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的第一本好书

也谈钱 也谈钱 2023-01-11
来给大家安利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新书《噪声》
其实也不算特别新了,21 年出版

特别喜欢这种基于大量研究数据,读起来有些硬核,但其实又和很多日常生活经验能关联起来的书。

比如《噪声》说,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问题,分别在不同时间判断几次,然后求平均值,判断质量会更好,有利于降低噪声的影响。

我想到,想买一个东西,先等 3 天再想想,有利于减少冲动消费。降噪效果显著 

《噪声》还说,人不擅长绝对判断,更不擅长打分。比如同一本书,你先读完一本神作,再读这本书,给出来的评分就会偏低;如果先读的是一本烂书,给出的评分可能就会偏高。

但如果把绝对评分换成对比排序,判断质量会更好,神作总会排在烂书前面。

我想到,所以愿望清单才这么好用呀:

  • 直觉判断要不要买一个东西,很不准确;

  • 但先放在愿望清单里排序,想预算之内哪个「更」想要,结果要好得多。

后面读到司法领域,比如鉴定指纹时,也会通过排序来控制噪声,「通过对信息进行排序来限制过早地使用直觉」。

很多生活经验我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某天再读到背后的科学道理时,还是会觉得非常奇妙。

《噪声》就是这么一本书。

……

作者研究噪声问题,依然是想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局限、提升决策质量:

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擅长思考、更有洞察力,但实际上只是你的噪声更多而已。

有点投资经验的小伙伴们会更理解这句话。股民们每个决策都是为了赚钱,但最后一大半股民都在亏钱。以为的洞见,其实都是噪声 😂

而且不仅是普通人,研究显示即便是专业人士,在复杂问题上的预测能力也是非常差劲的。这些复杂问题包括:

  • 金融投资上,预测未来行情;

  • 职业评价上,根据一个人过往的表现来评价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位匹配;

  • 医学诊断上,预测哪些病人更可能发展为重症(很意外,有时候准确率只比抛硬币好一点点。但再想想,医生预测病人还能活几年好像从来没准过,也可以理解了),等等等……

于是乎,我突然有了个大逆不道的想法。既然我们的决策有如此多的噪声,错误比例如此离谱,是不是干脆躺平少做决策,结果反而还能好一点 

然后就读到了《噪声》的一个研究结论。

让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总结出一个简单的规则公式。然后遇到问题时,一边由这个规则公式得出“机械的”结论,一边由这个人“审时度势”得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规则居然常常能打败总结出这个规则的人

真的就像「傻傻定投收益好过大多数折腾」一样,制定一个简单可行的规则,然后遵循规则,减少决策次数,真的能改善决策质量。

而当制定规则的人开始反对自己的规则时,常常就像投资上的「这次不一样」,结果反而降低了判断准确度:

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判断能更好地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但复杂性和微妙的细节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它们并不会提升简单模型的准确性(反而带来了大量的噪声)

想想还挺讽刺的……

注:《噪声》也有讲到,何时真的应该推翻规则。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人们以为的频率。

……

借鉴《噪声》中的建议,我这里联想了几个生活中的经验,供大伙参考:

1、能自动化的决策,最好还是自动化,减少主观决策也就减少了噪声(尤其是投资上)。即便遇到规则之外的情况,也可以反过来优化规则,而不是放弃规则。

2、必须要主观决策时,最好能慢一点。就像「想买东西先等 3 天」,多收集一些信息,多做几次判断,然后得出平均值,噪声会更少。

取四次独立决策的平均值,可以把噪声减少一半。

3、判断一件事儿应不应该做很难,但把几件事儿放在一起,判断应该先做哪个,会更准确一些。感到纠结的时候,应该着手扩大选项。

4、必须立刻做出决策时,不如悲观一点,毕竟我们就是个普通人,一定会犯错。可以像斯多葛哲学一样,假设一定会出错,然后选择后果最容易接受、最不容易后悔的那个。

就像投资上的上涨下跌都舒服。追求痛苦最小化,而非利益最大化。

……

以上,读《噪声》时想到的。

今年推荐给大伙的第一本书,对于降低 ego、理性决策很有帮助~

PS:这本书挺长的,看统计才发现居然读了近 8 个小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