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理解版权和事实核查,川普和推特的干架真是举了个好例子

Mable&青桐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2-12-1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前几天打开了我的2018年歌单,重温了这首R&B,想想2020的6月,真是应景。


这首歌出自歌手Berhana,创作初衷是为了声援黑人女星Janet Hubert,她在《新鲜王子妙事多里TheFresh Prince of Bel-Air》中疑似因为种族问题被换了角色,还被一个白人女星来演绎这个本来就设置为黑人的角色。同为黑人的Berhana感同身受,为声援Janet,创作了这首歌。

0202年了,文明的世界并没有变得更文明,peace& love的呼声倒是蛮高,但现实上演的情节比《闪灵》更令人恐惧。

 

谁能想到,就因为一张20美元假币,一个黑人被白人警察当街用膝盖压至窒息死亡。

(图片来自:观雨大神经)

 

更没想到懂王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竟然在社交媒体发言“whenthe looting starts,the shooting starts.”,不为平息民意怒火,而是高呼以暴制暴。

 

事态变得更严重了。推特因此给总统的社交媒体言论贴上了glorifying violence(鼓吹暴力)的标签。


 

2020开年的各种事态发展,让川总在今年的大选中,变得岌岌可危。本来因为本国经济向好发展和降低的失业率而有可能稳定的选票,因这次的种族事件很可能被竞选对手——拜登赶超。

 

川总也慌了,在推特上不断的呼吁“Law & Order”,不惜揭露本国政治老底,以抹黑对手。情形宛如当年希拉里的“邮件门”。



距大选普选还有5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各候选人竞争的白热化阶段。在社交媒体成为民众重要获取信息渠道的当下,推特却直截了当地下架总统竞选宣传视频,甚至给川总言论打上事实核查的标签。

 

不得不让人想到,2013年-2018年如火如荼的剑桥分析公司,使用大数据技术,影响社交媒体用户所看到的新闻信息,以影响当地国家的政治走向。虽然剑桥分析公司已宣告破产,但社交媒体对于每个使用者来说,其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本文使用指南  


此次推特事件,涉及版权、新闻真实以及社交媒体平台言论自由的问题,这些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大家可以从推特的行为背景,以及特朗普的反驳中,思考信息传播过程、诸如以上问题的核心措施以及影响机制,结合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措施和现象,联系相应知识点,并且结合互联网治理板块,扩展知识的边界。


 

01   因版权问题下架的视频

 

据环球网、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5日,推特、脸书、Instagram撤下了特朗普致敬乔治·弗洛伊德的竞选视频,理由是侵犯版权。推特的首席执行官称:“视频被撤下是因为收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投诉。”


虽然YouTube在第一时间因为上传版本的不同,尚未直接删除视频,但目前该视频在YouTube上也很难搜索到。

 

据The Guardian Newspaper描述,该视频时长约4min,画面展现了美国目前较为和平的游行画面,配以特朗普的演讲解说,内容主要以谴责暴力行为为主。

 

据路透社6月5日的报道,目前尚不知道哪张版权图引发了投诉。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被控告版权问题,2019年特朗普个人账号发布的视频也曾被推特删除,原因是侵犯了rock band Nickelback的版权。

 

➤ 版权」,又称著作权,指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作品的作者以及相关主体对作品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1709年英国的《安娜法》,是人类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与版权保护相关的法律

 

版权问题在网络环境中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极具争议的问题。

 

当下针对版权界定,主要依据的是《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igital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 主要依据的是避风港原则,即在发生著作权侵犯案件时,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内容时,如果被告知侵权,则应删除内容,否则将被视为侵权;若未被告知,则不承担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被侵权者保留着向侵权者追究责任的权利,如果我认为该行为对我造成了侵权,那我就有权利要求你删除相关信息内容。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侵权行为很难被界定,尤其是普通民众向总统竞选视频提出侵权诉讼,若是没有根本的支持,这一做法实难成立。


 

02   推特给总统推文打上了「事实核查」的标签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即将举行的美国第59届总统选举中,美国多州选择用邮寄选票的方式进行投票。

 

当地时间5月26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连发两文反对这一方式,声称民主党会利用邮寄选票的方式“欺诈选民”,选举将会被非法操控。

 

随后,推特在特朗普的两条推文之下,添加了“事实核查”的标签。


(特朗普推特截图)

 

推特官方通过蓝色感叹号的标志,将用户引导至新页面,而这一页面的标题为“特朗普未经证实地声称邮寄选票会导致造假”。

 

(推特截图:推特官方创建的新页面内容)

 

➤ 推特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邮寄选票与欺诈选民有关,特朗普却引导受众质疑邮寄选票的合法、合理、合规。


数小时后,特朗普连发两条推文“回怼”,指责推特公司干预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并称推特公司正在扼杀“言论自由”。


➤  「事实核查」,我们通常了解的事实核查,主要用在主流媒体中,其目的是确保作为信息把关人的媒体机构,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有据可依。这也是新闻业得以被信任的主要原因。 


 20世纪2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率先成立事实核查部,对新闻报道涉及的内容进行编辑与把关,这时的事实核查属于事前核查。


但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事实核查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  根据《牛津新闻业词典(2014)》中的释意,事实核查包含两种意思:


 在新闻作品发表或发布前,对其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估;
 由博客或媒体组织在新闻已经发表或发布之后对其真实性所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新闻生产流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时化的内容生产、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多节点的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把关人角色弱化,事实边界过于广泛导致真相难以出现,人们对于真相的判断以情绪和观点先行,这也就是“后真相时代”。

 

社交媒体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以言论自由作为逃避责任的理由。对于信息的真实和所带来的影响,它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时的事实核查从媒体机构内部的编辑制度,逐渐演变成外部组织对媒体新闻内容进行真实性评估。

 

比如,2017年4月,Google全面推出事实核查功能,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核查结果,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标注。

 

 比如,新浪微博的辟谣机制。


 

但这一波操作被特朗普的团队认为,推特公司带有“政治偏见”。毕竟,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其发表的言论被媒介平台认为是传播谣言偏见,也只会发生在魔幻的2020了。

 

虽然这是推特公司首次将此标签用在特朗普的推文之中,但其实早在2019年,推特就针对世界领导人颁布了一个新的规定:


➤ 如果世界领导人发布的推文违反了推特规则,但涉及公共利益,推特将保留这些内容并发布违规提醒,任何想要了解具体内容的用户均可点击相关链接。


(推特网站截图) 


2020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一条关于新冠病毒起源的推文也被打上了“事实核查”的标签。


(赵立坚被推特事实核查的推文)

 

(推文中的链接目前已不能打开) 


(推特事实核查的推文)

 

赵立坚对此回应,“美国一些政客整天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新华社已经整理了至少24个谎言与真相,推特方面是不是应该对这些美国政客发表的言论全部进行核查?”

 

推特这次倒是没有严重双标,你看,我们连自己的总统都核查了呢,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华盛顿邮报》曾作过统计,特朗普上台后,平均每天至少撒谎6.5次。此前还在白宫记者会上发言称,向体内注射消毒剂或许可以消灭新冠病毒。

 

随后引得不少州政府发布紧急警报: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注射或摄入消毒产品。



但推特也并不是针对所有有争议的话题,都进行了核查。

 

特朗普于5月24日重提“克劳修蒂斯”死亡一事,传播关于斯卡伯勒的阴谋论,指控其与手下一名实习生洛里·克劳修蒂斯(Lori Klausutis)的死亡有关,并呼吁对克劳修蒂斯的死亡进行调查。


 事件背景

2001年7月,一名28岁的女子克劳修蒂斯被发现在斯卡伯勒的办公室中死亡,法医判定她因未确诊的心脏病而昏倒,头部撞在桌子上而意外死亡。


随后斯卡伯勒在节目中指责特朗普将克劳修蒂斯家人再次“拖入泥潭”。

 

克劳修蒂斯的丈夫蒂莫西在给推特公司CEO多尔西的信中指出,总统的推文毫无证据地认为克劳修蒂斯是被谋杀的,要求平台能够删除这些内容。

 

但推特公司随后表示,不会删除此类推文。也并未对此进行事实核查。



不过美国学者NYHAN B和REIFLER J认为,在政治报道中,事实核查在减少公众对争议问题的误解方面是无效的,但可能会通过增加政治精英传播虚假信息的声誉成本或风险来帮助改善政治话语。

 

据《华盛顿邮报》,推特这一举措在大选年加剧了华盛顿和硅谷之间的紧张局势。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成立一个委员会,以审查社交媒体中的偏见行为。



03  结语


当新闻遇到技术,当新闻遇到资本,当新闻遇到政治,主流新闻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责任论和民主参与论(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之二)难以成为其中的评价标准了。

 

但不管是版权问题,还是事实核查,规定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环境的秩序,并保障所有者的权利。法律是工具,但法律更是屏障,但愿不要昧了自己的良心才好。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1998,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国际新闻界;

2. 肖飞,2017,多元舆论场格局下的舆情 - 社会关系关联机制分析,新媒体研究;

3. 雷晓艳,曾慧卿,2019,事实核查研究前沿及热点分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4. 钱雅卓,2020,特朗普又和推特"干起来了",这场大戏有五个看点,新京报;

5. 刘程辉,2020,特朗普又开启“推特探案”:美主播杀人了,观察者网。

 

 

/END/

小编 | 雕雕

责编 | 北北

声明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封面图 | METRO

 



 推荐阅读 
1. 微博热搜,要不,你还是别回来了?2种草带货有何魔力?听听胡翼青老师怎么说3. 那天我逛地摊,竟然发现了这几位大佬……!!!!4.“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儿女”,杨丽萍的抖音热评惹怒我了!5. 戏精钟美美也让你拍案叫绝?背后有名堂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暑期集训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