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彭兰老师有答案!

Nadine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2-12-1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 导读 -  

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改变媒体。近几年在信息采集与审核、内容生产、分发与管理等方面涌现出了很多人工智能媒体应用。还记得18年刷爆朋友圈的,由新华社推发的中国首个“人工智能主持人邱浩”吗?


一经发出,代表当今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想必震惊了当时的每位新闻读者。与此同时,AI是否会使得大批新闻工作者失业、甚至AI是否在未来彻底取代人类的舆论也开始物议沸腾。

学界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话题热度更是只增不减。各大名校的考研真题也常常涉足这个领域。

• 17年湖南大学新传考研卷对“智能媒体”进行名词解释考察;
• 18年北大新传考研334真题就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展开提问;
• 19年南京大学新传考研真题中对「机器人写作适用于哪些报道领域」进行考察......

总之,作为新传学子,不论是从话题本身的热度来讲,还是从各大名校新传考研出题人对它的重视程度来说,彭兰教授的这篇《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绝对不能错过。

  - 本期论文 -  

篇名: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

发表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月第28卷

作者: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 内容摘要 -  

智媒趋势下,媒体内容生产各环节中都会形成人机协同的新生产机制 ,从信息采集、信息审核、作品创作到内容分发。机器参与的内容生产在客观呈现事物、高效实现信息加工、促进知识生产和精准指导生产决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机器创作只是一种计算性的创作,它与人的互动也是程式化的。面对机器的侵入,人需要保持自身在主观观察与描述、观点表达、意义创造、经验与直觉等方面的优势,保持人的内驱性表达动力及共情性交流能力。人机协同的内容生产中,机器虽然具有一定的拟主体性,但人的价值判断应引导机器的价值判断,并需要处理好人文精神与机器效率的平衡。

关键词
智能化媒体人机关系人机协同人的主体性人文精神

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图)

本篇期刊论文篇幅长达1W5左右。对于长文献的阅读把握,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整篇论文的逻辑框架,对文章的行文脉络有了一个全局认识后,再去精读各个部分的细化内容。

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更高效率地吸收文献中的核心观点与精彩内容,做到对文献的读懂、读透,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三个论述层面,将人机关系作为一个涉及技术应用、传播学、法学、哲学、伦理等多领域话题的复杂性,进行解构并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行文脉络:

首先,对智能化内容生产人机协同的现状即常态机制做了一个全面的呈现

然后,作者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论述路径,从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机器和人的不同能力倾向的本质

最后,作者将问题视角上升到更高的价值判断层面,进而论述人机关系中的主体性问题

基于由浅入深的论述逻辑,实际对于备考生来说并不陌生。这仿佛就是一套从名解到论述题的考研卷!我们不妨根据这篇文献的精彩内容,反推问题并归纳总结,做到对于文献的充分利用。这也是作为备考生力求具备的学习素养之一。

 ① 
正文内容分析

  一  
智媒

答:智媒即智媒体的简称。智媒体是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由智能媒体、智慧媒体和智库媒体三部分构成。2016年10月,李鹏提出系列智媒体发展理念,并在实践上引领媒体融合转型。智媒体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新华社、上海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济南报业集团等媒体集团也纷纷表示要进军智媒体。

1 智能媒体。指的是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媒体,重新定义媒体。除了算法推荐,还包括采访、写作、互动、效果检测、营销等环节与AI结合。

2 智慧媒体。指的是用主流价值观解决算法偏差的问题,为技术引擎植入价值观的灵魂。智慧媒体是智媒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其关键在于价值主导,让技术更加弘扬主旋律。

3 智库媒体。意为以媒体为基础提供全联接智力支持。通过智能技术和智慧报道为政府、企业、社会民众提供智力支持。

  二  
 人机协同

答:人机协同即人与机器的协同合作。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所涉及的机器,既包括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也包括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设备。

  三  
智媒趋势下人机协同在内容生产的
各个环节呈现怎样的态势?

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回答本题的语境主要围绕媒体的内容生产(包括内容的分发环节),所指的内容产品主要是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其他资讯产品。当然在媒体之外的内容行业也应有所体现,一些规律具有共通性。

1 人力+物力、现实+虚拟:人机协同的信息采集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主要靠人的力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成为重要的信息采集者。而机器使得全时化的信息采集得以实现。以往人的采访,只能在一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此外,机器也可以为记者的采访提供辅助。例如,未来的智能眼镜、媒体的智能系统等。

虽然机器可以在很多层面拓展信息采集能力,但它不可能替代人的采访,人在信息采集特别是现场的新闻采访中的核心地位不会被动摇。人对新闻现场的观察、对特定对象的采访,仍是新闻报道中最核心的信息,是支持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

2 技术甄别+专业把关:人机协同的信息审核

面对今天的海量信息,要对内容进行审查,仅仅依靠人力是不够的。机器已经成为信息核查的重要辅助力量,它从来源分析、模式识别、技术鉴定、交叉验证、演变跟踪这五个路径,带来了信息核查的新思路与新机制。

虽然机器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判断与筛选,但最终的把关者仍是人,信息的真伪判断、价值判断、风险判断等,很多时候仍要依赖人来完成,这些判断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专业能力基础上。此外,机器的审核算法也需要向人类学习。

3 批量处理+精深加工+风格化表达:人机协同的作品创作

在作品生产方面,机器的介入将成为常态。机器新闻写作已经进入实际应用层面,并在特定内容的“批处理”生产方面显示了它的作用。

在视频的自动化生产方面,新华社的“媒体大脑”在会议报道、体育赛事报道等领域,已经可以完成视频的自动拍摄、剪辑等,可以为人工编辑提供辅助。

在整合性的作品生产方面,如多媒体信息的智能组合、同主题信息的自动整合等,机器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从长远来看,机器独立完成的信息作品的水平将不断提高,但高质量的内容作品生产,将更多地基于人机协同,以不同的风格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由人主导完成的文字或多媒体作品,仍将是主流。人的作品需要更能展现人性与人文的光泽。

4 机器分发+社交分发+专业分发:人机协同的内容分发

今天的分发算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对于用户个性的狭隘和静态地理解,会使得算法推送的内容越来越狭窄、封闭,一些算法过于强调个性分发而忽略社会整合,也会使得个体及不同人群间的相互关注与对话减少,某种意义上用户可能会被算法“囚禁”。

未来另一种可能的机器分发机制是,传感器等机器在自动采集到一些重要信息后,可以通过自主的渠道面对特定对象进行信息发布。

再进一步,未来的智能时代,机器分发不一定都通过集中性的平台而是可能以更个性化的“智能管家”的方式实现。总结来说,未来的内容分发,将是机器分发、社交分发、专业分发几者的结合,是人的价值判断与机器价值判断的结合,是个性化满足与公共传播、社会整合的兼顾与平衡。

  四  
机器与人的能力优势分别是什么请基于
人机协同的媒体内容生产过程进行回答

答: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同样的,智媒时代将机器引入内容产业,也是为了弥补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了解人与机器的各自特长与偏向,才能更好地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

1 对事物的反映方式:机器的客观呈现与人的主观观察、描述

以往在新闻生产中,对于新闻现场的采访,主要取决于人的观察。人的主观观察、探索、分析与描述能力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深度。

而机器对于新闻现场的反映,则是通过各种客观方式特别是数据来呈现。某些时候,客观的数据也可以证实或证伪人的主观判断,为报道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但是,这些数据不能替代记者在现场的采访、分析判断及主观视角的描述。

2 内容产出优势:机器的信息加工与人的观点表达

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机器无疑具有显著优势,无论是信息采集的维度与广度,还是信息加工的速度与效率,或是信息延展的能力。当人无法在信息处理方面与机器竞争时,就更需要在观点表达方面来体现自己的优势。从用户需求来看,在信息严重超载的时代,用户需要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于信息的解读与阐释。

3 信息增值方向:机器的知识生产与人的意义创造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还需要挖掘信息的深层意义,实现信息的增值,机器主要通过知识生产来完成这样的增值,而人则需要在知识生产基础上实现意义的创造。

4 内容生产中的决策依据:机器的精准指导与人的经验、直觉判断

以往的媒体,从内容的选题和角度策划到采访实施、呈现、传播,相关的决策主要是依赖人的经验。但机器、算法进入内容产业后,带来了基于数据的精准思维,数据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体的行动“指南”。但未来内容生产中各环节的决策与行动,仍需要在直觉与程式化、经验与精准之间寻找平衡。

5 创作本质:机器的“计算性”创作与人的内驱性表达

从创作原理来看,机器更多是用数据分析与算法在模仿人的创作模式,形成一些自己的表达套路,它们的创作行为,是在人的指令下完成的一系列计算行为。

而人类的创作,很多时候仍是来源于人的顿悟与灵感,人类的灵感是机器难以计算与复制的。面对机器创作的冲击,保持与进一步激发人类的灵感变得更为重要。

6 传播中的互动:机器的程式化互动与人的共情性交流

无论是智能主播还是社交机器人,即使它们可以识别人的情感或向人表达感情,但它们处理的情感都是被计算出来的,缺乏人的经历支持的情感,只是一些数字化符号。而人与人的交流,多是基于双方的经历、需要和特定情境展开的共情性的交流,这也是机器难以企及的。

  五  
“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常态
那机器最终会取代人类吗?对此你怎么看?

答:机器最终不会取代人类。本题实际上谈论的是机器与人主体性地位的问题,追溯问题根本又会涉及到人与机器价值判断问题。

1 机器是否具有主体性地位

从伦理角度开看,至少在今天,人工智能还无法成为与人类对等的伦理主体。即使机器具有“拟主体性”,人始终是伦理方向的主导者。

从法学角度看机器的主体性问题,也就转化成了「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是否具有著作权」的问题。从现有的著作权法规定来看,人工智能不是自然人,也不具有法律拟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体资格,因此人工智能作品没有著作权。

从哲学角度来看,有研究者指出,人类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意识和思维的整体性,而人工智能无法达到。此外,与人类主体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不同,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和机械性。

2 人的价值判断要先于机器的价值判断

人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也涉及到人的价值判断与机器的价值判断两者的关系问题。两者谁是主导者?有哲学研究者认为:“人类最好把价值判断留给自己,这是保持一种人类对机器人的独立性乃至支配性。”这基本代表了学界与业界的共识。

3 人文精神与机器效率需要平衡

如果技术的应用方向发生了根本偏差,那么技术效率越高,它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会越大。
要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就需要时时将技术置于人文精神的坐标上进行审视与反思,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②  
原文金句摘抄

智媒时代,机器入侵不可避免,媒体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做坚定的人文守望者。除了在智能化内容生产中时刻参照人文精神的目标进行反思与约束外,推动机器时代人文精神的复兴,也是媒体的另一种守望。

智媒时代的人-机关系中,人是获得更多的自由与主动权,还是被机器奴役,这取决于人在技术应用中的理性。哲学学者邓晓芒指出:“人的理性,即人的自我反思,人的自我意识,也即对人的盲目意志(欲望)的抑制,也是人获得真理和真正的自由的必经之路。”技术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来自人或机器的“盲目意志”,足够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让我们意识其中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适时的抑制。

参考文献:
彭兰.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1):31-40.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编辑 | 小山责编 | 鲸鲸声明 |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1.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管理与舆论引导问题和趋势分析 | 论文带读222.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 | 论文带读233.喻国明:“信息茧房”的锅,算法推荐不能全背 | 论文带读244.议程设置已经50年了!听说你还不会背?| 论文带读255.名解“传播地理学”不会答?《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带你涨知识!| 论文带读26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读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