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书】 刘亚秋《口述、记忆与主体性:社会学的人文转向》
目录
上篇 费孝通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第一章 人的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第二章 以“我”为起点的社会学人文性
第三章 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观念
第四章 费孝通的社会学主义及心志
中篇 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视角:口述史与社会记忆
第五章 口述史对认识中国社会的意义
第六章 中国社会记忆研究的两种取向
第七章 口述记忆的主体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下篇 社会变迁中的人:知青的记忆
第八章 “青春无悔”:知青一代的心态史
第九章 在城乡缝隙间的边缘性记忆
第十章 亲历者与旁观者的性别记忆
第十一章 社会记忆结构
历史能够放大、补全、纠正甚至驳斥记忆对过去的见证,但不能废止后者。记忆仍然是构成过去之过去性的终极辩证法,也就是“已经存在”和“不再存在”之间的关系的守护者。对于已经说出来的20世纪的滔天罪行,那是在身心上留下创伤印记的事件的典型,它们申明它们存在过,并以此为名义,它们要求被诉说,被讲述,被理解。历史能够对它有异议,但不能拒绝它。
触摸到在死亡面具背后,那些以前生活过、行动过,并且遭受过,履行过,尚未完成的约定的人的面庞,不是每个历史学家的志向吗?但是它属于那些创造历史的人,而不是那些书写历史的人。
有这样一些经历,它们像炽热的岩浆一样灌进你的身体并在里面凝结。自此,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里面,随时而且毫无改变地听候你的调遣。在这些经历中,有许多都不能转换成真实可信的回忆;可是一旦转换了,那它们就是基于自己的感性存在的。气味、味道、声响、感觉和周围可见的环境,总之,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所有的感官都重新醒来了,它们不需要你做任何记忆工作就是真实的,而且永远都是真实的。
“还有无数这样的回忆,我经常叙述和重复它们,但它们的感性的真实存在却早已消逝了。即便对我自己而言,它们也只是文学故事而已……只能相信它们,但无法再担保它们具有感性的确切性了。”
关系到两个划定人生界限的事件:出生和死亡。有些人会为我的死亡感到悲痛,在此之前,有些人为我的出生欢呼雀跃,并赐予我名字;在岁月长河中,我的亲者是那些在尊重的相互性和平等性中既支持我存在、我也支持他们存在的人。这种情感类似于:“兄弟之灵魂,如果支持我,则我为欣喜;如果不支持我,则为我忧伤。无论为喜为忧,他都爱着我,我要向他们袒露心扉。”(奥古斯丁:《忏悔录》)
2020年,社会学会社推出【新书】新栏目。新栏目旨在推荐高质量的社科类新书,推送内容主要为该书的简介、书摘或书评。新栏目秉持会社一贯方针,为非盈利性纯公益栏目,不会收取任何推广费用,力图为读者推荐高质量社科学术类新书。如有意合作,欢迎各出版社联系本公众号小编(杜谔)微信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