“受益”于这种关系。
图 源 | pexels
05
永远听不到道歉
在毒性家庭关系中遭遇精神或肢体暴力后,当事件渐渐平息,施暴者似乎也会觉得大家的情绪和伤痛,也随之平息了。
当受害人再次提到自己的伤害时,施暴者可能会用左右言他、搪塞以及认为对方小家子气等等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他们永远不会为自己的错误道歉。而且,给其他家庭成员一个错觉,那就是:总是别人的错——因为别人太脆弱、太情绪化,或者不够宽容。
06
冷漠与疏离
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毒性家庭关系,那就是冷漠和疏离。这种情况对于家庭中年幼的子女十分有害,因为他们在认知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从负面那里得到积极有效的响应,那么内心也无法构建对自己的认识。
冷漠的家庭成员,经常也会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忙于事业等等。
然而事业上的忙碌,和与家庭成员是否有情感连接,本质上是两回事。冷漠而疏离的人,往往也是从同类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图 源 | pexels
良性家庭关系
的迹象
当一个人能够从家庭中感受到积极的、宽容的、有力量的情感连接,其实他们从身体(生理)上就会有最直接的体验。
例如感到整个人很放松,呼吸顺畅,而且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由此,他们罹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概率也会变低。
德克萨斯大学教授Anita Vangelisti在《家庭沟通手册》中写道:"良性的沟通是创造美好家庭的根本动力。当家庭成员进行沟通时,他们不仅仅是相互发送信息,他们还在不断修正彼此之间的关系。"
良性的家庭关系有哪些特征呢:
情感上的支持
良性的情感支持,最基本的两个态度就是:保持宽容、保持同理心。对于任何一位家庭成员表达的信息,尽量避免过于武断地判断。而是去理解、去聆听、去共情。
自尊上的支持
没有完美的人。当一个人做错事,或遭遇困难时,他的自尊感已经受挫。打压对方的自尊感,不但无助于关系的优化,反而会把关系恶化。当家庭成员处于情绪的低谷,维系他们的自尊感,会进一步优化家庭关系。
归属感支持
归属感,对一个家庭的生命力来说真的很重要。家之所以为家,是因为它是一个人情感的最后归属,一个人在失落时最后的依靠。
同时,也是他遇到困难时可以求援的地方。不但每个家庭成员对自己很重要,自己对大家也都很重要。
信息支持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家庭里面所形成的规则和约束,是动态的。而当家庭里一个人要求另一个人以某种规则行事的时候,一定要说明前因后果,避免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理解这种规则。
而且,在自己做决策、做改变的时候,尽量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有形的支持
当条件允许,请尽量拿出“有形”的力量来鼓励和支持家庭成员。
什么是“有形”呢?包括了物质上的——例如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赠送小礼物等;还包括行为上的——例如给家庭成员拥抱和亲吻等等。
图 源 | pexels
正如大社会的关系,是复杂而充满动态的,小家庭的关系也是如此。然而充满动态,就意味着它其实永远有“变好”的可能性。就像天空里的风筝,时高时低,但只要你永远细心地牵着,它总会给你带来快乐,也终究会回到你的身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