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最大的收获 | 财务自由实证 #45
这个 2022 年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这是我看医生、做检查最频繁的一年。常年不感冒,突然一下就病了几个月没痊愈,吓到我了。更意识到 30 岁以后依然健康,已经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开始为运动和冥想腾出更多时间。不知道是运气还是方法有效,全球新冠“全民免疫”,我还幸存着……
这是有印象以来通胀最高的一年。对德国来说更是五十年不遇,同时还要焦虑战乱导致的能源涨价和断供的问题。
这是从投资以来账户缩水最多的一年。账户本金比上一次面对熊市多了一倍多,亏损金额也被放大了一倍多。再加上还要买房出首付,实证账户一下从近 500 到了 300 多。
这些印象都挺深的,但目前为止给我收获最大的还是小红书的一篇帖子——德国房价跌了:
手持现金,能全款买房的人,能以便宜得多的价格拿下目标;
而需要依靠银行贷款买房的人,因此银行利率从 1% 直接飙到 4%,买房的代价反而更难承受。
这促使我再一次思考「现金」的意义。
危机到来时,人人都想拥有现金。而我发现,现金在平时其实代表着一种「余闲」。
道理挺简单的,当一个人的能力、收入,大于他对物质的欲望,剩下的就是财富;而当 ta 拥有的财富大于当下需要的,剩下的就会变成现金。
能在危机里拥有现金的人,一定是在平时生活中懂得保留余闲的人。
反着想:为什么没有余闲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没有余闲是因为收入不够高、财富不够多。但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拥有的还不够,而是欲望总在跟着能力一起变大:
换了一家公司,收入翻倍。但换个环境,也开始接触到开销「更大」的同事和领导,攒钱依然很难;
当我们的投资历经亏损终于开始创造收益,我们随后想到的总是,哎呀,当初「多」买点好了……;
我们对投资了解越多,就越能看到比我们收益更高的投资策略,忍不住想要投入让收益「再高」一点;
……
但最后的结果呢?让人意外的是:
能积累下财富的,是不需要花那么多钱的人;
能把收益放进口袋的,是懂的落袋为安的人;
能把一笔投资长期持有的,是不会追涨杀跌的人;
……
余闲属于那些懂得管理欲望的人。而就像前面全款 vs 贷款买房的对比,长期来看资源反而更愿意流向不那么稀缺的人。
我开始试着从余闲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活中的选择。
……
前段时间有小伙伴问我,「张坤的基金也很好啊,但为啥你没买张坤的基金呢?」
大多数投资者回答这类问题,会先去了解不同的基金经理,然后分析他们的投资理念,比较区别,最后得出结论。
但从余闲这个视角,我得到了另外一个答案:
其实现在市场里已经有近 1 万只基金了,比股票的数量还要多。
如果我们今天开始纠结,为什么不买张坤,那明天肯定还会纠结为什么不买丘栋荣,为什么不买姜诚,为什么不买…… 这个问题的尽头在哪里呢?
相比于这样不断追求更多、永不满足,我发现更重要的应该是考虑——我们投资是为了什么?为了赚钱,但赚钱是为了什么呢?
对我来说,我想要财务自由,通过投资获得年化 10% 的收益作为被动收入,这是计划的基础。
而我先是有了兴全,后是有了长赢,现在又有了长钱,这够不够我实现年化 10% 的收益目标呢?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那现在,是继续纠结要不要买更多基金经理、追求更多重要,还是留下时间,转而关注那些财务自由以后想做的事儿呢?
我觉得是后者。所以我停下无休止地对比不同投资,停下无休止地问,为什么不买别的“看起来收益更高”的投资。回到自己的目标上,实现目标就好,然后转而关注更重要的事儿。
余闲,来自资源(时间、金钱)减去欲望,人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实现目标以后更要懂得停下。
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掉进一个怪圈——我们追求财富,本是因为财富能带来自由,进而获得时间和更多选择。但是,很多已经拥有可观财富的人,却还在通过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选择,来追求更多的财富。
……
很多人觉得停下就代表生活慢慢停滞,不再思考进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就像危机里拥有现金的人。
就像我们上周聊的,追求过高的收益,到头来可能啥也得不到;只追求每年比平均水平好一点点,长期下来却可能好一大截。
就像后来有小伙伴留言说,就像考试,如果每一科都能排前 50%,最后总排名往往比前 50% 好不少,因为很多人偏科。
如果生活是一场考试,理想情况当然是每科都能得满分。
但现实是,生活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满分标准,永远有“更多”和“更好”。
现实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全局最优解大于局部最优解。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给局部问题,比如财富、投资、工作、健康等等,设置一个可以停下来重新思考的标准,来获得余闲。
学会知足和克制,拥有余闲,也可以是为了更长久地赢。
实证账户更新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静静等待回归 👇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
……
未来投资上的计划,上一期十年之约刚刚聊完,这里就不重复啦。
也要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最后,这些年的经历汇总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