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浮琪琪 社会创新家 2022-12-09


6日晚,诗人余秀华在直播时与男友杨槠策激烈争吵,疑似遭遇暴力对待,随后余秀华发微博称被杨槠策“抽了上百个耳光”,表示并不是第一次被家暴,此前曾被杨储策掐脖子、打骂。


7日上午,余秀华在采访中表示,杨槠策经常对自己施暴,目前两人已分居,她很担心会遭到伴侣报复。7日下午,杨槠策最新回应家暴余秀华,“能把爱她的人逼着打人,是我的错吗?”

经由余秀华被家暴事件,家暴议题再次引发公众讨论。不少网友疑惑,余秀华不只被家暴一次,为何不早就离开?

当家暴受害者终于鼓起勇气,打破沉默,谈论自己被家暴时,总有一个问题反复砸向受害者,人们疑惑: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疑惑之下,似乎暗含受害者并不无辜,也在与家暴者合谋,共同造成自己的不幸。

然而,这种暗自责备受害者的言论,正源于对家庭暴力的无知。

家庭暴力区别其他暴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家庭暴力循环(domestic violence cycle)。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暴力研究所创办人伦诺·埃德娜·沃克(Lenore Edna Walker)于 1979 年提出。

沃克博士研究指出,家庭暴力循环包括四种不断重复的行为:

家庭暴力循环


  • 关系紧张化,施暴者对伴侣产生怨恨;

  • 急性暴力,施暴者对伴侣猛烈攻击;

  • 施暴者道歉,承诺不再施暴;

  • 和平蜜月期,直到关系再次紧张,开始又一轮暴力。


据研究,这种不稳定的暴力关系可持续重复数十年。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我们需要理解的是,离开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据统计,一名女性家暴受害者在永久离开之前会反复离开七次。(注:虽然男性也可能是家暴受害者,但统计表明85%的家暴施虐者是男性。)

离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有太多因素制约女性受害者真正离开虐待关系。


1、恐惧生命遭受威胁

很多受害者不离开家暴者,因为他们担心离开后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会遭受致命伤害。很多家暴研究已证明了这种恐惧的合理性。相比整个家暴过程,对受害者而言,离开施暴者的时期通常是最危险的时期。因为家暴事关权力和控制,“离开”这一行为通常被家暴者解读为:她正在挑战自己的权力。相应的,施暴者很可能会升级暴力行为,以维持自己的权力和控制。

瑞典犯罪学研究学者乔金·彼得森(Joakim Petersson)2016发表研究《亲密伴侣暴力的风险因素》,研究表明,在受害者离开家暴者,与其分居的情况下,她所遭受的致命暴力风险会陡然增加。这种风险并不是缓慢的、长期的,而是直接性,离开、分居行为会严重触发家暴者实施致命行为。这解释了为何凶杀总是发生在分居期间。


2,长期被隔离,难以寻求外界支持

家暴是一种长期控制,家暴者往往有意孤立受害者,努力削弱受害者与外界的接触,限制她与家人、朋友联系。家暴者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孤立他们的伴侣:阻止他们使用电话、阻止他们参加家庭或其他社交聚会、坚持开车送受害人上班或不让受害人上班、审查个人隐私等。

一方面,这有利于将受害者与社会隔绝,使她在长期封闭的家庭生活里难以认清自己正在遭受虐待,甚而对伴侣越来越依赖;另一方面,即使受害者认清被虐待,想要逃离家暴者,但经过与外界隔离,她很难从外界寻求有效的支持。


3,深陷“羞耻、尴尬或否认”的情绪泥淖

家暴者通常擅长伪装,表现出两幅面孔。对外他们释放魅力,隐藏恐吓和控制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外界的尊重或喜爱。人们很难想到他会在家庭中是另一幅暴虐面孔。、

当受害者发出控诉,人们难以做出判断,而施暴者则擅长否认、轻描淡写或归罪于受害者。面对外界的眼光,受害者担心没有人会相信自己被家暴,受害者往往会感到不被信任,感到灰心丧气或羞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从而自我欺骗、找借口掩盖虐待行为。


4,对找回爱心存幻想

任何虐待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暴露的,反而在关系初期,家暴者总是呈现出吸引人的特质,迷惑伴侣对他产生深厚的爱。当关系逐渐充满暴力和虐待,受害者往往无法割舍对伴侣的爱。

如果家庭里还有孩子,相比结束关系,受害者更希望停止暴力、修复关系,总是相信家暴者决心改变的承诺,对伴侣变回关系最初那个美好的人心存幻想,从而迟迟难以付诸行动、终结关系。


5,被文化/社会压力胁迫

社会对性别角色有根深蒂固的期待,要求女性担任照料人、家庭维系者的角色,这种模式化的期待时常给处于虐待关系中的女性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她们擅长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很难辜负社会、文化的要求,担心因为离开给自己或家人带来羞耻。她们更可能也更容易顺应社会期待,自我牺牲以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而不是选择离开。


6,深陷金钱/资源困境

虐待事关权力和控制,不仅体现在身体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常见的是,受害者在被人身控制的同时,也在经济上被严格操控。受害者很可能在经济上严重依赖施暴者,这也是施暴者长期有意安排的家庭经济格局。

施暴者有意控制受害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切断她工作、经济独立的机会。如此,受害者很难养活自己或孩子,离开后可能最终将面临贫困、监护权问题、住房问题等。她们很难支持自己离开虐待关系从而在别处立足,从而被迫继续与家暴者生活在一起。


7,处于残疾等不利状态中

一种情况是,当受害者身有残疾,在身体、情感上更依赖伴侣时,他们会将自己的幸福与伴侣关系是否存续密切挂钩。这种弱势一方对强势伴侣的身心依赖会驱使他们继续保持虐待关系。


8,严重受创,习得性无助

在漫长的创伤和恐惧中,受害者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损,在虐待关系中做出决定的自由非常有限。她们被重复灌输自己一文不值的错误观念,很难鼓起勇气做出摆脱关系、开始新生活的尝试。

对虐待关系的受害者而言,恐惧是永恒的,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惧的世界,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从而更容易选择逆来顺受,甚至逐渐说服自己虐待是正常的。只有这样,她们才能说服自己继续在虐待关系里存活下去。


9,离开后,暴力并不总是停止

众多关于家暴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关系终结后,仍然渴望控制伴侣的家暴者很可能会继续使用其他强制形式来施加虐待。比如提出不合理要求、跟踪、利用孩子作为威胁筹码、破坏她的新生活等等。


10,缺乏社会理解与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暴力受害者寻求帮助并不容易。

社会上缺乏对家庭暴力及其模式有充分认知的专业支持机构和专业人员。面对家暴受害者的求助,原本应该提供支持的人员却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理解及支持受害者,甚至还会对受害者充满偏见和误解,产生受害者有罪论。

当受害者终于选择离开家暴者,走向社会却发现难以得到有力的理解和支持时,她们很容易在受挫和绝望中重新返回熟悉的虐待关系。


鉴于“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背后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提高对家庭暴力循环模式的认知非常重要。离开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与社会系统性的支持。

我们希望家暴受害者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也确信会得到帮助,从而能鼓起勇气打破滋养家暴的沉默,对外发声,并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下,真正离开伤害她们的暴力家庭。

我们也希望公众在对家庭暴力有所认知后,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可以提出真正重要的问题:“施虐者为什么要施虐?”而不再是暗含责备的“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


参考文献:

1.Why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 Don't “Just Leave”

2.The Most Concerning Sign of Domestic Violence
3.The Key to End Domestic Violence
4. Perceptions of Domestic Violence: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Violence Myths, Victim’s Relationship With Her Abuser, and the Decision to Return to Her Abuser 
5.Risk Factor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Comparison of Antisocial and Family-Only Perpetrators




 更多内容 何嫄:女性困境背后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失灵用合唱点亮乡村,李克梅:公益是做正确的事,让社会更公正大爱清尘秘书长窦璐:公益是志业,投入了我对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汤敏:相向而行——商业向善与善业向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