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疑问全解答:维生素D,你给孩子补对了吗?

张英实、小怡 怡禾科普 2023-08-22



不同于其他维生素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取的特点,维生素D是唯一一个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的维生素,但却仍然被推荐为需要每天补充的一种维生素。


维生素D能够帮助肠道吸收钙质,促进细胞分化,对于每个人,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一直以来,关于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这件事,家长们积攒了很多的问题,今天小怡和儿保科的张英实医生就一次性地来解答大家的疑问吧。


01

孩子不挑食,每天一瓶牛奶,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吗?

答:建议补充。


除了多脂鱼和鱼肝油,能常规补充足够天然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1] 而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鉴于日常饮食一般能提供足量的维生素A,因此鱼肝油不是维生素D来源的首选。


食物中能提供的维生素D少到怎样的程度呢?



举个例子,一瓶250ml的牛奶中只含有约3μg/120 IU的维生素D,而1-18岁的孩子维生素D的推荐膳食摄入量(RDA)是每天15μg/600IU,[2] 也就是说孩子每天要喝约5瓶牛奶才能满足需要。


就算是市面上强化过维生素D的高钙奶每瓶250ml 也只含有5-5.5 μg的维生素D,也就是说孩子要喝2-3瓶才能达到推荐量,更何况国内少见这类牛奶产品。

小提示: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吧,关于维生素D的换算,1μg=40 IU哦~


所以,每天都通过喝牛奶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是不易做到的。并且,过多摄入牛奶,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可能导致孩子营养摄入不均衡,还会影响孩子对铁的吸收。[3]



因此,即使孩子不挑食,每天都有喝牛奶,还是建议通过口服来额外补充维生素D。



02

维生素D吃到小朋友多大?

答:建议一直补充,活到老,补到老。

 

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主要是皮肤合成。紫外线(特别是UVB)照射在皮肤上后,可使其中的胆固醇异构化,形成维生素D的前体。[1]


图片来自Pixabay


但是,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皮肤合成已经不再能够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维生素D来源了。

 

此外,由于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且有些地区的人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饮食习惯的偏好,并不能常规食用多脂鱼。

 

图片来自Pixabay


再加上人们所处的季节、海拔、纬度以及户外活动时间、暴露皮肤面积、空气污染、使用防晒霜、衣服材质,甚至皮肤状态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量。


所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D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不足。[1]

 

不管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人群,只要缺乏阳光照射(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脸、手臂和腿接受阳光照射时间不足10分钟[4]),就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我们也仍然提倡户外活动,特别是带孩子出门玩耍,沐浴阳光,但孩子皮肤娇嫩,需要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烈日暴晒。



03

不同年龄吃多少维生素D?

答:综合各国、各权威机构的推荐数据来看,[5] 对于身体基本处于健康状态的普罗大众来说,为了维持骨骼和总体的健康,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RDAs)如下:


年龄

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IU/d)

< 1岁

400

1-18 岁

600

> 70岁

800

表1


但维生素D的补充也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上表的推荐量仅仅关注健康人群的需要。


如果是将维生素D运用于治疗、预防一些疾病或满足一些特殊的需要,那么推荐摄入量也会有所调整。[5]


比如,骨质疏松症的老人(1000-2000 IU)、绝经后的妇女(800-1000 IU)、肥胖人群和需要预防妊娠期间和婴儿发育并发症的准妈妈(1500-2000 IU)。


图片来自Pixabay


他们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量会高于普通健康人群。[5] 具体的补充量可以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


表1的推荐量是基于人们只接受了极少阳光照射的假设,那么有些妈妈可能会问如果孩子在外玩耍接受了太阳照射后,维生素D补充剂量是否应该相应减少以避免过量中毒呢?


首先,要减少剂量会涉及到几个实操问题:


一则通过晒太阳所能获得的维生素D的量,无法准确计算,相应的也就不知道要减多少;


二则市面上适合孩子的维生素D补充剂几乎都为油状,且每粒的最低剂量是400 IU,难以控制减少用量,或涉及到浪费的问题。


其次,由表2[6]可见,不管是婴儿还是成人的维生素D耐受上限都是较高的,要达到出现中毒症状的量就更高了。


晒太阳生成的少量维生素D加起来也不足以超过耐受上限。也就是说,即使超过推荐量,也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危害。


所以,不需要因为担心过量中毒而减少补充量。


年龄

可耐受摄入量上限

(IU/d)

0-6月龄

1000

6-12月龄

1500

1-3岁

2500

3-8岁

3000

9岁-成人

4000

表2


04

不同喂养方式的孩子维生素D吃多少?

图片来自Pixabay


首先,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每升仅含有15-50 IU维生素D,远远达不到推荐量。


并且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每日摄入奶量只有750 ml。[4] 


所以,仅仅依靠母乳是无法满足宝宝每天对维生素D的需要的,家长应该在宝宝出生数日后开始每天给宝宝补充400 IU的维生素D。


但也有研究显示,母乳中含有的维生素D与母亲血清维生素D的含量密切相关。


如果哺乳期的妈妈每天摄入4000-6400 IU的高剂量维生素D也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且母亲本人也不会出现维生素D中毒症状。[7,8]


这一发现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维生素D补充方式。


对于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中国营养学会[9] 和美国疾控中心[6] 都建议: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因为婴儿配方奶中都强化了维生素D。


根据现在的普遍估计,宝宝每天的奶量需要达到约1000 ml 才能保证400 IU的维生素D摄入。[4]


对于混合喂养(母乳和奶粉都有摄入)的宝宝来说,由于母乳维生素D含量低、配方奶摄入难以再达到1000 ml,仍然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D。


基于可操作性,市面上常见维生素D补充剂的最低剂量就是400 IU,不超过摄入上限可以直接额外补充400 IU。



05

维生素D滴剂怎么吃?

答:没有特殊要求,直接滴嘴里,口服即可。

 

如果直接滴在宝宝嘴里有困难,可选择将滴剂滴在奶嘴、乳头或勺子上给宝宝舔食,也可滴在辅食里,但这样可能会造成损耗。



06

孩子不愿意吃维生素D,维生素D滴到饭或奶里可以吗?


答:不建议。


建议引导孩子直接服用维生素D。如果放到饭或奶里,剩饭剩奶的时候,就有可能“浪费”了维生素D。如果孩子没有特殊情况,还是建议不要放到饭或奶里吃。



07

每天都吃维生素D有害吗?

答:主要看每天的服用量。


只要根据推荐量或低于可耐受摄入量上限,每天正常补充维生素D是不会有害身体健康的。


日常生活当中,维生素D中毒是较为罕见的,在几例维生素D中毒的个案中:


  • 2.5月龄的男孩 

    连续10天 

    每天服用超过20,000 IU的维生素D补充剂

    (以胶囊型维生素D为例,即连续10天每天服用50颗)


  • 3.5月龄的女孩 

    连续2个半月 

    每天服用2000 IU的维生素D补充剂(以胶囊型维生素D为例,即连续两个半月每天服用5颗)


症状:进食减少、呕吐、便秘、哭闹不止和嗜睡,并在初步检查中发现中度脱水、脸色苍白、嘴唇干燥、眼球凹陷等问题。进一步检查会发现高血钙症和高血压。[10]


图片来自Pixabay


从个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长时间、超高剂量的摄入才会引起症状,家长们只要正常给孩子补充是不会有害孩子身体的。


中毒孩子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恢复了正常,中毒事件也未对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0, 11]



08

每天都从胶囊挤出维生素D来吃,会因为损耗造成维生素D摄入不足吗?

答:正常挤出应该不会造成损耗。


软胶囊型的维生素D补充剂通常采用明胶材质,密封性好,能够防止其中的维生素D氧化。


明胶通常提取自动物组织(骨骼和皮)的胶原蛋白,是一种典型的亲水性蛋白质材料,[12]所以油性的维生素D内容物正常从中挤出的损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如果家长仍然担心损耗问题,维生素D滴剂、喷剂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09

每日服用维生素D,是早上还是晚上比较好?

答:都可以,没有具体要求。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早晚服用哪个更好,也没有推荐的服用时间。


但家长需注意,尽量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给孩子服用补充剂,减少漏服的机会。

 


10

很多家长都会经常问医生,我家孩子肋骨外翻、漏斗胸是不是缺钙/佝偻病?

答:不一定,看情况而定。


与肋软骨沟(佝偻病激期的体征之一)不同,通常的肋骨外翻是婴幼儿从卧位到坐、站位的胸廓正常发育现象,[13] 不是佝偻病或缺钙的专属表现。


漏斗胸是胸骨前壁先天性发育异常,属儿童胸外科疾病,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与缺钙有关。


就算需要补钙,由于钙的肠道吸收率较低,我们需要维生素D来帮助肠道吸收钙,调节血液中的钙、磷平衡。


图片来自Pixabay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既然不是缺钙,那是不是缺维生素D了呢?需不需要检测一下维生素D的水平呢?


25-羟维生素D检测是用来检测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手段,但它一直都不被推荐为常规检测。


只有当孩子出现佝偻病相关的骨骼改变症状或有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发生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的可能性增加时,才会建议进行25-羟维生素D检测来帮助筛查。[4] 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情况如下[4]


  • 未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的纯母乳喂养婴儿或早产儿


  • 生活在较高纬度地区的深肤色婴儿和儿童,特别是有早产史的孩子


  • 生活在北方,处在冬季的人群


  • 6月龄开始辅食后,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低,并且未使用补充剂


  • 生长不良、大运动发育延迟


  • 使用某些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药物(如抗癫痫药)


  • 慢性病儿童(与吸收不良有关的疾病、慢性肾病或肝病)


该检测的目的是确定维生素D的状态。如果被诊断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提高补充剂量,进行补充治疗,后再恢复正常推荐剂量。


在儿保自选检测项目中,如果家长愿意接受维生素D检测,也可进行选择。


日常生活中,还是建议大家常规按照推荐量去补充维生素D。




参考文献

[1]. Pazirandeh, S. & Burns, D.L. (2021). Overview of vitamin D. Uptodate.

 

[2].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Linus Pauling Institute. (2021). Vitamin D. Available from: https://lpi.oregonstate.edu/mic/vitamins/vitamin-D [Access 24th November 2021]

 

[3]. Ziegler, E.E. (2011). Consumption of cow's milk as a cause of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Nutr Rev. 69 Suppl 1:S37-42. doi.:10.1111/j.1753-4887.2011.00431.x. PMID: 22043881.

 

[4]. Misra, M. (2020).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and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ptodate.

 

[5]. Pludowski, P., Holick, M. F., Grant, W. B., Konstantynowicz, J., Mascarenhas, M. R., Haq, A., … Wimalawansa, S. J. (2018).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guidelines.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75, 125–135. doi:10.1016/j.jsbmb.2017.01.021

 

[6]. NIH. 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 (2021). Vitamin D Fact Sheet for Consumers. Available from: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Access 24th November 2021]

 

 

[7]. Wagner, C. L. & Greer, F. R. (2008). Prevention of Rickets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22(5), 1142–1152. doi:10.1542/peds.2008-1862 

 

[8]. Bae, Y. J. & Kratzsch, J. (2018).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 the human breast milk.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32(1), 39–45. 

doi: 10.1016/j.beem.2018.01.007

 

[9]. 中国营养学会. (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0]. Bilbao, N.A. (2017). Vitamin D Toxicity in Young Breastfed Infants: Report of 2 Cases. Glob Pediatr Health. 4:2333794X17731695. doi: 10.1177/2333794X17731695. PMID: 28955720; PMCID: PMC5607921.

 

[11]. Ketha, H., Wadams, H., Lteif, A., & Singh, R. J. (2015). Iatrogenic vitamin D toxicity in an infant –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48, 14–18. doi:10.1016/j.jsbmb.2015.01.022 

 

 

[12]. Kwak, H. W., Lee, H., Park, S., Lee, M. E. & Jin, H.J. (2019). Chemical and physical reinforcement of hydrophilic gelatin film with di-aldehyde nanocellulo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doi:10.1016/j.ijbiomac.2019.12.254 

 

[13]. 黎海芪.肋外翻不是佝偻病体征[J].中华儿科杂志,2012(05):399.



相关阅读

《维生素D没遮光保存,还能吃吗?长期这样吃会有什么后果吗?》

《钙、铁、DHA、维生素,怀孕了要吃吗?宝宝要补吗?营养素怎么补更科学?》

《这样补维A更科学?孩子五岁前家长应该知道的权威建议


审核医生:儿科马学梅医生

责任编辑:何思颖


阅读原文,可进入父母必修课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