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LGBT背后的男人,Blued耿乐:用互联网让同性恋走在阳光下
撰文/浮琪琪
耿乐,“蓝城兄弟”创始人
耿乐(原名马保力)向《社会创新家》回忆,成年后自己大哭过两次,第二次是一年前那个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2020年7月8日晚,北京国贸大酒店,“蓝城兄弟”——中国最大同性社交软件Blued的母公司——“云敲钟”挂牌纳斯达克。来宾、媒体与合唱团,现场气氛喧腾。作为创始人,耿乐感觉正处于人生的高光时刻,像结婚一样。
“蓝城兄弟”“云敲钟”挂牌纳斯达克
晚上十点多,耿乐回到公司。没多久,消息传来,公司股价盘中三次触发熔断,一度涨超120%。办公室的同事们站起来鼓掌,有人大喊“太牛了”。
微信群里,一位投资人喊话耿乐,“恭喜你,全世界的同性恋用买股票的方式支持你。”看到这句话,耿乐坐在沙发上,忽地放声大哭,无法停下来。所有人惊呆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有同事走到耿乐跟前,拥抱了他。
从一名警察,到上市公司CEO,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小众走向大众,耿乐走了20年。
耿乐在上市庆典现场
成年后的第一次大哭,是八年前。
2013年,耿乐辞掉警察工作,进京创业已四年。公司产品Blued开始引来投资人关注,伴随投资一同出现的是核心团队的分化。“早期大家都不懂,以为融了钱就是CEO一个人的。”
一次团队聚会后,耿乐在家里沙发上看到一只落下的手机。他打开手机,无意间看到伙伴们私拉小群,一同商讨如何提离职。震惊、委屈,耿乐没绷住,当场大哭。
待情绪平复,耿乐给伙伴发消息:“你们的聊天我都看到了,过来取手机吧。”看到耿乐流着眼泪,伙伴们改变了心意,最终只有一个创始成员离开。不久,这名伙伴重新找到耿乐,希望回到公司。
“我说欢迎回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耿乐重聚队伍,继续开发完善Blued产品。
2013年的耿乐(图正中位置)和伙伴
彼时,谁都没料想,Blued 会发展到今天——在1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7200万注册用户。
背后是一个时代的风口。
耿乐做了最明智的决策,带领公司从WEB端的“淡蓝网”转型手机端移动APP。这一转型,领先于国内大多数巨头公司。在人们观望迟疑之际,耿乐已做好为吃第一口螃蟹而卖房卖车的准备。
早期创业时期的耿乐
耿乐赌赢了。2014年,蓝城兄弟顺利完成A、B轮融资。此时,摆在耿乐面前的难题,不再是抉择公司发展道路,而是公司对成熟CEO的需求与耿乐自我成长的矛盾。
从辞职创业那天开始,耿乐更像是一个带队前行的精神向导,而不是一个职业CEO。他对商业认知寥寥,一度十分排斥融资,甚至拒绝找上门的投资人,因为担忧“拿人家的钱,公司就不听我的了”。
听了一些投融资课程,耿乐有所改观,但在商业上的短板时常将他置于不从容的境地。
拿到A轮投资后,耿乐为公司购置一台咖啡机,价格不菲。没几天,听闻投资人登门聊天,耿乐内心惴惴不安:“坏了!我买咖啡机没有请示!”一见到投资人,耿乐立马自我检讨。投资人哈哈大笑,“这点事儿还用和我说吗?”
“蓝城兄弟”公司咖啡厅
融资后,公司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耿乐每一天都在经历蜕变的焦虑与阵痛。
一次董事会上,耿乐被投资人点名要数据:“DAU”(日活跃用户数量)“用户停留时长”“入场率”……他一问三不知,尴尬得满头冒汗。“投资人立马拍桌子急眼,说你一个CEO不了解数据,是怎么做事的?”
耿乐感到难堪,会后立即组建团队跑数据,迫使自己掌握每个关键指标。学习期充满新碰撞,耿乐偶尔表现得非常敏感。
一名投资人建议他找个COO(首席运营官)。听完提议,耿乐感到不舒服,下意识拒绝,“觉得我不行,管理不了公司吗?”冷静了几天,耿乐想通了,转而搭建高管网络,下放权力。
“我不得不承认,单凭一个人,很难做一件大事,必须依靠团队。”耿乐对《社会创新家》说。
“蓝城兄弟”公司内的彩虹文化墙
与内部管理相对,在外部,耿乐也经历了从虚弱到强大的内心调适过程。
他一度不敢找媒体宣发,尽管Blued在多个维度上已做到行业NO.1。“我担心一宣传被别人知道了,都来做这块,与我竞争可怎么办?”结果,另一家竞品公司在舆论上先发制人,赢得众多关注。“还是我当时内心不够强大。”
耿乐花很多时间对自我更新迭代,研究商业案例,学习投融资知识,甚至具体到如何写招股书、做市值管理。周围人捕捉到耿乐的变化,他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从一个独立创业者转变为一个商业公司CEO。
耿乐越来越像企业家,他给公司定下发展战略:“不与对手打仗,专注解决用户痛点,基于一个点不断扩张。”围绕这一逻辑,公司不再只是生产一个Blued产品,而是以产品带来的社交流量为入口,为LGBT群体(性少数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社交、娱乐、健康等等。
2015年,蓝城兄弟做出两大举动:Blued出海,Blued上线直播。随后,直播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风口,耿乐再一次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出海、直播两大引擎加持下,接下来的2016年与2017年,蓝城兄弟分别完成了C轮与D轮融资。
“创业最怕的是海市蜃楼,”一位投资人提醒耿乐,在蓝城兄弟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时。
耿乐听了进去,告诫自己不要浮躁,“脚踏实地,认真把事情做好。”2000年创业至今,耿乐想用互联网促进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性少数群体走在阳光下,不畏惧做自己,同样拥有美好的生活。
这个问题曾困扰耿乐那代人。
那时的同性群体处于如电影《蓝宇》、《东宫西宫》所描述的“地下”状态。年轻时的耿乐,时常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困惑、孤独与恐慌。他目之所及的是对同性群体的歧视与伤害——吃药、电击、脑部手术……
20年来,耿乐与同事们想要帮助同性群体被社会接纳,为他们提供自我认同与自我发展的空间。
'蓝城兄弟"公司会议室以同性电影命名
最具挑战的难题是如何处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得益于体制内的工作经历,耿乐为人务实又不乏灵活。他试图以温和对话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建立连接、信任,公益成为最好的联系纽带。
公益是蓝城兄弟的基因,最早的淡蓝网即是以公益网站的形式存在。耿乐本人早期则是公益圈的熟面孔,长期与北京市疾控、北京市艾协、全球基金(Global Fund)乃至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艾滋病防治合作。
“虽然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整体认知在逐年提升,但现阶段仍存在很多理解和沟通上的问题。不过我们谈艾滋病防治,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淡蓝公益推出检测防艾项目
以互联网为抓手,耿乐带动了国内艾滋病干预互联网化,他倡导的“互联网+艾滋病防控”在2017年被纳入艾滋病防治十三五规划。
在宣传倡导之外,蓝城兄弟上线艾滋病网上预约检测平台,配合疾控、卫生部门工作,甚至成为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项目执行机构。
“将性少数议题看作一个民生问题,我们谈中国梦,性少数群体也有中国梦,我们帮他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耿乐对《社会创新家》说。
面向公众,耿乐通过媒体与外部世界保持对话。
走进蓝城兄弟所在办公楼,耿乐接受采访的照片、大屏视频随处可见。
"蓝城兄弟“公司内部的企业荣誉墙
耿乐不仅从公益跨界商业,更从商业跨界传播。他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代言人,“一个CEO不会说话和演讲,就像是缺了一条胳膊。”
在社会、公众这两块大后方稳定的背景下,蓝城兄弟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最终还是要市场来验证。”
“蓝城兄弟”挂牌纳斯达克
耿乐坚定的背后,源于他曾为不坚定付过代价。
曾经一个绝佳的机遇摆在他面前:一款同志产品找上门有意售卖。会上,耿乐提议收购,“这样就躺赢,未来不用打仗了。”然而,因为投资人的反对,收购计划最终未能进行。如今,这款产品成为蓝城兄弟在海外强劲的竞争对手。耿乐直呼后悔,“如果我强势一点,要求投票,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与直觉。”
耿乐是一个相信愿力的领导者。距离2000年与朋友一起在出租屋建网站,已经过去21年,期间耿乐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危机。
早期创业启动资金被人诈骗,网站几次被关停,耿乐团队不得不抱着服务器四处躲避。待转型社交APP,公司又几度面临政策收紧、舆论危机。
"淡蓝网“时期的耿乐
仅仅四年前,当时新浪微博骤然宣布清查同性恋题材内容,将同性恋列为“涉黄、宣扬血腥暴力”。形势急转直下,用户、投资人、团队的忧虑,浪潮般包围了耿乐。
耿乐闭门不出,在家商讨应对办法,内心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幸在舆论反弹下,危机被化解。
随后,有媒体刊出一篇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又将Blued推向风口浪尖。Blued关停整改一周,杜绝未成年用户注册。
大起大伏中,耿乐时常感到没有安全感。有媒体在报道中谈及他“有好几次站在12楼,想往下跳”。不管怎样,耿乐一直都在,自称是公司最后的一根稻草。“只要有我在,倒不掉。”
在同事们看来,耿乐像是公司的精神后盾。如今蓝城兄弟有员工近800人,许多创始老员工仍然还在。直到2020年夏天,蓝城兄弟上市,成就了“全球粉红经济第一股”。
“因为我们真的相信,所以我们一起看见了。”耿乐说。
耿乐与伙伴们
“假如没有耿乐会有什么不一样?”
听到这个问题,耿乐笑着回答:“就像阿里没有马云,腾讯没有马化腾,京东没有刘强东,小米没有雷军,百度没有李彦宏……”如今的耿乐,感到自己越来越被平视。
耿乐还记得,在公司创始阶段,媒体关注寥寥,他频繁参加路演,忙着与主持人打好关系,只为能多争取几分钟的宣讲时间。在路演现场,耿乐时常坐在台下,花几个小时等待上台的机会。
创业维艰,但耿乐很早便明白,想要为同性群体发声、正名,弱小地做公益是行不通的。商业才是通往罗马的大道。
“只有通过商业,只有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人们才能看到我,及我背后的性少数群体。”商业力量加持下,耿乐不仅获得更大的传播声量,也改变了在公益版图中的角色,从需要资源支持的一方,变为给公益制定规则、注入力量的一方。
Blued成为公益组织开展艾滋病相关项目的优势平台。2019年,蓝城兄弟成立淡蓝公益专项基金,支持公益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项目。
2020年末,淡蓝公益启动“青春无艾计划”,承诺捐赠100万,赋能100个公益机构,支持100个社会防艾项目。
质疑始终存在。耿乐被指从事防艾公益“为了挣钱”。他感到哭笑不得,投资人告诉他,“你做久了别人就会相信。”耿乐更愿意将艾滋病看作一个契口,通过艾滋病让更多人了解同性群体。
“只将艾滋病视为公共卫生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社会的问题日趋解决,疾病的困扰也会慢慢消散。”耿乐对《社会创新家》说。
耿乐与伙伴们
偶尔,他与隐秘的偏见狭路相逢。去年,他曾参加一档节目录制,没成想为避免将品牌与耿乐联系在一起,赞助商临时取消了该期赞助。节目上线后,评论区涌现诸多谩骂。如耿乐所言,遮蔽蓝城兄弟及背后同性群体的阴霾,也许短时间内并不会彻底消散。
耿乐时常提醒自己与团队,记得当初为何出发。如今,他更有底气与社会各界开展对话,推动环境改变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我的初心不只是防治艾滋病,而是帮助同性群体被认知、被认可与被接纳。”
以耿乐团队照片为原型复刻的油画
蓝城兄弟曾制作一部微电影,探讨同性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片子的标语提供了一种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只用生活来回应”。
“如果说一个普通人最伟大的作品就是生活本身,那么面对世界抛出的种种疑问,我们选择:只用生活来回应。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答案。”
— 特别推荐—
—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