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田澍丨敦煌:河西走廊的汉简之都
田澍,1964年生,甘肃通渭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兼任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明史研究》编委等职。长期从事明清史、丝绸之路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在《文史》《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嘉靖革新研究》《明代内阁政治研究》《正德十六年——“大礼仪”与嘉隆万改革》《西北边疆管理模式演变与社会控制研究》《朱元璋传》《宦官》等10余部专著,主编有《中国古代史论萃》、《西北开发史研究》、《西北史研究丛书》、《西北边疆社会研究》、《西北史籍要目提要》、《兰州通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10余项。
敦煌九层楼
“敦煌是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千里河西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敦煌悬泉置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南与青藏高原相邻、北与蒙古高原相接、东与黄土高原相会、西与塔里木盆地相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是西北各民族繁衍生息、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中华文化和其他优秀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舞台,在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同时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简牍就是其中之一。嘉峪关
敦煌是河西走廊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1907年以来,累计出土汉简4万余枚,是河西走廊的汉简之都。其中,敦煌悬泉置作为古丝绸之路主干道上的驿站遗址,出土了2万余枚有字简牍,不仅含括了汉王朝管理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内容,更记载了汉代长安至西域间详细的交通路线及里程。河西走廊出土的所有汉简,都与丝绸之路的开拓、畅通、繁荣、发展息息相关。悬泉汉简不仅记载了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而且还记载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来往,记录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南亚次大陆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友好关系,是我们研究两汉丝绸之路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悬泉汉简真实再现了汉代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在唤醒丝路文明记忆、彰显丝路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来源
转自“人民网”2023年8月28日,特此备注!
往期回顾(点击题目)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西北学属地:金城府学编辑:周婉婷、王彤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