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丨额敏和卓与瓜州“回民五堡”考略
作者简介
李旭东,1965年生,甘肃敦煌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特聘教授、敦煌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教授,担任敦煌学院本科班《中国古代史》《敦煌文学与写作》《敦煌历史文化》《敦煌学教程》等课程。主要从事高校历史学教学和敦煌学、丝绸之路、张大千与敦煌等相关课题研究,出版有敦煌学专著2部,合著7部,在国内外纸质媒体、期刊发表敦煌学研究论文90余篇,发表文学作品180余篇。
摘要:额敏和卓于雍正十一年(1733)率维吾尔族部落九千余人迁居安西(今甘肃瓜州)垦荒种田并管理迁居事宜,被清政府特封为“扎萨克辅国公”。有关史料谓这批维吾尔族移民为“回民”,其在瓜州按原籍风俗在修建了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当地汉民谓之“回民五堡”。又修建回民南渠、回民北渠及比栉渠、崇墉渠、千仓渠、万箱渠,开荒数千亩。乾隆二十一年(1756)吐鲁番局势好转后,又率众从瓜州迁回原籍,在瓜州居留时间凡二十五年。
额敏和卓(1694~1777)出生于吐鲁番一个维吾尔族宗教世家,是吐鲁番的维吾尔贵族,也是吐鲁番历史上的统治者,被维吾尔族尊奉为精神领袖和民族英雄。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率部归顺清朝,协助清军在吐鲁番屯田。曾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因功被封为郡王。雍正九年(1731),准噶尔部出兵攻打鲁克沁(今鄯善县鲁克沁),他闭城坚守四十天,直到清军援兵赶到解围。鉴于无力长期固守吐鲁番,为避免准葛尔的频繁侵扰之忧,雍正帝提出移避之计。雍正十一年(1733)在朝廷的统一调度下,39岁的额敏和卓率部九千余人迁居甘肃安西(今甘肃瓜州)垦荒种田,率众修渠引水,管理迁居事宜,有关史料谓这批维吾尔族移民为“回民”;为奖励吐鲁番维吾尔族诸部落此次迁徒行动,清政府特封其首领额敏和卓为“扎萨克辅国公”。
一、吐鲁番“回民”迁居瓜州的历史背景及简要过程
明洪武年间,在吐鲁番回民的进逼下,“关西七卫”全部内迁至肃州以东。正德十一年(1516)“土鲁番复据哈密,以兵胁(罕东左卫首领)乞台降服,遂犯肃州”。 明长城亦只修至嘉峪关。
嘉靖三年(1524)下令正式关闭了嘉峪关,关外玉门、安西、敦煌及西域大片土地孤悬关外,沦为游牧民族部落的牧地和厮杀战场。许多汉唐时期开发的绿洲,未有稼穑之人,逐渐荒芜,如祁连山下瓜州地境的肖家地古城、锁阳城、破城子、巴州城等30余处古城变为废墟,变得满目荒凉已寻找不到古代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绿洲面貌。
康熙十七年(1678),西域少数民族首领噶尔丹攻占了天山以南地区,割据了中亚及西域,又北上侵入蒙古,欲进入中原地区,威胁清廷新辟统治区。康熙曾三次亲征,平息了噶尔丹的叛乱。今河西走廊的安西县汉唐时期曾为丝绸之路南北道汇合分野之地,清代又为进兵西域之前哨,西域少数民族频繁搔扰,此地一度为多事之秋。康熙年间清军在今瓜州县东部桥湾城南布隆吉一带擒获噶尔丹叛军三千余人马,安西成为中原与西域连接之襟带,清初统摄军队5600人,具体守卫、管理嘉峪关以西至新疆哈密范围内的军政事务,首府设于安西布隆吉。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廷派兵驻防沙州及色尔藤。 清军大兵压境,所向披靡,“本朝定鼎,西夷向化,瓜沙尽入版图”。康熙五十七年(1718)“番族内附,置靖逆、赤斤二卫” 又设安西柳沟卫于汉渊泉县故城(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今“安西”与“疏勒”之地名,即与康熙征讨噶尔丹战役有关。苏北海先生云:
至于河西走廊西部的疏勒河,原称籍端水。到康熙时,由于在这一地区擒获了叛乱的噶尔丹部属,清廷为表彰统一西域之武功,即引用历史上西域著名的古地疏勒为名,称河名为疏勒河。
此次战役中清军在疏勒河流域擒获噶尔丹3000余名部属。清廷为庆贺、纪念这一重大的军事胜利,将汉唐两个名振寰宇的古地名“安西”、“疏勒”从西域移居到了河西走廊,“安西”、“疏勒”始有其名。可见这次战役在当时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笔者以为,“安西”、“疏勒”之地名从古西域移至河西走廊,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康熙御批有关。因变更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是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的。清初安西地方建制仍沿用明制。雍正十年(1732)为了正规化边防需要,正式经营、经理嘉峪关西至新疆哈密区域事务,设立了安西兵备道、安西厅等统管关西最高级别的军政单位。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雍正年间从关内向安西敦煌移民二千多户,七千多人。后来安西守军不断增多,主要分布于安西卫、瓜州营、双塔堡、布隆吉、桥湾、百齐堡、踏实堡、惠回堡、赤斤等地。军队所到之处,除担负战斗、守卫任务之外,还要参与开发屯田、耕种、兴修水利。安西东半县遣送的第一批屯民是:雍正二年(1724)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青海善后十三事之一为“请发直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五省军罪当遣者,尽行发往大通河、布隆吉尔垦种”。后经总理事务大臣等会议决定,大通河沿岸令驻军子弟及民人开垦耕种,“惟布隆吉尔距边远,应令遣犯佥妻发往,官给籽种,屯垦三年后起科如例”。 五省军罪及家属,全部遣往布隆吉尔,为清代安西遣犯屯田之始。
额敏和卓及吐鲁番部落从吐鲁番盆地移居军事实力比较雄厚的河西走廊安西镇,从有关史料中可见一斑:
《清史稿》 卷295载:“从前曾降旨与吐鲁番人众,若畏惧准噶尔,即移向近边之地居住……我军不复庇护矣。”
《清世宗实录》卷125云:自宏治中,土鲁番侵扰哈密,渐及沙州以东诸卫,由是属夷不能自立:皆求内徒,遂迁之关内,于肃州附近地方安插住牧。
《重修肃州新志》:康熙间,策旺既侵哈喇沙儿,渐次及于吐鲁番,频加扰害,移于鲁普秦以避之,犹不得免,雍正九年,回目额敏,恳请内附,移于瓜州筑堡授田,以安插之。雍正十一年,吐鲁番头目,回民二十三百八十余户,九千二百余名口,慕化来归,安插瓜州。
雍正元年2月,副将阿喇衲奏报,罗卜脑儿(罗布泊)地方回人古尔班等,率领哈喇库尔、萨达克图、哈喇和邵三处户口一千余人,输诚投顺。也被移居布隆吉尔、沙州、瓜州耕种。
以上诸条记述基本说明了吐鲁番回民为什么要移居瓜州的原因。其既有清廷分化瓦解回民强大部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归顺清廷的回民为避免外族频繁侵扰之苦,在清廷统治比较稳固的河西地区求得安宁,以期休养生息。雍正三年(1725),清廷与准噶尔蒙古议和。清政府只保留了驻屯吐鲁番的1500人的军队和巴里坤的2000守军外,撤回了在该地驻守的重兵。但准噶尔蒙古经常骚扰额敏和卓部落为主的鲁谷庆、洄水堡、哈刺火州、木尔兔、苏巴什、勒木津、小阿斯他纳、皮粘、述桂、塞木津、洋海、土域沟、吐鲁番、阿斯他纳、雅图沟、汉墩等十七部落。回民为避“策妄阿喇布坦扰累,情愿迁入内地者,……应给与马驼帐篷等物”。于是,从雍正十年(1732)十月开始,吐鲁番维吾尔人(回民)在头目额敏和卓率领下,“今阅署大将军查郎阿等奏报,回民大小一万余口。已于十月十四、十七等日、陆续起程,群情踊跃,计日可到”,前往安西。额敏和卓东迁后,吐鲁番十七城遂空无人矣。而实际上,诺大的一个吐鲁番盆地“空无一人”实难做到。如一些老弱病残无法行动者及一些散居回民还未离开原居。迁徒人员经过半年跋涉,于雍正十一(1733)初到达瓜州。吐鲁番回民为清代安西第二批移民。移居瓜州的回民人数有几种说法,《重修肃州志》载有“回民二千三百户十余户,九千二百余名口”。 又,《设立安西兵备道议》中称“瓜州安插回民,几及万口”。《重修肃州新志》又载:“又查回民实数,除扎萨克九口外,系三千三百八十七户,口八千一百十三口八月内,又从伊里(伊犁)脱出。回民一户,男妇三口,实二千三百八十八户,八千一百一十六口”。 维吾尔人怎么从一万余口变至八千余口,是因为从吐鲁番出发时有一万余口,到达哈密一带的塔尔那沁(今沁城)因走失及死伤减至9273人,最后到达瓜州时又减至8013人。到瓜州后再加上部分零星迁来投奔额敏和卓的又有一些,人数又略有增加。最后从分到各堡人数来看,头堡4064人,二堡1254人,三堡1244人,四堡1351人,五堡1351人,总记9264人。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其返原籍后,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御史刘宗魏奏请部分遣犯再行发至安西屯垦。吐鲁番回民及兵丁垦荒种地,仅安西环城、瓜州、南岔有耕地八万余亩。清代安西遣移人员除回民之外,其它史料没有明确数字,根据新屯地亩等情况推测,大约3万余人。
移居安西之回民,后人莫辨其实,与起源于阿拉伯一带的回族相混淆。其实,移居安西的回民,指的是回鹘后裔,即今天新疆的维吾尔族。如所周知,回鹘原称回纥,于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 为今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共同祖先。
回鹘原居漠北,于744年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汗国。840年,汗国崩溃,部众移居西域与河西地区,分别建立高昌回鹘、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政权。 其中,移居河西的呼呼分别建立而五代、北宋、西辽、元诸代,其名称载于史籍者有二十余种。在蒙元时代,常被译作畏兀儿,有时又译做瑰古、乌鸽、畏午儿、委兀儿、畏吾儿、畏吾尔、畏吾而、畏吾、畏兀、卫兀、外五、伟吾尔、伟吾而、伟兀、伟兀尔等。清代称为回子、缠回。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定名为维吾尔族。“当成吉思汗统治天山南北后,维吾尔族的名称基本上成为两种: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均称回回,仍信仰佛教和摩尼教的则称为畏吾尔,畏兀尔、畏兀、伟兀等同音异语名称”,说明在元明清时代,新疆天山一带的“回回为回纥与回鹘之转音”。 瓜州回民来源于吐鲁番,其居于哈密之西,其众有四万余人,所属十七个城池。迁往瓜州的吐鲁番回子为今之维吾尔族,乃唐宋回鹘之后代,与今之所言的回族无关。
二、清代安西“回民”五堡的建造及今之遗迹觅踪
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川陕总督岳钟琪委派吏部郎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洮知府白讷等人负责督建瓜(安西)、沙(敦煌)新城及有关各城堡,回民五堡亦在其中。安西遗存清代城堡,大部分为雍正五年(1727)至雍正十年(1732)所建。清政府专门委派吏部郎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洮知府白讷为总监亲自督造安西、敦煌一带的城堡,下面还有具体监修官吏。留之于今的诗咏,如汪隆写的《敦煌怀古》、《城工告成四首》、《双塔堡》、《踏实堡》、《惠回堡》 等,从不同侧面记述了瓜沙各城历时两年于雍正六年(1728)基本完工的情况,再现了清移民实边,开拓疆域的壮举。其中《城工造成四首》之一云:
塞坦坚筑势隆崇,造作纷绘督百工。
事倚群曹分效职,其逾一载告成功。
山峦翠列层楼外,城郊烟环四望中。
疆域新开增气象,边民辐辏往来通。
桥湾城的督工西安粮盐道沈青崖的诗《桥湾城》亦提及回民五堡:“回鹘犁锄环塞外,廒仓刍粟入云端。” 督令回民修建的五个城堡,曰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当地汉民谓之“回民五堡”一直传衍至今。
在头堡城内当地农民种的玉米(2015年5月摄)
雍正十一年(1733)吐鲁番维族部落头目及回民2380户9264人分别按原来的部落分配居住于五堡之内。头堡离安西镇城二十五里,其规模比其它四堡都大,内住回民外,还有军队看守。头堡周围三里七分,高7.3米。其它四堡则规格统一,周围一里五分,高5.68米。居住于回民各堡的回民都由迁来的几个回民部落组成,内部人丁由回民头人管理,外部由安西兵备采用军政合一的管理式。平均每两口人在堡内居住一间房屋,推知共修建房屋4632间左右。回民头目所居房屋比一般贫民多,“规模宽敞,以示优异”。 五堡内回民一等头目共29名,占房87间;二等头目39名,占房78间;三等、四等头目42人,每人占房一间,共计42间。其余贫民则按剩余房数平均分配。额敏和卓及9口家人就住在头堡城内。后来为防止回民聚众滋事,兵备王全臣奏准清廷:“瓜州回民,聚居万口,安西镇虽足弹压,但离回民住堡近者二十五里,远者四十五里,终觉辽远”。 即在离头堡7里处修建瓜州营,添设参将1员,守备10名,千总2员,把总4员;精壮兵丁600名(按马六步四配设),由曾任直隶龙园菅都司的袁琳监造,初共修建房屋1200余间。因还有一些官员住房及办公用房故尔多留余地;估计瓜州营内所修住房包括新迁部分居民住户总计1500余间。瓜州营较头堡大一些,面积亦在四里左右。瓜州营负责教化回民工作,提督颜清如负责办理管理回民的具体事务,瓜州参将卫维康等负责军事指挥。当时名躁一时的清廷保卫大臣英诚丰,盛额曾住过瓜州营。
回民五堡及瓜州营传衍至今已近300年,但由于后代鲜有人关注和研究,其原委愈加变的扑朔迷离。笔者自1994年起曾十余次踏察寻访,查阅大量资料,对其认识更加明晰。根据清黄文炜《重修肃州志》扉页有关图示,今得知瓜州营位于安西县城西的瓜州乡政府东5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41.5米,南北长365.6米,面积为271092.2平方米,高1~7米不等,为夯土版筑建筑。安西博物馆李春元先生认为其“为安插回民的六堡之一”, 误,其准确地说应是清瓜州营城。回民头堡在瓜州乡政府北4km的瓜州林场,平面基本上呈正方形,东西长529.8m,南北长534m,面积为282913.12平方米。李春元先生谓之为“清头工城”, 亦误。回民陆续回迁吐鲁番后,清廷从内地招民垦,依序开辟十个工区。头工所在位置亦不在回民头堡区域内。瓜州菅及回民头堡因风沙侵蚀今只留残坦断壁,二堡、三堡、四堡及五堡皆因历代人为开田平地及自然因素被夷为平地,今已无迹可寻。
三、吐鲁番“回民”在安西垦荒及修缮水利设施
清雍正十一年(1733),吐鲁番回民初迁瓜州,安西兵备道兵备王全臣将已开垦的3500石土地,交给回民耕种。同时督令回民开荒,到第二年开垦1500石。以后陆续开发,数年后总计7950石。当时一石土地大约为今之十亩,故知当时回民拥有土地总面积大约为7.95万亩。回民人均占有土地8.6亩,种植适易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青稞等作物,其中专门用于种植瓜菜的土地2000亩。土地开发出来了,农田灌溉成为紧需解决的头等大事。这对外来游牧的回民更是一大难题。如何把散乱漫流的疏勒河之水引灌于新垦土地,是一项费工、费时、费力的工程。疏勒河大河发源于酒泉南山,流至玉门、安西交界处即在今昌马河一带散为十个道沟,清人谓之头道沟,二道沟……十道沟。十个道沟之水很少能流入农田,大多白白流入布鲁湖中,最边远的回民五堡一带土地干涸不能咸被其利。由于受自然条件诸因素限制,清代安西水利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突出的是因疏勒河上中下游划分的赤斤、柳沟、安西诸卫互不统属又共用一水,上中下各区段及同一渠闸、坝的回、汉民之间争水犹为激烈。有的截坝堵河,有的聚众械斗,各类争讼事件时有发生。关于安西、玉门两地争水案摘要有云:“靖逆招来屯户睡于佛洞前,高筑巨坝(昌马大坝)将河堵向东北,而三、四道沟田地遂无点滴灌溉”。又“康熙五十八(1719)年,靖逆户民于昌马河口建坝,尽逼河水从东南行,不由故道,以致柳沟户民播种无资,屡诉于官……雍正七年(1730),肃州道齐公亲临相度昌马河水,复委属吏勘分,照靖逆、柳沟户多寡之数,断五分之一归柳民灌溉”。乾隆五年(1740),额敏和卓(回民首领)与(安西)地方官争水,诉诸理藩院。清廷“传谕水利把总,将六七两道沟水给与回民,听其需用”。为合理分配用水,调解争端,清代对屯田水利灌溉管理更加重视。雍正十一年(1733),安西兵备道按察副使王全臣亲自踏察,详尽了解整个河流地域地貌。下令开挖疏浚河道,逼水入河,“且萃众沟、泉,以成其盛矣。” 从靖逆渠尾流处新开一渠,导之西行,将水引入蘑菇滩,使之注入疏勒河中,疏勒河之水从此比原来增多了近一半。疏浚渠道因地制宜,有的需整体开挖,有的则只需稍作修整。如安家窝铺向西的部分渠段,只需深挖4.5尺,宽挖2丈即能使水流畅通。从小湾、安家窝铺通向安西卫、新瓜州屯田区大渠有三条,即余丁渠、回民南渠、回民北渠。其中修建了回民南渠,其“在大小湾两渠之间,安家窝铺上流八里南岸,引水南流,直达瓜州之南,计长一百零四里。”三是修建回民北渠在回民北渠在疏勒河南岸,引水南流,折而西,过安西镇城直达回民五堡。笔者根据《重修肃州新志》附图推知,该渠在途经今瓜州乡东散为四条支渠,第一条叫比栉渠,灌溉回民四、五堡地,其旧迹流经今瓜州乡三工、四工一带。第二条叫崇墉渠,灌溉回民头堡耕地;因回民头堡在今瓜州林场,崇墉渠应在瓜州林场一带。第三条叫千仓渠,灌溉回民二堡地,二堡在瓜州营南头工村,千仓渠即通往该处。第四条叫万箱渠,灌溉回民三堡地,三堡大约在今瓜州乡瓜州村一带。回民四条支渠命名,从字义上推测,比栉渠即四、五堡相连共用一渠之意。崇墉渠之“墉”意为城墙、高墙,纪念回民打造庄堡,以渠命名以记之。“千仓”寓收获粮食多达千仓之意,“万箱”亦为寓意收获粮食达万箱之多。此外,还另修一渠“自炭窖起,至瓜州止,开渠一道……计五十一里。”此瓜州指清代瓜州营,在今瓜州乡政府东500余米除,遗址轮廓保存基本完整。该渠之上还修建拦水坝66米,减水闸3座。其主要灌溉瓜州营周围守卫兵丁、渠夫所垦土地。收获所得不上交公粮,主要用于养活渠夫修渠支出。在安西这种大部分属于原始状态下大规模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无疑要组织调遣大批人力,聚集大量财力物力才能得以进行。如果靠一家一户及某一家族、某一区域实难完成。驻军和移民,成为开发安西屯田、兴修水利的主力。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单靠地方政府组织军民效力,而且还要靠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参与才得以完成。当地水利建设一是清廷重视,清初朝廷要员对安西屯田水利不仅只是在帷幄中运筹决策,而且躬身实地具体组织。从文献记载中知曾亲临安西的有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川陕总督岳钟琪、甘肃巡抚明德、吏部郎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北知府白讷等人。名噪朝野的清廷保卫大臣英诚丰、盛额等人曾留居瓜州营督办政务;晚清重臣左宗棠涉足安西,关心水利事宜。二是地方官员躬勤效力。安西清代驻军最多达6500人,而参与屯田水利者可达一半左右。清初安西大部分水利工程由卫、所兵丁参与修建。兵丁是最强壮的劳动力,其在守卫战斗之余,还要开荒种地,修造水利设施。军队按编制发放口粮,统一调动,亦兵亦农,分散划片以供役使。兵丁的家属子女为了生存,在划定的范围内开荒,也参与水利建设。四是移民是开发水利的主体,回民也不能例外。清代在新修水利工程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水利管理形成规定。雍正年间在昌马栽立了安玉分水规程石碑,对疏勒河上中下游及各支岔分水,作了详细明晰的规定。一般清明节前后,为春播作准备浇第一个水谓之春播水。立夏前后给出土小麦浇第一个水叫头牌水,从生长到成熟大略要灌四次水依序曰二牌水、三牌水、四牌水。如遇山水充足,可按《分水规程》如期分水。遇到水小,只能满足中上游,下游则比较细微,配水难度增大,争水抢水事件亦随之增多。清代在疏勒河上游修建2条大渠即靖逆东渠和西渠。东渠入玉门,西渠入安西。西渠在三道沟一带又变为双岔,一岔至三道沟、河东乡一带,另一岔至桥湾。从桥湾到小湾、安家窝铺又派生回民南渠、回民北渠、余丁渠3条大渠。回民南渠、回民北渠从小湾、安家窝铺至回民五堡,后来又开了4条支渠,至瓜州营一带又开了7条支渠。同时,在各段建坝修闸,调控水量,为绿洲灌溉和屯田发展配置了水利资源。制订的水规条约非常详细,还专设管理水利的渠夫。渠夫在平时巡查修筑渠堤,控制流量。尤其是每年六、七月份山洪暴发,渠内洪水流急,势甚汹涌,一旦渠坝决堤,还要组织人力抢修加固。到秋后水落,还要组织民夫挑挖淤积泥沙。瓜州把总四员中专门委用水利把总一员,下设渠夫差役以供驱使。回民五堡每渠专设渠夫十名,四渠共有渠夫四十名。夏天每渠还另设看守夫四名;共计十六名。之外还设有封裱夫,专门补修渠堤。安西镇专门开列役夫工食费及修渠疏浚费用,各地将收获的节余粮食全部用于役夫的工食及修缮渠道、闸、坝之费用。清代瓜州地方水利设施管理程序日趋完备。关于修建水利设施的报酬问题,清《屯田条例》载:“凡开渠、筑坝、平地、雇募人夫,每日每名,给工价银六分,面一斤八两,米四合一勺五抄。若米面本色不便,愿领折色者,照依各地方时价计算给银。”“凡开渠、筑坝、打墙、盖屋、丈尺工程,总照依土方,部颁定例。”其主要是给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兵发放最基本的食物和少许银两。大规模的集体劳动,抽调人力按照承种屯地亩数多寡来定。瓜州屯区每户平均占地30亩,口外屯户大约占地50亩。总之,清初瓜州水利建设组织形式由政府统一规划,兵民一切行动听从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移民受军队强制管理,定期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饷,接受严历管束。中后期随封建政权的巩固,移民被解除管制,按规程承担徭役,交纳赋税。清初五省遣犯及吐鲁番回民,并不是宽泛意义上的自由民,而一定程度上还是在清廷军队监管下劳动改造的对象,故尔他们承担了最繁重的劳动。四、寄居瓜州的“回民”向吐鲁番盆地回迁
吐鲁番回民究竟在瓜州居住多长时间,于那一年回迁吐鲁番,清《重修肃州志》《瓜州县志》均未有记载,安西新旧县志等资料未有只言片语,更无起始年代,故尔在地方史中亦断了线,有些地方文史专家推测认为吐鲁番回民居住瓜州或三、五十年,或六、七十年。1998年笔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获得有关资料,才寻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依据。甘肃布政使明德上奏清廷:“查该回民来时,仅八千一百余名口,今已一万零数百口矣。将来生齿日繁,必致日用不敷……今天威远播,吐鲁番等处地方悉入版图,似应查看彼地情形,如有可开之土,可居之地,莫若赏给盘费安家,将扎萨克公额敏和卓部下回民,听其搬回吐鲁番居住”。 此时由于新疆局势逐步稳定,蒙古等少数被清军驱逐。加之瓜州回民在该地很不适应,受到清廷管制、压迫也很重,不少逃离瓜州,剩余回民亦想返回原籍。乾隆十九年(1754),额敏和卓向清廷正式呈奏了回迁的愿望。额敏和卓称:“去年我率兵进至伊犁,回到吐鲁番查看,并无蒙古占据,只有回民四百户。我到伊犁,见有昔年被虏回民一百户,我亦带回。现在吐鲁番共系五百户。该处虽因从前屡遭兵火及迁徒之役,廛贪荡折。然吐鲁番、鲁古庆(鲁克沁)等一十六处地方田土甚多,目下瓜州回民二千三百三十七户,计八千八百一十五口,迁回吐鲁番足容居住”。从额敏和卓的记述中可知在瓜州回民迁往吐鲁番原籍前回目额敏乘率领回兵赴伊犁助战之隙曾回吐鲁番,了解了吐鲁番的人口居住情况。清廷官员在接到甘肃布政使明德及回目额敏和卓的请求之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权衡,最后终于采纳了这一建议。乾隆二十一年(1756),“该回屯二千四百五十二户,男妇大小八千五百七十八名口,其有牲畜力量易于迁徒之家,不过十之二、三。现分为七起,于闰九月初二起起发,头起先行”。至此,额敏和卓时年已64岁。瓜州回民雍正十一年(1731)从吐鲁番迁往瓜州,乾隆二十一年(1756)又从瓜州迁回原籍吐鲁番盆地,在瓜州居住时间凡二十五年。
附:回民五堡建筑规模、部落及人数情况简表
堡名 | 周围面积 | 堡高 | 人数 | 居住回民部落名称 |
头堡 | 三里七分 | 7.3米 | 4064 | 额敏和卓、鲁尔庆泗尔堡 |
二堡 | 一里五分 | 5.68米 | 1254 | 哈喇火洲、木尔兔 |
三堡 | 一里五分 | 5.68米 | 1244 | 苏巴什、勒木津、皮佔、小阿斯他纳 |
四堡 | 一里五分 | 5.68米 | 1351 | 塞木津、洋海、土城沟 |
五堡 | 一里五分 | 5.68米 | 1351 | 土鲁番、阿斯他纳、雅图沟、汉墩 |
瓜州营堡 | 四里 | 7.50米 | 617(军队) | 其中参将、守备、千总、把总共17人,兵600人,按马六步四分骑兵马360人,步兵240人。 |
文章来源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10月,注释略。感谢作者赐稿。
往期回顾(点击题目)
李旭东丨莫高窟156窟唐代披铠骑兵及相关问题探析李旭东丨“草圣”张芝及其历史影响考索
新书推介丨李旭东《张大千与敦煌》出版
书刊出版丨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11辑
书刊出版丨邢广程主编《中国边疆学》第十六辑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西北学编辑:鸿翾属地:金城府学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