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做......我们才能真正的“看见”孩子

马信诚 怡禾心理 2022-01-18

几周前写了一篇文章《爸爸妈妈,我的抑郁你看到了吗?》,文章登出,提到建议父母需要多去尝试体会孩子的感受。不久后母亲掌掴然后中学生当场跳楼的事件发生。之后后台收到好些父母留言问: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孩子呢?今天来谈谈这话题。


我们一般说的体会孩子或他人的感受,心理学的专业用语叫“共情”,也有叫同理心。


共情这词不是中文原有的词汇,如果大家不是心理从业人员,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自然。在生活中,我们不太会听到别人说:“你不共情我”这样的话的。


图 源 | pixabay


共情比较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我们感到别人懂我们,说中我们的心事时,被聆听的一方会比较多的说:“对,我就是这感觉”,“你懂我”,甚至是四目交投,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可能是共情在起作用了(也可能是美丽的误会表错情)


很多父母觉得跟孩子沟通不了,父母在人生这个旅程这地图上,对很多坎坷、快车道,可能心中有数,所以尝试给孩子安排在他们地图上走得更宽、更顺、更直当的路线。


而共情就像导航的定位一样,准确定位对方的心情位置,才能说后面的路,该是转左转右,还是赶快停车,甚至下车。定不了位,有地图也没用,给方向更可能渐行渐远。


图 源 | pixabay


顺着这个比喻,就可以看到父母跟孩子沟通不了的困境,就是父母会觉得:“我跟你说这话是对你好的,我这话有错吗?”(地图没错)但孩子可能一脸迷茫,甚至蹦出一句,“你们不懂我”,“我做不到”,讯号中断时间长了,性格刚烈的孩子可能就叫东往西,一言九“顶”。比较佛系的,可能就“你高兴就好,随便,我无所谓,都行”。


对顶、佛系都缓解不了相处的冲突时,大点的孩子,信心希望状态还强一点的,可能就想方设法地离开这个家里,“我要去寄宿学校学习”,“我要到其他城市去上学”,“我要到外地工作”,“我要把自己嫁出去”。自我态,对将来希望都很暗淡低沉时,加个刺激就往抑郁症,甚至自伤自杀方式去逃离。


那要怎样做才能让对方感到被聆听到,被看到呢?


01

关系


首先,在说对孩子的聆听,共情准确不准确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和你们的关系。


不同的亲子关系,会让你的共情回应效果变得不一样。关系会影响期待,期待可能会使人接收讯息时侧重在某局部而把握不了全貌。


02

共情内省对共情回应


心理治疗师可能是最需要共情的专业之一。在心理治疗史上,共情曾经出现过很多的讨论。


其中一次讨论是共情的本质是什么?其中一派以人为本心理治疗派创始人罗杰斯的立场可称为共情回应,即是:聆听者的反馈会让说话的一方感到被聆听到。


而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的立场可称为:共情內省,即是:聆听者尝试去产生对说话者的感受的共鸣体验。


图 源 | pixabay


我不知道看到这里,大家能否品味这两种共情的微妙的分别。为什么我要在这一个科普文章对家长提出一个在专业心理治疗师也认为非常微妙的一个分别?


因为很多家长主观上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感受,所思所想,有真切的共鸣体验,比如说,孩子早恋,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我知道你想早恋的感受,我真的经历过(共情內省)。假设家长真的能够准确体验共鸣想早恋的心情,但是家长们没有想过,你的回应,是否能够让孩子产生一种感觉是:“爸妈,你真的懂我?”(共情回应)


我们更常看到的是:爸爸、妈妈跟孩子说,“我懂你,我懂你,你说的我都懂孩子”,其实父母可能根本都没在意聆听孩子的兴趣、担心、所思所想。


图 源 | pixabay


所以,共鸣性回应是家长很需要去学习熟练的。內省性共情,其实可能更困难(试试共鸣当你叫娃不要打游戏,娃大哭大闹时的心情?),因为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懂孩子,其实并不是真能够去看见孩子当时的心情,而是认为我已经经历过你这个人生阶段了,所以你说的我都懂。但其实家长往往不是在共鸣,而是在套用当年自己的情感经验。


但是,事实上,父母的比如失恋的感受,父母可能自我比较强大,可以承受“你不爱我,那就算了,我再找另外一个”。但是孩子的感受可能是,女朋友男朋友不爱我,就是天塌下来了。这两个感受背后的自我状态完全不同。但是很多家长去劝说孩子时其实是以自己作为成年人的立场角度去看的,这样孩子就多认为父母不懂自己的。


03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


说完共情的一些外延,我们回到共情的内核当中。共情有不同的部分,最简单的分类是:情感性共情,和认知性共情,就说我跟你产生共鸣的时候,我是在共鸣你的认知,还是去共鸣情感。


图 源 | pixabay


04

肯定信息内容与创造情感共鸣


好,然后我们回到共情回应上来。很多家长有时候会下意识的,不想去共情孩子。因为他们会担心我共情你了,就好像是我允许了你的所作所为,或者说我肯定了你所说的事情。


但是家长会觉得我不认可,比如说早恋的问题,家长的立场是我能理解你想早恋,但是我想你好好专心读书。所以很多家长有时确实不太够胆去共情。


在这里,我们也是要将肯定这个立场跟情感共鸣区分开来。就是我能够同情,甚至共情你的感受,但是我只是共情你,对于判断,我可以有不同意见。比如说,在临床心理学上面,我们对自杀自残的孩子或人士,会去共情,但肯定不认可这个动作的。但这个并不意味着我就不能共情你。不认可行为,但是为什么出现这个行为背后的心情,是能够也应该去听懂的。


图 源 | pixabay


而真正听懂/共情了,对方愿意去听我们的建议的机会会大大提高。在很多时刻,焦点不必聚焦在分歧上,因为我们是想走进孩子的心,所以要创造共情/共鸣的体验。分歧,可以留待下一步,不必急于去表态。


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多家长在生活上已经在运用这技巧。譬如领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较保守,可能你是喜欢去做开拓性工作的,但你不一定直接去跟领导明言你们的分歧,你可能会说:领导您是老成持重。这个共情,但不代表你认可。


05

共情后的行动导向


连接上面谈肯定,以下说行动导向。共情以后,我们该做什么?比如说,孩子早恋,我能够好好跟你谈共情,感受,孩子说:“我就是感觉读书好好难哦,觉得太没有温暖,觉得只有跟男朋友女朋友在一起,人生才有色彩”,我们可以回应:“我听到了他对你的很重要,甚至让你的生活好像也增添了很多新颖的,以前所没有的体验。”


但是我们共情后,并不一定认同孩子的行为,共情后,我们怎么样去行动,怎么跟孩子磋商?这个,会是沟通磋商的题目了。有机会再和大家谈。


图 源 | pixabay


今天谈共情,最后我想说一下就是:共情的难,除了理念和技术层面上的功力外,在最后这个例子上,比如孩子跟你说,“我觉得在家冷漠,谈恋爱才有温暖”。父母们能不能按住内心的独白:“你这样讲话,太让父亲母亲心疼了,我们这么多年对你的供养教学疼爱,在你口中都变得苍白无力,甚至毫无价值,你有想过我们吗?”


其实这是家庭里面,无论是父母、子女、夫妻之间,很多对话的真正杀手:就是,我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掩盖了我能够对你共情的能力或意愿。那一刻,我好像必须要争辩,捍卫我自己的情感感受或者立场。当这个迹象出现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共情能力轻则打折扣,重则废了武功。因为那一刻,我的焦点在我自己身上,而共情的焦点,在对方身上。


回到原初问题:家长问:我要怎么,才能够看到孩子?当你愿意先把你自己的需求暂时放一放时,你会比较有可能看得见孩子。


相关阅读

《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关于共情,你有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