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夫山泉母公司布局,不占冷链、不占冰箱的囤菜方案就是它了!

范盒 2023-01-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Foodaily每日食品 Author Foodaily


“ 

极致便捷、可常温长期保存的蒸煮袋食品会是未来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儿吗?

 

文:Devin Yu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最近,全上海都在囤菜,但又不止上海在囤菜。
 
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部分地区面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小区就会被封、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就会被封的状况,因此,把未雨绸缪刻进了DNA的广大中国人,都积极踊跃地开始在家里囤一些食物。
 
而在上周末,加入囤粮采购大军的Foodaily小编在超市的冻品区偶遇了一对父女。小姑娘站在满满当当的雪糕柜前和爸爸说她想要一盒冰淇淋,而她的爸爸一边挑着另一排冰柜里所剩不多的冷冻儿童牛排,一边和小姑娘说:“不行啊,不能买冰淇淋,家里冰箱地方不够了。”


小编上周末到达超市时,冷柜已经空了
 
不管是线下被扫荡一空的冻品区冰柜,还是线上冒出来的“疫情囤货,家用小冷柜推荐”“估计今年618上海人民会买爆冰箱”等等内容分享,都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冷冻预制菜的耐储性的认可和接受度的提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冷冻预制菜在消费者心目中存在体积较大,占冰箱空间的痛点。
 
疫情后,小红书上出现了不少推荐购买单独的冰柜增加家庭冷冻储存空间的内容,图片来源:小红书 雯哥is兔美酱 云舒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消费者被迫居家进一步催化“宅经济”,也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预制菜,并开始将预制菜作为家庭日常食物储备的新选择。
 
在中国,除了未被被满足的新中产,疫情竟成为了加速预制菜赛道狂奔的外部因素。除了近段时间,在奥密克戎的袭击下,预制菜不仅一时销量大增,整个行业也受到利好消息刺激,预制菜概念走高,掀起涨停潮。味知香、中水渔业、千味央厨、上海梅林、海欣食品等多股涨停,三全食品、国联水产等跟涨。
 
不过,在国内市场,目前面向消费者的预制菜还是以冷冻食品为主。而据Foodaily的全球观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日本市场,除了冷冻食品之外,还存在一个非常成熟的预制菜品类,那便是蒸煮袋食品,也称为“软罐头”食品。
 
根据MRFR全球蒸煮袋包装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全球蒸煮袋产品市场规模达到近196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271亿美元。此外,2022年日本统计年鉴显示,在过去十年,日本蒸煮袋食品生产量持续稳定在35-40万吨;MRI三菱综合研究所对日本民众的消费调研也显示,接近半数受访者表示一个月内至少食用2-3次蒸煮袋食品。
 
Foodaily研究院认为,不管是对于企业的冷链运输成本,还是对于消费者的家庭冰箱储存空间,冷冻类型的预制菜的发展势必面临一些挑战。而可以常温储存的蒸煮袋类预制菜,或许会成为同时解决冷链物流成本和家庭储存压力的一种预制菜解决方案,以解决某些消费痛点。
 
那么,蒸煮袋食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日本成功地率先将蒸煮袋食品投入商业化运用并形成高渗透率?蒸煮袋食品现有的主要品类有哪些?在国内市场,蒸煮袋食品这一品类又具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从军用到民用,
蒸煮袋食品是如何在日本实现商品化的?
 
什么是蒸煮袋食品食品?
 
蒸煮袋食品(retort pouch foods或 boil-in-bag foods)是指在密封在遮光、密闭容器中,并在杀菌釜中经过高温高压杀菌后制成的包装食品,其常见的两种包装形式为袋装(pouch)或成型托盘类容器。本文中将主要介绍袋装的蒸煮袋装类食品。
 
好侍食品的一款蒸煮袋咖喱的内包装和外包装,图片来源:好侍食品官网
 
在好侍的官网对蒸煮袋食品的科普介绍中,也展示了常见的蒸煮袋包装包材的结构。典型的包材由食品接触侧耐酸耐热的聚丙烯层、中间阻光阻气的铝箔层、和外侧提供保护强度、抗压抗冲击的PET材质层组成。
 
好侍官网中展示的一种蒸煮袋包材结构,图片来源:好侍食品官网
 
蒸煮袋结构示意图,图片来源:Flirpackaging
 
从军用到民用,蒸煮袋在欧美的首次商品化并不成功
 
蒸煮袋最早的应用源自于军队。1958年起,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联合各实验室最早开始从事供军队使用的蒸煮袋食品的研究,用这种更轻、更便携的软罐头来替代战场上使用的铁罐头。
 
蒸煮袋食品为大众所知的契机,是由于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时携带的蒸煮袋太空食品。此后,1960~70年代欧美各国曾尝试将蒸煮袋食品商品化,向普通家庭销售。但或许是由于在欧美大型冰箱普及较早,对于常温保存食品的需求并不高,并且欧美主要的烹饪方式为使用烤箱烤制食品,因此蒸煮袋食品的商品化并不成功。
 
1968年,世界上首次商品化的蒸煮袋咖喱在日本诞生
 
咖喱自江户时代末期进入日本之后,逐渐成为了西式料理的代表性食品之一,受到大众喜爱。而在蒸煮袋咖喱出现之前,日本市面上主流的咖喱产品形式是咖喱粉和罐头。
 
1964年,大塚食品接管了在关西生产和销售咖喱粉和速溶咖喱块的公司。当时,日本的咖喱粉厂商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大塚食品想要在咖喱市场中制作出一款有差异化的产品。
 
而大塚厂长从《现代包装》杂志中了解到美国陆军Natick实验室所介绍的真空包装香肠和军用蒸煮袋食品,厂长的预见性成为大塚食品开发蒸煮袋咖喱的动力,他们决心将蒸煮袋这一产品形式运用在咖喱上,制作出“热水加热即可食用,绝不会失败的咖喱”。
 
1968的Bon Curry(左)和 2018的Bon Curry(右),图片来源:宣伝会議
 
经过几年的工艺开发和摸索,第一款商用蒸煮袋即食咖喱Bon Curry在1968年终于面世了。不过,由于密封技术尚未完善,包装膨胀的产品时常从货架上掉下来,首款产品遭到了大众的戏谑  "Bon Curry会在晚上出来散步 "。
 
1969年5月,经过针对性的工艺改良,无需防腐剂、可常温保存两年的铝箔蒸煮袋咖喱面向全日本发售。这一产品在当时过于新颖,并且与普通食堂咖喱相比价格不低,因此大塚特地在日本各地安装了超过10万块搪瓷广告牌,并由销售人员大力推广进行市场教育。
 
由于当时冰箱在日本尚未普及,蒸煮袋食品的储存稳定性和极佳便利性准确抓住了消费痛点,这些努力也最终取得了成果,Bon Curry的销售量不断增加,在1973年实现了年销售量一亿包的成绩,也带动了同行业其他公司对蒸煮袋食品的开发和商业化。
 
自此以后,Bon Curry一直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小家庭及双职工家庭变得更加普遍。80年代,更多女性加入了劳动大军;90年代,人口的下降和整体老龄化导致了独居者人数的增加。对美味且能简单快速食用的食品需求持续增加,而蒸煮袋咖喱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典型食品。
 
2003年,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 "单人餐",大塚开发了一种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的蒸煮袋。2017年,蒸煮袋咖喱的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咖喱粉。
 
蒸煮袋被广泛使用离不开其安全保鲜、轻便易用的特点
 
由于采用加压高温灭菌的加工工艺,蒸煮袋食品保质期长,不存在微生物和细菌滋生的问题,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同时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剂。食用安全便利之外,也适合用于灾难应急。
 
俗称“软罐头”的蒸煮袋在开发之初便是为了替代金属罐头,因此,在金属罐头的优势基础上,蒸煮袋包装轻量,方便运输。由于包材比金属罐头更薄,因此生产中所需加热杀菌时间更短,食品风味、颜色等也保持得更好。
 
同时,蒸煮袋食品方便消费者在食用前迅速加热。只需将整袋产品放入沸水中水浴加热、或将内容物倒入容器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可以说是有手就会,相当便捷。
 
在废弃物回收处理上,由于蒸煮袋可以很容易地被压扁,处理使用过的蒸煮袋也比处理金属罐头要简单得多。此外,蒸煮袋使用不到5%的传统硬罐包装材料,用于生产蒸煮袋的资源远低于制造金属、纸张或玻璃包装的资源。
 
诞生五十年,
蒸煮袋在日本玩出了什么花样?
 
在日本,说起蒸煮袋食品,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咖喱。的确,咖喱是蒸煮袋食品中占比最大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根据日本罐头食品协会的数据,以2020年为例,日本蒸煮袋食品以咖喱、调味酱料、肉制品和汤类为主,其中咖喱以超过16万吨的生产量遥遥领先。
 
  2020年日本蒸煮袋食品产量(以产品为类别),数据来源:日本罐头食品协会(JCA)
 
不过,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蒸煮袋食品已经可以应用于意面酱、炖煮肉类料理、盖饭浇头、火锅汤底、调味酱、粥、汤等各种品类了。
 
蒸煮袋食品王者:咖喱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蒸煮袋食品,Bon Curry几十年来一直是蒸煮咖喱的标杆。
 
在诞生50周年之际,大塚推出了Bon Curry 50周年纪念版,以最初的“妈妈做的咖喱”为概念,在保留了原配方中金黄色的咖喱卤和洋葱温和的甜味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配菜与配肉。
 
不同于传统的水浴加热食用,50周年纪念版的包装可以直接在微波炉中加热,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尽管该产品具有更现代的风格,但仍然唤起了消费者对50年前的怀旧味道的喜爱。
 
大塚Bon Curry咖喱50周年纪念版,图片来源:Bon Curry特设网站
 
经典下饭好伴侣:调味酱料及即食浇头类
 
作为日本领先的调味品制造商,龟甲万Kikkoman公司推出了"我的家常菜"系列调味酱,可用于制作简单的家庭式日本菜。
 
如这款寿喜烧肉末豆腐调味酱,在平底锅烧油,加入豆腐块翻炒,然后加入这款调味酱翻炒两三分钟,再根据个人喜好撒入一点香葱之类的调味,就可以轻松做出一盘热乎下饭的肉末豆腐了。
 
龟甲万寿喜烧式牛肉豆腐,图片来源:龟甲万Kikkoman
 
国内消费者对于无印良品的印象是居家杂货品牌,但实际上,日本的无印良品的食品类商品种类也相当丰富。在无印良品的日本官网上,“蒸煮袋·罐头·调味品”单独占有一个类目,包含咖喱、米面类浇头、汤品、意面调料、炒面炒饭等产品。
 
 
无印良品ごはんにかけるシリーズ盖饭浇头系列产品页面,图片来源:无印良品官网
 
其中“盖饭浇头”系列是无印良品非常有人气的一个产品线。包含麻婆豆腐、台湾卤肉饭、魔芋炖牛筋、八宝菜、参鸡汤、泰式九层塔炒肉碎、鹿儿岛县奄美大岛鸡饭、蛤蜊深川饭等等菜品。
 
只需水浴加热或将内容物倒入容器中微波炉加热,然后浇在白米饭上,即可享用世界各地的美味。
 
无印良品 麻婆豆腐和泰式九层塔炒肉碎浇头  ,图片来源:无印良品官网
 
蒸煮袋中的“重量型”选手:肉类料理
 
肉类料理也是蒸煮袋食品中的常见类型,尤其适合炖煮类的肉类料理。
 
如KALDI的番茄炖牛舌,炖得软烂的大块牛舌配上充满浓郁蔬菜鲜甜的番茄酱汁,不管是冷吃还是加热食用都十分令人满足,和米饭也非常搭配。
 
图片来源:KALDI ONLINE STORE
 
当然,日本市面上存在的蒸煮袋食品远不止文中举例的这几种,而是已经可以从简单的咖喱、熟米饭覆盖到了更复杂的日本传统菜肴、甚至中式菜品及西式料理。
 
快速的生活节奏促使家庭厨房转向使用蒸煮复合调味酱等来准备菜肴,鲭鱼味噌煮、关东煮火锅、麻婆豆腐或鳗鱼炊饭,食材种类愈加丰富,食材加工也愈加复杂。
 
NISHIKIYA KITCHEN的各种料理类型的蒸煮袋食品,图片来源:NISHIKIYA官方购物网站
 
从内容物到加热方式,与时俱进的蒸煮袋便捷小家电
 
蒸煮袋的革新也不局限于食材品类上。
 
日本APLX公司还开发了专门的蒸煮袋加热机器以配合其便利的使用方法。最早的蒸煮袋仅支持水浴加热,随着微波炉的广泛普及,蒸煮袋也逐渐开始支持微波炉加热。
 
然而水浴加热需要沸水,微波炉加热也通常需要首先将内容物倒入盘子或碗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准备也与蒸煮袋极致便捷的理念相悖。因此,日本APLX公司的众筹产品Retort-Tei顺势进入市场,并引发强烈反响。与烤面包机类似,消费者所要做的就是插上电源,把蒸煮袋塞进插槽里,转动表盘,一切就准备就绪了。
                   图片来源:APLX Intl


养生堂、黄小猪等品牌在布局,
小小的蒸煮袋,在国内装得下多大的想象?
 
爆发的预制菜市场,为什么说蒸煮袋有可能会是下一个机会点?
 
近年,预制菜在国内迎来了有目共睹的爆发式增长。在生活节奏快速,单身人口比例高,民众灾害应急意识提升的大背景下,Foodaily研究院认为,由于蒸煮袋食品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可以和冷冻预制菜互补,未来中国市场也极有可能成为蒸煮袋食品这一细分品类的突出市场之一。
 
极致快捷、常温耐储、真正实现“不洗锅自由”
 
蒸煮袋食品加热简单快捷,可以说是“比煮泡面还要简单”,符合国内主流消费者时下追求极致便利的需求,能够让消费者真正实现0厨艺也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标。
 
可常温储存的特性可以应对家庭冰箱储存空间有限的痛点,尤其适合单身群体、小家庭的日常食物、应急食物储备。
 
此外,“软罐头”蒸煮袋的加工工艺决定了这一品类无需添加剂,透氧、透湿都接近于零,内容物几乎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满足了当下主流消费者对于配料干净、添加剂少的健康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蒸煮袋全密封的特性非常适合液体流质食品与炖煮类料理,而与西方或日本不同的是,我国主流饮食习惯中具有大量的炖煮类菜品,蒸煮袋可以解决此类预制菜品的包装问题。
 
无需冷链,减少物流成本压力
 
从物流角度来看,冷链物流的把控一贯以来都是令相关食品品牌头疼的部分,总仓分仓的建设,自建外包的选择,不仅投入巨大,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管理难度,并对销售渠道产生较大限制。而蒸煮袋只需普通常温运输,可以大大减轻食品品牌的物流门槛。
 
实践落地,国内已有品牌布局
 
在产品层面,Foodaily观察到,国内已经存在一定的蒸煮袋生产加工技术基础,并陆续出现以蒸煮袋为主要包装形式的产品。
 
“母亲”牌是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旗下品牌,曾以母亲牌牛肉棒打响市场。
 
2020年,母亲牌推出了蒸煮袋包装的咖喱牛肉、台式卤肉饭等浇头,以这一细分品类布局预制菜市场。
 
今日,母亲牌又推出了即热新米饭。这也是一款广义上的蒸煮袋类食品,即成型托盘容器类蒸煮袋食品,主打无添加剂、微波加热3分钟即可食用、常温存储等卖点,并可以和浇头系列产品组成完整的一餐。
 
图片来源:养生堂食品旗舰店

另外,Foodaily观察到,新锐品牌也已开始布局。黄小猪为成立于2020年的方便鲜食品牌,在 2021 年接连完成种子轮、Pre-A 轮和战略融资。品牌主打“便捷美味的新鲜轻滋养即享粥品”,旗下的鲍鱼海鲜粥、燕窝银耳粥、人参鸡肉粥、海参小米粥等在内四款轻奢礼盒系列粥品均为蒸煮袋形式的产品。
 
黄小猪采用品牌核心“超级锁鲜釜™”技术工艺对食材以高温、高压蒸煮灭菌,并通过蒸煮袋包装技术做到常温保存,开袋即食,同时支持微波炉90秒加热或水浴加热,解决了自家煮粥耗时长的痛点。
                  图片来源:黄小猪小红书号
这些产品一经问世,便收到消费者的良好反响与资本追逐。诚然,中国消费者仍然拥有注重新鲜的、当场制作的饮食习惯,但作为海外预制菜产品中的一大成熟品类,其安全、标准、稳定、保持原汁原味的产品属性在办公、户外等场景仍然是消费者拥有的上好选择。
 
随着市场教育的不断推进,线上渗透率的提升与以连锁便利店为主的线下渠道的铺设,凭借比外卖更便捷,生产过程更具系统性保障等优势,蒸煮袋食品的想象空间或许不仅局限于特殊场景,而更多来源于吸引正餐人群,成为当代年轻人家庭厨房革命中的一道助力。


小结
 
2022年度十大年度商业热点中,Foodaily提出,中国人世世代代对于家庭餐桌烟火气的向往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催生出家庭餐桌新需求,而消费侧和行业侧的步调同频将会催生出中国的“新主食文化”。这其中,预制菜品类势必会迎来发展上升期。
 
在日本市场,从一小包咖喱开始,蒸煮袋改变了许多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并为军事食品、太空食品、宠物食品、医疗药液等提供了包装解决方案,令我们惊异于食品科技创新的力量。
 
经历过日本社会变革的数十载,蒸煮袋食品已成为日本食品的成熟产业之一。同时,国内活跃的年轻消费力量、丰富的饮食文化与足够包容的市场环境,让我们预测,蒸煮袋食品未来或许会成为预制菜细分赛道的下一片新蓝海。
 
参考资料:
[1]History of Food Packaging,Gordon L. Robertson, in Reference Module in Food Science, 2019
[2] A Product of Foresight and Passion,Otsuka
[3]Japanese Retort Foods, Kikkoman
[3]New Japanese gadget is like a toaster for instant food pouches; gets you fed in a jiffy,Japantoday,2021年9月19日
[4] RETORT POUCH PACKAGING MARKET - GROWTH, TRENDS, COVID-19 IMPACT, AND FORECASTS (2022 - 2027), Mordor Intelligence
[5]维基百科:レトルト食品
[6]よくわかる レトルト食品の基本 第1回 レトルト食品とはなにか,J-Net21
[7] 缶詰、びん詰、レトルト食品の種類,公益社団法人日本缶詰びん詰レトルト食品協会

封面来源:PR TIMES

烹烹袋获千万融资,速冻食品总算有些新故事

三全炒饭新品上市!打造“菜饭一体”的新型预制菜!

一图读懂品牌全案策划SOP

吴晓波:企业自救十项纪律

GAOAD高树品牌设计案例分享

范盒--餐饮外卖品牌包装设计服务商

高树品牌策划--打造品牌,提升销量。

卷王:刘润|工具的魔力(附思维导图)

总监咨询微信1:cehuafun
总监咨询微信2:cehuafan

策划&供应链 13501979518

品牌策划、快消设计、读者互动请扫码

 为要解封的上海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