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点击蓝色关注 吃果读书 2020-09-16

阿城

惯上,我们觉得文化好像就是知识的意思。最开始,说一个人有文化,就是说他识字,让大家都识字,就叫普及文化;现在的文化程度,是说一个人的学历情况。
对文化这个词的另一类理解,是泛指经验和习惯,做什么事情,各行各业都可以说自己形成了文化。按照地域,各地都有饮食文化:粤菜文化,鲁菜文化,川菜当然更是文化,还有火锅文化和麻辣烫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喝酒有酒文化,那么吃粽子,也该有粽子文化了,于是,关于粽子里该放枣还是该放肉的辩论,好像就是文化争议了。何况,连在夜市上卖油炸臭豆腐,宣传口号也是“传承中华传统臭豆腐文化”。
按照书中的说法,用起文化这个词来,像做菜放味精,频繁到了滥用的地步。文化这个词,泛滥到了这个程度,是不是有点儿开始不对劲了?那么,文化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形式和作用?


文化不是文明


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制约着人类。

文化就是用规范的、文明的方式维系人际之间、利益体之间的关系,文化在社会中发挥着维持稳定的基础作用。

文化这个词有很多种定义,阿城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文化是个大概念,既不等同于知识,也不等于各行各业对自己的修饰。关于像使用味精一样滥用文化这个词的做法,阿城觉得,最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军事文化”,因为与文化的本意完全相反。在阿城的观察里,文化这种关系,含义非常明确,就是与冲突斗争的“武化”相对立。

武化产生于文化之前,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关系。在二十多年前,阿城曾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常识与通识》的系列文章,其中介绍过诺贝尔奖得主、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对人类本性的研究。现代动物行为学认为,人类的本性根源在于动物性,其中,以攻击性最为重要。攻击性是用于侵犯同类、对抗同类的战斗本能。这一本性,在人类社会中以暴力、掠夺和压迫等形式广泛存在。如果对这样的人类本性做后天道德判断,那么武无疑代表着恶。武化的逻辑就是: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就可以把你的资源都抢过来,你没有办法保护自己。

那么文化呢?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抑制攻击本性的方法,通过对社会伦理法则的广泛遵从,形成文的关系,实现长期和平共存。在文化这个词里,文字的本意就是花纹,引申为人类按照一定规则制定的制度和契约;化字的含义,可以参考过去的一句话,叫“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是说这种东西本来不是血液里有的,是后天融入的。也就是说,文的内容,并非人的本能,是后天规定出来的。文化的过程,就是经过化的方式,使人类的行为细节,包括思想细节,都逐渐符合文的要求。

所以,一个人有文化,并非是说他有知识,而是能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理成文,而不是武。

《阿城文集节选》


举例说,那时候,街道居委会的老太太们是既没有知识又武化的,谁家的门都是一把推开就进,根本没有敲门征得同意这样文的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阿城说,他家附近的餐厅告示上写着“本店不打骂顾客”,我们现在觉得好笑,但在那时,饭店打骂顾客是常见现象。他觉得,那个时代的人际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完全的武化,以至于有着几千年文化历程的国家,曾一度连请、谢谢和对不起,都要重新学着去说。

所以说,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绝不是修饰性的味精,而且是维系稳定的基础,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这个作用非常明显,比如说,许多人坐在一个屋子里争论问题,如果实行武化的丛林法则,争着争着可能会打起来,就会有人走不出去了;只有文化的关系,才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2016年迪士尼的热门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里,设定了一个所有哺乳动物都进化出高级智能的世界。能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同处一座城市,遵守一样的社会规则,动物建立了权利平等的关系,就是实现了文化关系。片子里,动物中了“午夜嚎叫”的毒,变回自然界里的野兽,我们觉得这是退化,是因为承认了动物作为社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就是文化身份。相反,我们遇到不懂敲门、随便干扰公共秩序、你看他一眼他就恶狠狠地质问“你瞅啥”的行为,会觉得比动画片里的动物难以接受,这种不基于种族而是基于观念和行为的认同标准,就是文化认同。

说起文化认同,我们还常听到文化多元性的说法。承认文化多元,就是承认国家地区间、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和共存。这就需要区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不同概念: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水平,主要包括所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具有程度高低之分,是一元性的。所谓拿来主义,指的是拿来先进文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落后就要挨打,也是指军事文明的落后。文化则因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拥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文化有强势和弱势,但不能武断的区分高下,也不能生硬移植。在多元的人类文化中,中国文化具有哪些要素?



▍儒家思想的反映

中国文化里,最显著的因素当然是儒家思想。从孔子说起。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在他眼里,当时的文化局面是“礼坏乐崩”,已经快要变成糟糕的武化时代了。他的理想社会,是周代早期的社会,因为周初建立了文的制度,既有秩序又发展旺盛。在儒家的文化构成里,最首要的是建立和维护秩序。这一秩序以伦理为根本,家族内部人人要遵从血缘决定的伦理,相应的,在政治中就要遵守政治伦理,每个人都要依据由所处地位所规定的权利义务行事。

孔子认为重建文化的路径,是制礼和作乐。礼是文化关系的规范,身处不同的社会等级,要遵守不同的礼仪,不能越雷池半步。音乐是实践礼、抑制本性的重要手段。孔子时代还是巫术时代,孔子反对巫术手段,靠音乐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我们读《论语》就知道,孔子在课堂上,总是一边讲课一边弹琴唱歌,像脱口秀节目,这就是在帮助学生进入听课的精神状态。

中国文化的最明显特点,是产生了孝的概念。孝在西方语言里几乎找不到对应的单词。孝并不是自然本能,自然界生存法则很残酷,动物一旦衰老,就失去了资源分配的资格。由儒家提出的孝的概念,正是为了抑制这种动物本性,建立牢固的秩序。

从社会关系上说,当时的孝是一种老年保险制度,将后来出现的社会化养老分散到了不同的家庭里去,朝廷就可以不具体负担了。“人人都有老的时候”,所以孝这个概念,看起来对所有人都有利,特别有人情味儿,很容易被广泛认同。而且孝还能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将有亲疏、有等级的儒家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推广开了。

在古代,孝的义务里包含着对君主的忠诚义务,所以皇权乐于使用儒家的文化系统调整社会关系。后世观察儒家文化要素,发现它们因为早熟而被严重异化。特别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将孔子的思想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被后世反感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样的说法,出自宋儒道学家,与孔子的孝道无关。儒家文化的主要问题,是被异化的问题。



▍世俗精神的作用


中国文化有艰深的形而上学内容,但本质上是世俗性格和世俗精神。儒家思想负责着中国的文化秩序,世俗精神则负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所谓世俗,就是专注于现实生活,非常迷恋生命。


在小说家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经过坎坷苦难的一生,在晚年失去了支撑他生活的人和信念,虽然既没有希望也没有信仰,但他仍旧坚韧地活着。


用世俗生活来解读,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世俗的核心精神,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华民族能够在历经千年的灾荒战乱后,仍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延续,靠的就是这种世俗精神。


中国世俗精神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净化:就是用现实的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比如,劝一个悲痛的寡妇,不会说你丈夫上了天堂、往生极乐之类的话,而是会说“你哭坏了身体,以后可怎么办呢,孩子谁来带”,被劝的人想想还要活下去,也就不哭了。


世俗精神,决定了中国人从传统到现实都不会沉浸于注重彼岸的宗教信仰。许多试图改变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外来文化,结果是被中国世俗所同化。


比如印度佛教并不承认现世,主张离开现实世界,到了中国,则被改造为通过信佛行善,在来世得到更好的生活。佛教在日常活动上,与道教儒家合流,一起服务于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人们烧香、拜佛、许愿也都是要求神佛解决现实中的麻烦。


明代来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遇到中国人问他能不能拜祖先的问题,由于他了解中国文化,就回答说可以。因为他知道,如果按照教义回答说不能,中国的教徒就会立刻减少。



世俗生活的内容,不外乎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在感情体验上,就是悲欢离合。悲和离也是世俗的自我净化,是为了更好地体验欢与合。

世俗精神虽然看似琐碎肤浅,乃至粗鄙,但生命力极顽强。中国近现代为了改造文化,有过许多对世俗精神的系统批判,并从国家层面推动社会改造,试图扭转中国人的旧传统旧风俗,彻底切断世俗文化。

这些尝试,或者很快销声匿迹,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推行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的新生活运动,试图用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改造中国人旧有的世俗生活,结果是草草收场;或者造成了文化断裂,比如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国民性和中国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试图既引入西方文明,又引入西方文化,但文化无法直接置换,结果是留下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断层。

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的文化反思,往往因为急于改变落后局面,围绕着该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来展开。阿城认为,中西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各有不同的面貌,虽然说可以进行交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能互相指导。

按照阿城的定义,毁坏文化本身,可能会让社会退回到武化关系里。即便认为世俗精神中有许多保守和落后成分,但它就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不能被随意替代。遵从儒家思想的秩序,顺应世俗精神的需要,才是维系中国人生活观念和文化关系的有效方法。

所以,阿城对文化的讨论,不是从权力角度讨论如何管理社会,也不是从反思的角度批判国民性,而是乐于承认中国文化的各种因素,主张深入地认识文化,保护世俗经验,维护文化的生机勃勃。他强调文化的重要,更强调要尊重人在文化之下的自主生活。相对于文化使命,他更喜欢从个人角度谈论身处中国文化氛围中,如何与文化相处,如何更好地生活?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在文化这个大环境和系统关系里,我们时时面对着如何在文化中自处、如何生活的问题。阿城首先强调,必须要维护自己的世俗生活空间。

对“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有过许多理解,比如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解读为“礼不以庶人为下”,意思是不能把老百姓排斥在礼仪之外。

阿城对这句话的理解则是:礼的范围是针对权力阶层,不包括俗世。这能够让世俗有宽松变通的余地,保持自身的生命力。礼一旦下到庶人中间,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比如,最初的礼法并不约束民间妇女改嫁,贞节牌坊之类的东西就是到了礼下庶人之后才盛行的,直到开始要求妇女裹脚。阿城主张建立和保护由人们自主打理的世俗生活。


对世俗生活样本的描述,他选择了两座发达城市:上海和香港。

上海繁华的标志就是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世俗生活,从开埠时期、租界时期一直到现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要素都能在上海蓬勃发展、相安无事。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租界时期,高级妓女流行穿皇家专用、民间禁用的黄颜色、龙凤图案的衣服,而妓院的马车夫则穿着朝廷大臣受到赏赐才能穿的黄马褂,因为这是在租界里,英国人不管,而清政府管不了。始终居于世俗文化的前沿,相对缺少禁忌,也是上海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一。


香港的世俗化更为完整,连许多清朝时期的文化元素都被直接保留了下来,在内地消失的习俗,香港几乎都保存着,比如香港的中文既中英夹杂,又保存了古文习惯,流行歌词中很少有“的”字,公文里还有“尔等居民”这样的字样。

一同被保存下来的,也包括巫术迷信等成分,比如闹市的天桥下,还有代人“打小人”下诅咒的地摊,至今仍在市民中流行,在金融区工作的白领下班后常去光顾,发泄对同事和上司的不满。

对于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阿城也有不同看法,他觉得,在香港热闹到被认为俗气的另一面是:喜欢音乐和阅读的人,可以方便地购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唱片和书刊,主要看你如何选择。所以说,文化具体到个人生活,最需要坚持的,是由自己选择、由自己负责的精神。


顺应文化保守

在维护世俗精神的同时,对待文化秩序的态度,应该是顺应内在规律。文化保守是个褒义词,先要保住守住,才能将进步落实下来,形成文化中的化。

在英国文化发展中,保守派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将每次进步都保持了下来,不使其后退。在社会操作上,每次处理过一个社会矛盾,就将经验固定为法律条文,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引用判例。

对于文化中形成的规则和禁忌,不能轻易触犯。原始民族拥有很多禁忌,这些禁忌的起源,都是曾经把这个氏族或周边氏族毁灭的东西。这些东西作为文化记忆保持下来,和感情直接相关,一旦冒犯了文化禁忌,人际之间、群体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裂痕,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在遵从和顺应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本性上的。限制和抑制的同时,要依靠文化所确定的渠道,合理释放本能。比如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就是释放攻击本能的有效途径。北欧、荷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艺术中的暴力、色情因素容忍度相对比较高,他们认为,文艺能够发散动物本能,反倒有利于保持社会心理健康。

强调顺应文化的保守性,但不等于停滞不前,更不等于在知识上的自我封闭,而是更需要建立开阔的知识结构,提升对文化的鉴别力。有生命力的文化会一直发展,构成应该是越开阔越好的。对文化的辨别,需要个人眼界开阔,能够对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顺应中国文化特点,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如果以民族主义为借口排斥西方文化,也至少要知道,民族和主义这两个概念都产生自西方,连这两个词也是从日语里拿过来的。

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时,不必追求统一的教育模式和现成的标准答案。比如读书,不要才看一眼就判断是好书还是坏书,先什么都看,看它说什么,再和自己积累的东西进行思想对谈。眼界和知识开阔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模式,不至于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而又抓不住核心,这是学习的必经过程。

建立知识构成时,要有世俗的社会经验。说起世俗经验,容易联系到江湖气。阿城说,江湖气是人情世故,可不是流氓气,但有了江湖气,才能学会应对流氓。世俗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的文化氛围,能够处理人情和预测人情变化,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与中国文化相处的重要能力。


中国文化的反思

以前,我们提到中国文化时,既觉得概念模糊,又有隐约的束缚感和沉重感,好像文化对我们来说,要么是继承发扬的重任,要么就是批判与反抗的对象。书中,阿城通过文化专题讲座、电影评论、美术和摄影评论、音乐评论、人物评述和散文杂文等形式,既广泛评述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具体问题,又系统传达了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整体认知,反映了他对文化这一命题长达三十年的思考成果。

阿城简洁明确地还原了文化的本意,梳理了文化的内在。不过,他把文化视作一种关系的观点,并不是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定论,而更像是阿城的文化“私房菜”。对于这类见解,他并没有写成专著来系统论述,在书中,阿城谈文化,也是散落在多篇访谈和讲座稿中的。

阿城的文化解读,一方面,去掉了附着于文化概念上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他的观点,弥补了中国文化讨论的一个空白。

过去,讨论文化建设,特别是艺术理念,总要强调培养超越世俗的精神,但很少有人像阿城一样认识到世俗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文艺创作应该恢复传统中的世俗精神和世俗性格。世俗生活并不会与高雅的艺术、卓越的思想相对立。中外历史都证明,当人类世俗生活呈现出繁盛和多样性时,思想和艺术才会找到土壤,迎来机会。


他被誉为“文坛怪才”,但他的成就和影响,绝不限于文学。阿城的美学倾向、独特的写作视角乃至个人的丰富经历,都使他不能被简单视作向古代遗风的复归。他是文体家,“在重写中国话”,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中文之美;他是“看菜单比看荷马史诗津津有味”的生活家,知识构成像是互联网时代的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他还因为参与了电影《小说》,以及获得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而被称为“中国电影界的扫地神僧”。但在诸多身份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位鉴赏家。他的作品让几代读者都为之震撼。

阿城生于1949年,高中一年级下乡插队,一去十一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整个青少年时期,他对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武化景象的记忆深刻而沉痛,如此,他一直思考中国文化这个命题。

身上的那些趣事,再复万言,亦难穷尽。要了解阿城,只看他闲谈时的寥寥数语,或者听他的传奇经历,终究是隔靴搔痒。还需要回到他的作品。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阿城文集》(七卷本),深入了解其人、其书。


有几篇文章,因尊重作者原意,不能随意删改,开了几处天窗


阿城的“粉丝”们:
贾平凹:阿城是卓越的,他的才华学养智慧是那样杰出,一直让我敬佩。在这个年代,难得有他这样的人,难得有他这样的书。这是一套雅书,高贵的书。书又出得精致漂亮。

莫言:阿城的随笔就如同坐在一个高高的山头上看山下的风景,.......狗叫马嘶声也变得模模糊糊,你会暂时地忘掉人世间的纷乱争斗,即便想起来也会感到很淡漠。

梁文道:阿城的很多故事都会让你哭笑不得,非常地难堪,非常地尴尬,但是每个人又都会有一种会心的微笑,或者有一种悲哀的情绪。

作为一个“通才”,阿城什么都写,但作品不是很多,要集齐汇编十分不易。这套《阿城文集》是他本人选编校订,首次集结出版。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亲爱的书友,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延伸阅读:

1、反人性表演何时休?

2、许倬云:老百姓的《万古江河》

3、铭记:二十世纪真实发生的恐怖事件

4、对恐惧的三种错误认识

5、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

6、一个恪守内心的灵魂 | 忆王小波

7、不惜一切代价?胡适说 No

8、鲍鹏山:方向更重要

9、刘瑜:过去的,怎能让它成为“过去”?

10、流亡40年重获捷克国籍,昆德拉与“家”和解

11、原清华大学教授:秦晖老师的正面与侧面

12、朱学勤:从五月花到哈佛大学

13、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

14、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重申自由的意义


▼ 点阅读原文,品健康水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