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怀疑——从孔子之死想起的
文:李零 编:屏营、李强
《论语》很有文学性,可惜是个破碎的故事。
读《论语》,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最重要。颜渊是孔子他姥姥家的孩子,孔子最疼,常夸。子路好勇过人,性子急,脾气暴,常挨老师骂。两人形成对照。他们俩,你更喜欢谁?我更喜欢子路。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那是谁?那就是子路。子路的可贵之处在于,老师待价而沽,从政心切,难免受政治诱惑,跃跃欲试,只有他敢出来拦阻。他他要急了,老师都害怕。
颜渊、子路死后,谁最重要?毫无疑问,是子贡。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子贡,谈谈子贡的重要性。
▌睁眼全是黑暗,闭眼才见光明,光明只在睡梦中
说起子贡,我会想起孔子的死。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孔子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大家要有足够认识。
第一,他是个社会批评家。他生活的时代是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说的没错,这个世界太坏。
第二,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世界会好起来吗?孔子说会。可惜,他的理想是复古,“周公之梦”是个梦,于世无补。
当然,梦也有梦的价值。历史上的乌托邦,价值全在批判。千百年来,乌托邦为什么总是吸引人类? 道理很简单。人是“ 扑灯蛾”,总是向着光明飞跑飞跑,但情况往往是,睁眼全是黑暗,闭眼才见光明,光明只在睡梦中。
孔子喜欢从政,但那个年代的政治是个粪坑。政治,都是利用现有资源。现有资源是什么?是各种坏蛋:大坏蛋、中坏蛋、小坏蛋。利用坏蛋反坏蛋,是唯一的“可行性”,这是悲剧。这不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而是黑暗与黑暗的斗争。黑吃黑,能吃出个白来吗?这可是难题。
他在鲁国很失败,在卫国很失败,周游列国也一无所获,回到鲁国也没人理睬,从政的经验很失败。
你不理解他的苦恼,你就读不懂《论语》,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犹犹豫豫,为什么会拿“丧家狗”自嘲,为什么会欣赏那些骂他的隐士和逸民。
孔子自卫返鲁,晚境凄凉。他的最后六年,几乎是年年伤心。伤心到什么程度,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就是《红色娘子军》里吴琼华说的“ 眼泪泡着心”。伤子哀麟,回死由亡,他大哭过四场。
69岁,孔子的儿子孔鲤先他而去,他大哭一场。
70岁,他回顾一生,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什么意思? 只有去死不远的人才能理解,那是“解脱”呀。
71岁,哀公获麟,让他万念俱灰,绝笔《春秋》,他也大哭过一场。接着,他最喜欢的学生颜渊病逝,他失声痛哭,大呼“天丧予,天丧予”,老天不让我活呀。
72岁,子路,被人剁成肉酱。噩耗传来,他失声痛哭,也是呼天抢地。
子路的死让他深受刺激。四个月后,他含恨离开人世,享年73岁。
孔子临死前,非常孤独。他最喜欢的两个弟子颜渊和子路死了,最能干的弟子冉有成了季氏的帮凶。身边最贴心的弟子,只剩子贡。
1991年电视连续剧版《孔子》,王绘春饰
他跟子贡说,“予欲无言”,连话都不想说了。
他很绝望,“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就连周公,他也梦不见了。
《礼记•檀弓上》和《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临死前,他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前踱来踱去。他唱了一首歌,歌词是:“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回到屋里,面对大门,呆呆地坐着。
子贡赶到门口,听到这绝望的声音,知道老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孔子老泪纵横,呼唤着他的名字,赐!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啊?昨天晚上我梦见我坐在“两楹之间”,那是殷人停尸的地方,我就是殷人的后代呀!贤明的君王怎么一直都不出现,天下竟没有一个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是活不长了。
七天之后,他离开了人世。
孔子死后,弟子守孝,长达三年。三年后,他们才告别老师。临行之际,抱头痛哭。只有子贡,独自守墓,又是三年。
▌两个了不起的学生
公元前479 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鲁哀公,参加了他老人家的追悼会,写了篇表面沉痛却言不由衷的悼词。悼词很漂亮,他说,“ 曼天不帚,不愁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意思是,老天不长眼,怎么把他身边这么好的大臣给带走了,让他失去左膀右臂,心里难受呀。子贡很不满,说他“ 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你早干什么来着!
孔子死后,鲁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当时的官场对孔子很冷漠,不但冷漠,还流言蜚语,就像毁人不倦的媒体炒作和网络陷阱,越说越难听,好像破鼓乱人捶。
闻一多写过《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谁都可以往里泼脏水,扔“破铜烂铁”,撒“剩菜残羹”。孔子死后的处境,就是这样的“死水”。
官方骂孔子,代表人物是叔孙武叔。叔孙武叔是鲁国政坛的三巨头之一,他要毁人,太容易。现在的说法叫“舆论导向”。
“叔孙武叔毁仲尼”,事见《论语· 子张》。它的最后六章是记子贡的话,向我们透漏了这一事件。他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多能干,比他老师强多了。
这对子贡是考验。
卖师求荣的事可以干吗? 不可以。但有人会干。大家都看过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吧? 耶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这人是犹大。孔门中也有犹大这样的人吗? 有,他叫公伯缭。明代,孔庙开除过三个人,一是孟子,因为他讲“ 民贵君轻”,得罪了朱元璋;二是荀子,因为他讨厌孟子,又是韩非、李斯的老师,得罪了苏东坡;三是公伯缭,他到季氏那里告黑状,是孔门的叛徒。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叔孙武叔骂孔子,是抬子贡,骂孔子。陈子禽,据说是子贡的学生,受舆论蛊惑,也来问子贡,“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怎么说? 他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他说他的老师如日月之明,虽有日食月食,暂时黑一下,黑暗过去,还是万人仰之。他说他的老师学问很深,不得其门而入,不知其宏大,就像围在高墙中的建筑,你看不见它的富丽堂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老师的处境,让他想到古人。他终于明白,人处下流,真是千夫所指,百口莫辩。怀疑是由此产生。古代,尧、舜是好人的符号,桀、纣是坏人的符号。好人往好说,怎么都不过分;坏人往坏说,也是理所当然。舆论有舆论的放大效应,自动发酵,迅速冒泡,谁也捂不住。纣是“本朝之罪人”,众人皆知的坏蛋。这家伙,不仅荒淫,而且残暴,不仅用酷刑折磨人,还拿活人做解剖,当时,领导和群众都这么说,越说越神,子贡竟敢怀疑大家的说法,以为就连纣这样的坏蛋,也未必像传说描写得那么坏,你们想想,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子贡敢于怀疑官方的定评,敢于怀疑“众恶归之” 的舆论,认为即使是坏蛋,也要实事求是,这点非常了不起。子贡是最早树孔子为圣人的人。我们只有理解孔子生前身后的遭遇,才能理解他的“ 大树特树”。这和汉以来的“钦定圣人” 是大不一样的。鲁迅有段名言,是讲“ 中国将来的脊梁”。这种“脊梁”是什么样? 他说,是“敢单身鏖战的武人”,是“敢抚哭叛徒的吊客”。我在《丧家狗》的序言中用过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我说,我对《论语》也是如此,并不是全盘接受。这句话,现在是典故,实际用法和原文的意思已经不太一样。大家用这句话,只是取其精神,而不问它的怀疑对象是什么。其实对原话,我并不赞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敢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的怀疑是针对《尚书》。古本《尚书》讲武王克商,有个《武成》篇。牧野之战,是“小邦周克大邑商”,战斗空前激烈,乃是情理中事。但孟子不相信。他觉得,《武成》把战争写成这个样,血流成河,连木杵都能冲走,实在有损“圣人” 的形象。(2) 最最仁慈的人讨伐最最不仁慈的人,是无法抵抗的。他说,《尚书》不可全信,比如这一篇,他就不信,信的只是“二三策”。我们都知道,孟子是宋儒最推崇的人物,不但迈辈儿,挤进“四配”,而且在“孔孟之道”的宣传中,超过颜回,超过曾子,超过子思,除了孔子,谁都没法比。他的说法很有权威性。这里,有趣的是,子贡怀疑,是纣的传说;孟子怀疑,是武王的传说,这两个人是一对活宝:前者是“坏人” 的符号,后者是“好人”的符号。周人推翻商朝,成王败寇,早有定论,但他们各有怀疑。子贡之疑,是说坏蛋未必那么坏。孟子之疑,是嫌好人还不够好。在孟子的学说中,“王者”的概念很突出。他比孔子讲实际。孔子夸的“圣人”全是上古揖让型的帝王,比如尧、舜,“仁人”也是逃天下不受的干净人,如伯夷、叔齐,还有泰伯,真是愚得可爱。孟子推崇,不是这类人,而是“三代王者”,即汤、武这样的“革命圣人”。他喜欢讲“王道”、“王政” 和“王师”。“王道”是用来批判“霸道”。春秋战国,流行的是“霸道”。过去,读《孟子》,我对他的“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很佩服,不知“仁义”背后也有血腥。但王者之师,无敌于天下,真的就可以不流血吗? 没有这种事。孟子经常说“齐人伐燕”。这是战国史上的著名事件。公元前316一前314 年,燕王哙效禹禅让,把王位让给相邦子之,孟子大怒,认为乱了名分,不合“王道”,劝齐宣王发五都之兵,入侵燕国,这就是现实版的“汤武革命”。研究这一事件,我才明白,孟子大讲“汤武革命”,就是针对这次入侵。他说的“王者之师”,其实是借邻国内乱,借口平乱的侵略军。齐国伐燕,结果怎么样? 史书记载,燕王死难,子之被剁成肉酱。出土发现还证明,燕国的宝器也被人掠走。老百姓,命如草芥,死了多少人,不知道。但《孟子》的书里写得很明白,日“ 燕人叛”,不杀人,他们会叛吗?话说回来,牧野之战,“血流漂杵”,可能吗? 我说,怎么不可能? 这样的事,历史上太多太多,就是今天也没断。第一,上面两种怀疑,哪种态度好? 我看还是子贡的态度更好。第二,什么叫“怀疑精神”,我说,怀疑不光是批判,它还和卫道有不解之缘。孟子之疑是卫道,子贡之疑也是卫道。第三,同是卫道,也有正统和异端之分。子贡卫道是卫孔子的道,当时,孔子还是民间思想家,没有正统地位。孟子卫道是卫王道,王道至少是名义上的正统。其实,方法后面有立场。怀疑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立场,它是相对于某种信仰。怀疑和相信,常常互为表里,就像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历史上,很多“ 正统”原来都是“异端”。不仅孔子是这样,佛陀和耶稣也是如此。怀疑“正统”,批判“正统”,常把“异端”变为“正统”,但可惜的是,坐稳了“正统”的“前异端”却常常容不下其他“前异端”,更容不下继起的“后异端”。我们离古代很远。怀疑,常使问题处于既不能证实也不能推翻的局面,因此才有激烈的争论。信仰也是如此。李零老师认为当下我们需要的经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而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论语》《老子》《周易》《孙子兵法》是现代人眼中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既是我们中国人的经典,也是国际汉学界公认的中国经典。这四本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代表作。先秦学术是诸子之学。诸子百家,影响最大,是儒、道两家。《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作。这两本书,毫无疑问是先秦思想的代表作。《周易》《孙子兵法》也很有代表性,古代最重要的两门学问,一门是治国用兵,另一门则是数术方技。而这四本书正是了解中国5000年文化最合适的阶梯。读经典,先读年代早的小书,再读年代晚的大书,顺着读,效果最好。中国典籍传入欧洲,约四百年,他们挑来挑去,看中的正好是这四本书,译本最多。它们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为此,先知书店特诚意推荐“我们的经典”(4本)套装,李零老师通过这四本书,对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本经典著作,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去政治化、去道德化,结合最新研究,纵横捭阖。为您打开一个窗口,用经典的眼光看生活,从生活中找经典,从而“打通经典”。您可识图扫码,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