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休后破产

也谈钱 也谈钱 2023-03-21
网上有个德国博主的经历,中国小伙伴翻译中文发到了小红书。

原博主在面包店排队,偶然听到了前面一对退休夫妇的对话。老太太交代老头,要 2 个三明治、2 杯咖啡、2 块芝士蛋糕。然后问老头,钱还够不够,这是他们最后一笔零用钱,退休金下次发还要两个星期

老头说,放心吧,老婆都过生日了,当然得吃到她想吃的东西。博主在后面边听边笑,吃了一嘴狗粮。

但没想到到了结账的时候一看总数,老人发现钱还是不够了,只好窘迫地又把盘子放回去了几个。

博主在后面看得不是滋味,想了想自己掏钱把老人放回去的盘子拿上,又买了 2 个华夫,给他们送过去了。

老人先愣了一下,然后就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谢谢,讲他们整整工作了 47 年,中间没有过一次失业,一直按时缴社保。没想到最后拿到的退休金只够勉强度日……

……

其实从客观来讲,德国老人整体挺有钱的,好车的司机十之七八都是中老年人。还在上学的年轻人才是德国最穷的群体。

而且从博主分享的故事,一个小细节——弄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买的东西花多少钱,这并不难——完全没必要结账时才这么窘迫。老人可能从年轻就没有理财意识。

但欧美这边,人们普遍对老年生活很焦虑,害怕退休后破产。所以博主一看到这对夫妇的生活,就也开始担心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唤起了大家的担忧,关注度很高。

小伙伴们如果平时经常读理财书,可以留意这个细节——国内作者讲理财往往都会讲到养娃、买房,欧美作者讲理财往往都会讲到退休、还债上

……

最近国内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也很多,大家可能知道退休年龄延迟和退休金不足有关,但具体数字聊的人还不太多。

分享一组我在德国看到的数据。社会保障体系最早就是德国宰相俾斯麦在 1881 年创立的,后来发展到了全世界。

那个时候上大学的人很少,普遍 18 岁甚至更早就开始工作。人们会一直工作到 60 岁退休,而人均寿命只有 62 岁。人均工作 40 年,然后享受 2 年退休时光,走向人生终结。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退休金体系——用工作的人缴纳的社保(40 年),支付给已经退休的人(2 年),作为退休金——是非常聪明的创新,也很轻松。

但时间过了 100 多年,社会结构变化太大了:

  • 人均寿命从 62 岁增长到 80 多岁,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从 2 年变成了 20 多年;

  • 大学普及,大家可能 25 岁甚至更晚才参加工作;

  • 年轻人又在变少,缴纳社保的人变少了;

这个体系就越来越难维持,能领到的退休金也会越来越少。延迟退休也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德国现在的退休年龄已经延迟到了 67 岁,还在逐步延长,等我退休时会延长到 70 岁。

也是因为这个背景,我在规划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时就完全没考虑退休金,我会直接假设自己缴纳的社保打水漂了。这样就不会失望了,到时候不管能拿到多少都是赚了 

……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我觉得主要的道理二大这篇微博都说的差不多了 👇

前段时间有位小伙伴在星球里问我:

也大,关注了你的财富自由计划。

算了一下,如果一个月定投 1 万元到主动基金,年化 10%,到退休前可以投资 27 年,最后的资产都快 1500 万了。大为震撼!结论好得不像真的,这个算法是不是有啥问题呀?

之前一直对未来家庭的财务状态充满焦虑,一线城市房子小。现在想想,按照这个推算方式,未来保持稳定、充沛的现金流,做好定投,老年也没那么差?求拍醒:(

我也用有知有行计算器核对了一下,确实没毛病 👇

这也从侧面反应一个问题——人脑不擅长想象复利。所以复利用好了,加上时间,结果会充满惊喜。

前面二大说,如果我们愿意存下 20% 的收入、持续投资,可以确保养老不会有大问题。

我们也可以扩展一下。如果愿意存下 50% 的收入,不但可以解决养老问题,还可以大幅提前退休。如果愿意存下 70% 的收入,我们大概率可以在十年内财务自由。

合理的储蓄投资 + 愿意长期规划,能解决的问题会比我们以为的更多。

PS:不过也要考虑,如果是 27 年这么长的时间,A 股的超额收益会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还能不能预期 10% 这样的收益?

A 股有没有可能会向全球历史平均收益回归,比如到 6~7%(扣除通胀以后)?这些是我们不知道、也不能预测的。

行动更积极一点,对未来少一些焦虑。但预期也稍微降低一些,留好安全边际。这样更容易收获开心和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