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必考热点知识精讲 | 后真相时代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2017 年,用来粉饰谎言的“alternative facts”成为流行语、假新闻 “fake news” 的使用频率翻了三番,成为 2017 年重要词汇。而讨论新闻传播学中的“后真相”,更成为2017年的新传学界与业界的热点之一。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注意力早已成为各种媒体争夺的稀缺资源,自媒体也越来越娴熟地去迎合大众心理吸引点阅、引导舆论,对事实的核对、对客观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早已成为明日黄花。
一、“后真相时代”起源
《牛津英语词典》选中的2016年度词汇post-truth(“后真相”)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而《纽约时报》的表述则为 “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典型事件有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爆冷胜出”、英国脱欧公投和意大利修宪公投等“黑天鹅事件”,致使“后真相”一词频现大众眼前。这些最初发轫于政治学范畴,指脱离预计发展轨迹、受到大众主观认知和个人情感影响的事件,被称为“后真相事件”。
二、“后真相”的具体内涵
“后真相”源自政治学范畴,2016年岁末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被视为“后真相政治”的典型表现。在政治学中,后真相是指“政客为了获取政治选举成功,一味地迎合大众情绪和心理而忽视真实情况,并从大众喜恶角度制造真假新闻、攻击竞争对手以博取同情和支持。随着相似事件井喷出现,“后真相”一词脱离原生话阈进入更广泛的社会议程中,在政治、传媒、经济、国际交往中“后真相”频繁“刷脸”。
我们发现后真相的概念中凸显两词:“情感”与“舆论”。在新闻传播中,“后真相”一词正是从舆论生态发展而来,表述的是当代社情民意在舆论环境中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其本质含义是:“情感战胜事实、情绪的影响力大过事实本身,人们不再关注事实为何物,是因为事实本身变得不再重要”。
概括而言:“后真相”是指传播主体不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呈现,而是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的方式传播符合受众主观认知但偏离事件原本真相的内容,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辨被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抛之脑后。
三、“后真相”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南京大学教授胡翼青解释后真相事件的特征是:一方面,被原有社会秩序规定的真相界定者和界定方式正在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质疑;另一方面,公众与真相提供者之间原本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变得飘乎不定。
在信息大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博取“眼球效应”成为各类媒体平台争夺受众的不二法门,它们愈来愈娴熟地去迎合大众心理吸引点阅、引导舆论、以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对事实的核对、对客观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等传统媒体一直引以为傲的“社会把关人”角色,早已在“注意力经济”的强大作用面前消弭为无形。
在当下国内外各种矛盾突出的世代,人们在乎的其实并不是严肃的事实,而是在寻求一种情绪上的爆发、情感的共鸣。对于受众而言,当他们看到这些带有激烈观念或情感的言论时,内心若有共鸣那定是深信不疑,不会理会这些观点或情感实际上是相矛盾的,更不管论证推理的逻辑是否经得住推敲。这些单纯而强烈情感的力量当然比现象背后复杂多维的社会现实更富有传播的魔力。是为“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但需要明确是,后真相并非指真相缺席,而是指真相被认知的过程更为崎岖,人们能接受谎言(虚假信息)而对待真相的态度也更为平淡。受众不在意信息是否为真,他们更为在意的是信息背后的主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当受众将自身想表达、宣泄的情绪发出后,便不再顾及舆论事件的后续发展便纷纷离开舆论广场。
四、“后真相”的形成动因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的分析,后真相时代的来临,还需从传播格局的变化与社会发展问题上寻找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技术变革深入新闻传播领域,新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发展重塑传播格局。当社交媒体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载体时,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信息质量的鱼龙混杂,与之而来的信息核查能力的缺失更加剧虚假信息泛滥。
但现如今,新媒介和社交媒体使受众进入一个充斥着碎片化、真假难辨、零散信息的空间,此时这类媒体更多追求的是关注量与点击率,媒体不需要对信息真实性负责,更遑论对信息把关。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本身对信息形式、内容、类型的渴望成为信息供给者首要满足的因素,他们用受众乐于接受、符合大众情感走向的方式“描述真相”,不仅使真相呈现的方式“被”碎片化、也使对真相的议论掺杂着情感动员和情感满足因素。而社交媒体缺乏专业性的同时,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缺位,也加剧了此状况。
另一方面,后真相的出现也与社会转型期问题的凸显有关。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展了媒介的可接触性,因此在面临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的诸多问题时,社交媒体成为大众寻求发声、表达诉求的最佳途径。但是,大众的文化水平与媒介素养不一、大众对平民文化的鼓呼与精英文化的消解、以及社会群体中弥漫的民粹主义、反智主义,使受众面对碎片化信息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核实与辨别,权威信息的缺位使获取话语权力的媒介使用者们容易被情感左右,他们以感性认知取代理性实证,并诱发媒介审判、媒介暴力、人肉搜索等传播恶相频现。”
五、后真相时代应该怎么做?
1、新闻媒体:专业主义
2017年,一直以“快新闻”著称的老牌媒体BBC推出了“慢新闻”的概念。BBC国际总监兼新闻部副主任Francesca Unsworth说:“除了继续延续我们在突发新闻上的优势外,未来几个月中BBC将更加关注慢新闻。这意味着对话题有更深入的分析,还原事件的情景,并为观众提供新闻头条背后的事件(what)和原因(why)。”
虽然我们提倡新闻媒体应该着眼于从事实到价值的转换,但基本事实是价值延伸的基础,情感赋予太多,理性就会丧失。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主流媒体更要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将社会意见引入到同一个方向上。
2、监管部门:新闻核实查验机制
“透明性原则”包括“公开的透明性”以及“参与的透明性”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新闻生产者是否对新闻制作过程保持公开,包括告诉公众事实来源,向公众展示已经在报道中囊括一切有关的利益团体,而后者指的是使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包括允许公众对报道内容有所贡献,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等。”监管部门应增强新闻核实手段,并提高虚假新闻的制作成本。
3、受众:增强辨识和批判能力
受众应该寻求多方信息源,而不只是满足接受一方提供的消息,对不确定的消息保持怀疑的态度,并且做到不传播。
六、“后真相”影响泛化
1、假新闻“fake news”
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欧洲小国马其顿一个小镇上,一群小青年为赚取巨额经济收入,大量炮制了以情绪渲染、鼓动为目的的假新闻专供“川粉”。
2、反转新闻 “alternative facts”
“反转新闻”、“舆情反转”反映了信息无比丰富的社交媒体时代真相的稀缺。这是由于新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现实,即为一条信息做深度调查的人越来越少,而评论、解构的人越来越多。正如白岩松所说,如今新闻界的一大隐忧是“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
社交网络具体是怎么导致人们对原本具有公信力的机构丧失信任的?
什么时候人类最容易被虚假信息骗到,我们是否有可能对此作出预防?
要怎么教育下一代人获得应对 truth decay 的批判性思维?
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于有事实依据的信息的需求?
虚假本身从来不最麻烦的事,真假难辨才是。
“走出信任迷雾,需要每个传播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人都想要真相,而想要形成更加良好的信息环境,各方应当如何去努力,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最理想的真相土壤?期待你的看法。
七、相关论文拓展
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特征的分析——王舒怀《青年记者》(推荐细读)
“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优先出版——全燕《南京社会科学》(推荐细读)
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寻找“真新闻”——周岩《新闻记者》(参考阅读)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对美式民主的考验与挑战——刘学军《新闻战线》(参考阅读)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