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七月了还不会背书的你,敢错过这篇背书大法吗?| 胡师姐问诊01

森火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因为疫情在家学习的你,迎来了史上最不痛不痒的暑假。

虽然它时间还是两个月,但是对你来说学习生活的激情都没有太大改变——反正也一直在家。

你翻开手边的专业书,之前已经过完一遍的你,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开始背诵记忆了,然而……

手机好香!隐秘的角落好香!连费玉清都看上去特别眉清目秀!

啊啊啊好烦啊!人家一轮复习就开始背了,你怎么二轮还不会背书???

你点开胡师姐公众号,发现了这篇宝藏文章,决定好好看看。

目录

背书本质是理解记忆考点

 理解记忆大法好

 记忆成果验收




 背书的本质是内化别人的知识 


我们先看看你背不进书的原因叭。

无非那两个原因,背书的时候走神和背完了脑袋空空。

背书的时候之所以会走神是因为你手机放旁边过于诱人(不是)

其实是因为你背书的时候只动嘴不动脑,机械地重复知识点,失去了背书的灵韵。体会不到书中作者赋予的灵韵,这个知识点你就没有理解,死记硬背当然记不住啦!

背完了脑袋空空,主要是因为你脑子里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你死记硬背的知识零零散散在脑子里游荡,你抓也抓不住。

解决这两个问题,我有一个最切中要害的方案:用脑子背书,而不是用嘴去背。

我们背书的本质其实就是内化别人的知识,记忆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把别人的话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不是说一定要像中学背课文那样一字不差。


因此,背书的时候你要先去领会作者的意思,记忆关键词,用逻辑把他们串联在一起,最终达到在脑中有思路、有想法、有自己的理解这样一个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理解记忆,以《网络传播概论》来举例好了。



 理解记忆大法好 

01 熟读并理解书中考点


首先翻开你的专业书,看到目录部分,你决定先划重要考点。

……很抱歉地告诉你,彭书这本都是考点,尤其是第二、三、四、八、九、十章。

但优点在于,这本书并不难读,彭兰老师结合现实案例论述网络传播的各个流程的思维也非常清晰,可供你答题参考。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相信你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一遍,我建议你从历年真题考察的这几个方面来继续思考:

网络传播的背景?

网络传播的要素、特征与具体形式有哪些?

新闻传播以网络为载体是否有变化?

网络中的用户特征是什么样的?

各元力量的社交媒体使用策略?

网络传播的效果如何?

网络传播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掌握这些知识点,时常结合网络热点事件去思考,这本书你一定能摸透。


总结:先把目录看一遍,理清大致哪些点比较重要。

🔗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 基础书目带读16 (点击文字查看)


02 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框架细分


摸透了书的知识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进行背诵。

我自己在背书的时候发现,每个作者陈列知识点、展开论述的逻辑都略有不同,而我们顺着作者的逻辑去理解记忆,会更加有效

比如刘海龙老师在论述大众传播理论的时候首先将其分为了三种范式: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诠释主义范式与批判主义范式,我循着他的范式把理论与学者分在这三个框架里进行记忆,成果不错。

而彭兰老师的论述逻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这个概念是什么,它的传播结构,它的特点,与用户的关系以及它的价值意义(或造成的影响)

这样的一套逻辑框架非常适合用来背诵记忆网络传播的一系列内容,拿第三章第七节举例,我当时列的框架是这样的:


彭兰老师的逻辑非常清晰,每一章节的小标题都可以直接用作思维导图的分支,一旦把这样的框架列出来,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就会在脑中形成大致的框架,按着这个思路去梳理。

在接下来的记忆中我就会运用关键词记忆法把他们串联起来,比如在梳理微博传播特点的时候,我就会取一张白纸,写下“微博传播特点”,接着在后面写内容微,移动,碎片,社交这样。

一开始如果对书本内容理解不够全面,写关键词可能自己也反应不过来,所以需要再去查看原文,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记忆知识点。

总结一下这个记忆过程:①顺着作者思路建立框架,②利用关键词串联记忆。

在这里也要注意,不同的知识适用的框架也不同,比如你要是背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你完全就可以用三种范式框架来记忆理解;你要是背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你也可以用5W框架来记忆。

03 利用早晚时间重复记忆 


最后讲讲怎么应对你“背了就忘”的局面……

我知道你们都听说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很神奇的一个记忆方式。
但是说实话,当时考研很疲倦的我真的不想再安排每隔1天、2天、7天、14天的重复记忆计划,我觉得那太费时了。

于是我模仿高中早读晚读的形式给自己安排早上和晚上用来记忆知识点,早上的记忆时间放在刚起床甚至没有下床的时候,晚上记忆时间放在结束刷手机、准备入睡前,各30分钟。

记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默读自己的笔记、耳机播放你读知识点的音频、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知识点等。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
刚起床和即将入睡前你的脑子都是趋于空白的,用知识点进行填充,更加不会被杂事打扰思路。

总结:每天的第一件事和最后一件事就用来记忆吧。



 记忆成果验收 


用来检验记忆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你能否熟练运用知识点来分析与答题

我们来看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学硕考研440的一道简答题:

请简述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转向。


这道题不仅仅考察你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记忆情况,更重要的是看你如何简述它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与转向。

问题来了,如果你单单背了议程设置的定义,这道题你就拿不到几分。

正确的答题方式为: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简述新媒体背景,谈议程设置理论在新时代的变化。

🔗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转向|20北师大新传专硕真题解析09(点击文字查看真题解析)


在前期背诵记忆阶段,我建议你在读书的时候就先好好阅读这个理论的发展,从麦库姆斯与肖的教堂山调查,到后期的属性议程设置,再到麦库姆斯与郭蕾提出的议程设置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利用我上文所讲的框架与关键词记忆法来进行背诵。

在阅读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你就可以从整个调查的过程中体会到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并着手设计研究方案去探索问题,顺着调查中麦库姆斯的思路去理解而进行记忆,会比单记理论生动很多,同时也结合新媒体背景来思考:这个理论放在现在能不能适用?它的理论前提是否成立?

所以我说,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你把背诵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与实际结合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它并运用它。

最后希望大家在这个暑假能够利用框架与关键词记忆法好好地进行二轮复习,如果觉得对各门类的框架把控不熟,可以看看胡师姐的暑期班,我们会在暑期班为你梳理传播学、新闻学、研究方法等各类别的框架噢。

点击图片,了解暑期集训详情▼



/END/

小编 | 烧鹅
责编 | 北北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快暑假了我才开始考研,来得及吗?可以,戳开本文看如何管理时间2.暑假如何高效备考?——高分上岸同学暑期备考经验分享 | 6.28经验分享讲座
3.超基础的答题技巧|三步教你学会用基础理论分析新媒体热点!
4.和“划重点”说再见!喻哥彭姐的书应该这么学!
5.2020你已经荒废了五个月?来看三本学渣一战半年上岸的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暑期集训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