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之州之六 :苕溪渔隐旧称仙
大宋绍兴十三年(1143),胡仔来湖,在苕溪河畔筑屋卜居。“投闲二十载”,以渔钓自适。或许是渔隐的生活让他想起了数百年前同样隐身于苕上、往来湖山之间的张志和以及那首著名的《渔歌子》,这位自称“苕溪渔隐”的河畔逋客忍不住挥毫,作了一首《满江红》: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茶灶笔床浑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称。争不教、二纪赋归来,甘幽屏。
红尘事,谁能省。青霞志,方高引。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箵。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问此时、怀抱向谁论,惟箕颍。
这首词生动的描写了自己于“苕溪清境”中“泛宅浮家”的渔隐生活,相比张志和的《渔歌子》更加生动,字里行间中透露着闲淡隐逸的氛围。
(赵孟頫笔下的宋人形象 局部图 )
早在唐代甚至更早,苕溪的文化意象就已经与隐逸默契地挂上钩。说苕溪、霅溪、苕霅,言外之意,就是指隐逸。
刘正武老师曾经总结指出:“唐中叶“安史之乱”引发中原文人群体避乱南下,苕霅地域开始总结和建构“苕霅”为母题的文化意象。”(《苕霅文化渊源及其文化品格论》)
(放大看王翚《苕溪春晓图》完全是湖州南郊苕溪的风情)
苕溪自天目山发源,横贯湖州最终注入太湖。这一带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文人往来流连,留下无数诗篇。唐大历七年(722),颜真卿来刺湖州。这位颜太守风流好客,引得无数文人来湖吟咏,张志和便是其中之一。其间往来唱和之作以《渔歌子》最为知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不仅开创了文人词这一个领域,同时也成为隐逸词的滥觞之作。
(这是湖州画家沈迈士先生的画作《苕溪荡舟图》)
北宋天圣年间,湖州籍词人张先致力于词的创作,并以词闻名于世。在他所作词作中,苕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代表着张先的家乡之思以及归隐之念。试看《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思乡情切,忍不住登高远眺,恍然间似乎可以看见苕溪的涟涟青波。虽然秋雁将携秋意南下,但是故乡花草树木依旧会长青,若是秋雁知趣,大抵也会为苕溪美景而宿在溪头沙上。只是雁能南去,他却是不能,满腔归念,甚至吹断了相思曲。只要回忆苕溪……就百感交集。这苕溪的背后,何尝没有很多的隐逸精神或者情怀在?
约莫是在往来唱和中受到了张先的影响,苏轼的离俗之念也和苕溪有了勾连,他在《南歌子·湖州作》中写道: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在张先、苏轼的影响下,苕溪作为一个带有闲淡的隐逸气息的文化意象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词作中,如葛胜仲《蝶恋花》:
欲浥苕波供续命。不须龙护江心镜。
又如周紫芝《西江月》:
发白犹欹旅枕,溪深未挂烟蓑。
往来苕霅意如何。应有轻鸥笑我。
来来往往,岂非隐逸精神在支撑着自己的坚强意志?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艺术都讲究写意。如同这幅画,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精神绘制出来)
同样寓居苕溪、年代较胡仔略晚些的姜夔也创作了不少以苕溪渔隐为主题的词作,如《探春慢》: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在小序中,白石道人坦言:
“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
湖州苕溪美景引人沉醉,雁碛渔汀,幽雅清远,然而词人已觉得“老去不堪游冶”了。深情厚意,使人读来馀味无穷。只是相比胡仔的隐逸之趣,姜夔笔下的苕溪渔在幽雅中多了一分“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萧索与飘渺。
(胡仔像。他隐居湖州之日,痴狂于前世对于苕溪渔隐的文化积淀,把自己的号、书都以苕溪渔隐命名。)
除却张先、苏轼、胡仔、姜夔等人,闲淡超逸的词风在其他词人笔下的苕溪也有很好的表现。如曾协便曾感叹:
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不践利名区。
葛郯甚至直接在《满庭芳》中道:
归去来兮,苕溪深处,上有苍翠千峰。
壮怀激烈的张元干路出湖州,直接喊出: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意谓实在不想干了,能不能同意我也学习李太白啊隐居则个!?
(苕溪隐逸文化意象后来从文学界感染到了艺术界。清初绘画名家王翚绘制的《苕溪春晓图》惊现2015年嘉德拍卖会。)
宋末元初,遭逢时变的的遗民对故国的深切感情以及对蒙古人政权的极度不适应使得归隐田园成为他们舒解比三千丈白发还长的愁绪的最佳方式,也因此苏轼、姜夔一脉的词学审美理想被他们所继承,同时传承下来的还有超然自逸的渔隐词风。这一特点在与苕溪相关的词作中表现的格外明显。如王恽的《蝶恋花》:
淇水当年麟凤渚。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三叠阳关回首处。渭城柳色朝来雨。
今夕何年天所与。白发归来,一笑同歌舞。醉里相将寻杖履。苕溪风月无今古。
又如张可久的《木兰花慢》:
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喜着屐穿花,卷帘看雨,拄笏临风。玲珑。夏云一片,隔篱芭、独立舞仙风。睍睕黄鹂个个,阴森绿树重重。
吟翁。无日不诗筒。杯酒尽从容。更罅石盘梅,阳坡护笋,曲坞移松。芙蓉。古台直上,倚高寒、长啸月明中。谁信扁舟苕霅,得游阆苑崆峒。
还有何景福的《虞美人》:
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苕溪秋水漫悠悠。载将离恨上杭州。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赵孟頫笔下的湖州清远山水)
明清时期,苕溪依旧作为湖州特色意象出现在文人词作中,为词作本身笼上一层闲淡清逸的氛围。如明初词人邵亨贞的《疏帘淡月》,其下篇云:
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
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
清代湖州知府吴绮在自画像上所题的《行香子》也写及湖州山水风情:
乌帽华颠,酒眼诗肩。这形容、不称貂蝉。何须计较,且自随缘。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只难忘、红袖风前。春来结伴,谁与流连。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
也无怪孙荪意将苕溪与绍兴名胜若耶溪并置:
碎绿交加。幽人一棹,小艇轻划。春水生时,青山画里,闲采萍花。
高吟得句偏佳。凭说是、苕溪若耶。花信风柔,苧罗衫薄,诗意凉些。
(张大千仿照宋代米芾之子米虎儿的画作绘制的《苕溪春晓》也现身拍卖会,最后天价成交)
综之,苕溪渔隐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意象,自张志和起便一直出现在历代文人的词作中,并与文人的隐逸情结密切相关,以致牵动出闲雅恬谧的独特词风,成为湖州“宋词之州”版图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
苏雅:湖州学院人文学院20192431班学生
全国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扫这里
扫码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点击“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服务
选择“点击查看全国中高风险疫情地区”即可
往期回顾
●“湖学底蕴·‘两山’特色·湖院特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电力系统分析 | |
●平凡而伟大的“她”|精进不懈欲穷学术之理 授业解惑力助学生成长 | |
●党的二十大精神 湖院青年说 | |
融媒体中心
校 对 | 杜亚瑾 周怡彤
排 版 | 杨 莹
编 辑 | 苏 雅
责 编 | 史 册 张 祁
终 审 | 谈铮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