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的置业顾问改行了
看房买房的全能小助手——昆明楼市微信小程序「昆明楼粉」,了解项目、查询房价一键搞定!
———这是正文的分割线———
干我们这一行的,朋友圈最不缺的就是置业顾问。
而身处昆明,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那家房企的人。
这两年随着市场的变化,能发现很多人的生活与之前相比,有了大大小小的变化。
初次接触小杰,是前两年接房的时候。他作为项目服务口的工作人员,和我沟通延期交房赔付的事宜。
在那个时间段,这家本土的知名房企还未遭遇今日困境,延期的原因主要还是园林景观有所调整需要重新报批;因此也就延了1个多月,赔付金额大家也都懂,不到500块。
小杰毕竟不是物业人员,赔付的事告一段落后,我们之间便没有太多对话了,成了彼此微信列表里“不熟悉的陌生人”。
直到去年下半年,微信突然弹出了一条信息:因工作变动,他从我们小区,调至了北市区一个主打教育的项目;工作岗位,似乎也从原先的后台服务岗,转为了前台销售。
如今回过头去看,能发现这一时间点还挺微妙的——
当时正值某大暴雷前夕,而针对这家本土房企,也有些风言风语流出。只不过,当时恐怕没多少人能预见,事态会发展到今天这步。
说回小杰,去到新项目后,他给我发消息的频率比之前高了许多,当然是各种宣传促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底,又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这个北市区项目,停工的传言似乎终于坐实了。
我也是过了许久才猛然间发现,这位素未谋面的“网友”,似乎已经三个多月没给我发过项目促销动态了。
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了他的朋友圈,想看看身处风口浪尖中的房企与项目,他的近况如何。
这一看才发现,他已经与老东家解约,办理了离职。我不太确定他是被被动优化的,还是主动选择了离开,毕竟江湖传言,这家房企人员经历了一拨大调整。
而出乎我意料的是,解约之后没多久,小杰在我的朋友圈重又活跃了起来——他开了一间茶(qi)室(pai)。
这当中的无奈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但至少我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更多是迈向新生活的乐观。
他已经提前实现了部分上班族的梦想:有自己的一门小生意,不用每天机械地上班打卡。
至于收入,不如先走下去再说,毕竟未来的事,谁又能说清楚呢?
相较小杰,小杨的故事要更简单些:我和他相识得更早,我们是线下面过基的实体朋友而非网友,他从一开始就是销售。
他们共同出现在这个故事中的原因,除了都与我有交集外,还因为他们都曾隶属那家企业。
和小杨的相识缘于当时手上在做的一个本地销冠项目专题,而小杨正是这个昔日昆明销冠楼盘里的销冠——听上去有些拗口,但应该不难理解其销售精英这层身份。
因为时间有些久远,我已不太记得他带领的团队当年创下的销售纪录是多少,只依稀记得好像是以亿计?
总而言之,那次采访还是很愉快的,他这个人精干、热情,我们彼此交谈非常高效——这也许是销冠固有的特质吧。
那之后与小杰类似,我们都在彼此的微信朋友列表里安静躺着,这些年我目睹了他结婚、生子,一路走来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转折同样出现在今年,他也离开了老东家,过程恐怕与小杰大同小异;不过他倒是没有离开销售行业,并且年内已经更换了两个项目。
跳槽这件事,本身在置业顾问这行里再平常不过了,但我注意到根据其朋友圈内容显示,他在老东家待了有4年,再加上曾经的销冠身份,多少还是有些人事变迁的唏嘘感。
眼下的生活可能没有之前那么顺了,但我相信对于一位能成为销冠的人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当一些事停留在新闻、或是冷冰冰的数字上时,人往往是没有实感的;而当它发生在与你有过接触或交集的人身上时,你才会有些切身感受。
就像这个时代的一个专有名词:时空伴随,是不是也有点内味儿了?
我一直在想今天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是什么:
是说说有的企业牵涉千万家庭,无论如何不能倒?是批判下其卸磨杀驴,优化起来眼都不眨?还是该冷嘲热讽下这些人咎由自取,贼吃肉当然也会有挨打的时候?
但我发现都不是的。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没必要去评价别人,一是没权力,二是别人也许压根也不在乎。
过好自己的日子,可能才是生活唯一的真谛。
在叙述这两人经历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件事我是确定的,那就是我看到了生活的坎坷,也看到了不放弃走下去的努力。
很多人经历的磨难也许比他们更多,也比他们更加在咬牙坚持,因为坚持才会有希望。
有句话很适合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无论发生什么,生活总要继续。
也在此送给每位楼粉,祝假期安康、快乐!
-- END --
推荐阅读
昆明楼市媒体矩阵:公众号【昆明楼市】、小程序【昆明楼粉】、抖音号【文锋说房 loushi0871】【寰云聊城改 kmls000】;云南好房研究院:公众号【云南好房】
留言美三代,点赞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