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调皮、不听话?恰恰相反,可能是求助的信号!

顾莉萍 怡禾心理 2023-10-13


从怀胎开始,我们就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充满期待:希望ta健康、开心、有能力、勇敢......


随着宝宝的呱呱坠地、独立和其他能力的发展,我们也会迎来新的关注:除了是否长高长壮,还希望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下面是在线上和线下门诊接收过的许多疑问:



  • 2岁的AA起床后就停不下来,不是玩这个,就是玩那个,就像多动症一样!


  • 9个月的BB换个尿裤都动来动去,是不是多动症?


  • 2岁半的CC不会说话、不听指令、一刻也停不下来。但是并不担心,肯定不是自闭症!


  • 9岁的DD成绩很好,和同学们一起总是显得慢热、不大会和同伴玩,又非常敏感、在意别人说ta。


  • 7岁的YY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在课堂上扔书本。


  • 8岁的LL看起来很聪明,能听着识记课文,但是阅读就会很困难、很多字都不大会认!家里人总说是ta不认真、不努力。


  • 6岁的QQ看起来总是没有在听课,说话似听非听,但是老师说的都知道,仍然不合群,只在听感兴趣的内容时专心。

   ……


上面列举了不少,爸爸妈妈们回顾一下身边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类似表现的情况。


这些表现是符合年龄的心理行为特征,还是发育偏差的求助信号?



什么是健康的儿童心理行为?


我们要知道,健康心理行为的儿童表现为:

与年龄相当的各项行为能力,如说话、运动、书写、自控、认知、注意力、社交合作、自理等能力;

与年龄相应的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和年龄相应的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某个表现或者遭遇的挑战,究竟是年龄相应的活泼、调皮,还是并不如此,甚至可能是求助的信号,是需要回到同年龄的孩子里面去横向比较的


求助信号一

能力发育偏差或者异常

例如2岁不会说话、3岁不听指令、8岁做事冲动来不及思考、上课的时候不能维持年龄该有的注意力...

当孩子放在同龄孩子群里显得不一样,但具体也说不上是哪个地方不合适时;

特别是如果孩子存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挑战,如指令听从、完成相应任务能力等不足等。

以上这些是需要及时找到合适的途径评估求助的。


图源丨图虫创意


求助信号二

情绪信号

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和成人,情绪都是必不可少的体验。但是,情绪体验与表达是否合适,却是一个重要的求助信号。


正常的情绪发展过程


3-4岁

情绪表现为,因为小事来得快,也能在成人安抚下让强烈的情绪逐渐平静;


4-5岁

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强烈情绪时能在提醒下平静下来;


5-6岁

能够适度表达情绪、不乱发脾气[1]。也就是说,大班和一年级左右的孩子就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控制地表达,至少通常不会在班级上课,或是面对外界权威(如老师)的时候仍然暴怒、摔东西、发脾气。



需要注意当出现下面这些信号时,通常不是孩子不乖,是需要重视的情况:

情绪状态不稳定

孩子也有开心的时候,整体或者大多时候的情绪状态是闷闷不乐、紧张、害怕、担心的。通常可能会通过一些自我安抚的行为表现出来,如咬衣服、不停抚摸局部、吃手等。

敏感而易激怒  

情绪一点、一碰就来。说不得,一说就发脾气、摔东西或者哭闹。

焦虑 

总是或者持续担心。可能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分离焦虑、幼稚化(看起来不如同龄人成熟,行动起来让人觉得幼稚一些)。自我安抚的行为增多,表现为小动作多,或者不分场合地玩弄生殖器等。

抑郁

易怒、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总是提不起兴趣等。

需要留意的是,有一部分抑郁的孩子反而会表现得“过于好”:特别关心他人、讨好他人、照顾他人,总是对自己的表现过于担心或者不满意。也是需要及时重视和发现的。


求助信号三

社交人际关系不良

孩子面对的人际关系通常有几大方面:

1

家庭成员的关系。孩子能不能和家人对话、服从及合作;

2

校成人,如老师之间的关系。在校能否服从指令规则要求、班级活动中能否与人合作、是否能够和老师沟通与合作;

3

同伴关系。通常在孩子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就会逐渐发展,孩子会表现出能够和同龄人互相商量、合作、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等一系列一起游戏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会玩、能自己去和伙伴玩。


相反,5-6岁后持续不合群、不能理解和合作与同伴间商量游戏、显得退缩或回避同伴活动,或者想参与总是缺乏合适的办法而显得孤立、孤独、落单,以及容易和人发生冲突都是需要重视的。


求助信号四

行为问题

违反规则(如读小学了,仍然明知故犯或者还缺乏规则意识)、攻击性行为、偷窃或者撒谎(和年龄不一致)、冲动行为且超出同龄正常孩子的范围。


图源丨图虫创意


求助信号五

身体疾病

一部分孩子的情绪或者适应问题可能通过身体疾病表现出来,但是经过检查可以排除身体疾病的影响。


求助信号六

学习问题

在原来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学业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不能安心学习等。


求助信号七

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噩梦、失眠等。


求助信号三

重复性行为

反复拔头发、玩弄手指、反复开关门、反复洗手、反复眨眼或吸鼻子等。


上面提到的各种求助信号,有些时候可能是单一出现的,但大多时候可能是几种信号一起出现的。


大多数的“不乖”、“不合作”、“脾气性格不好”,往往都可能是求助的信号。


当发现这些可疑的信号时,我们可以“环比”一下:看看与孩子的同龄人是否相似,这有助于我们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是年龄相当的表现,或是需要重视甚至及时就诊的情况。


图源丨图虫创意


这个时候,老师可能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不同,尤其是在能力发育的偏差上,因为老师们通常是在一群同龄人中观察和留意孩子的情况。


而有部分情绪问题的孩子,则是需要结合家里的情绪表现和同龄人的情况来判断的,因为他们可能过于表现自己而表现出优秀的、令人满意的学业。


因此,在面对这些信号里面,老师的提议、我们自己的觉察和发现,在有所疑惑或者担心的时候都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现在,再回顾一下开头提到的一些小朋友的行为,哪些是您认为需要寻求帮助的呢,可以留言讨论。


 怡禾 心理 


之前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怎么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怎么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但是很少从为什么有的孩子的情绪波动会那么大的角度去分析过。


大概有15%的孩子是属于“困难型气质”的孩子,他们可能也是情绪波动比较大的群体,而父母更多的是觉得他们有很多问题,养育很困难。


但不一定了解这是一种求救的信号。


顾莉萍医生在绘本课程中有和大家聊过《请不要生气》这本书,书中描述的是在父母和老师眼里的一个麻烦的孩子,他总是做不好这个、做不好那个,总是不乖、惹事的那个,但从来没有人站在这个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他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这是一本有助于父母去反思,更好站在孩子角度去看到孩子心灵的绘本。


绘本赠送带读+解读 

特惠价格32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绘本最后是一个“理想”的结局,大家都拥抱了孩子,也许有人会说,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但正因为我们有学习的能力,我们不停地在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景,如果被父母和老师重视,那就不再是理想化的,而是真正的看到孩子的一个场景了。


如果我们经过不断努力,孩子还是在各种社交场景上存在困扰,行为难以纠正,那我们也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科医生和心理师进行咨询。


如果你有心理方面的疑问,可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顾莉萍医生主页进行预约,专业的心理医生会为你解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阅读

“我家宝宝好难养!” —— 你真的理解孩子的脾性吗?

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感统失调了?

宝宝语言发育的坑你踩了几个?

专业校对:精神心理科周娱菁医生

责任编辑:郑清湄

排版编辑:丁恩咏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