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重申阅读的意义

先知书店阅览区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
如此需要重申阅读的意义
文:先知书店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时代剧变,信息爆炸,有人担心阅读会消失,有人却认为,知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4月23日,世界阅读日(World Book Day),是爱书人的节日。李强好书伴读为您分享那些正在被遗忘、被扭曲的关于书的故事!
 
书中有玉
 
有一群人,他们拿走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7%的菲尔兹奖、27%的图灵奖、42%的诺依曼奖;以及1/3以上的普利策奖和1/3以上的奥斯卡奖。诺贝尔奖的获得率竟达到17%。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们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是也一个很悲惨的民族。但是,在经历过长期的迫害与流放之后,仍倔强成长。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读书的依赖。
 
犹太人有一条代代相传的训诫:
 
当你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然而,现在太多的人自以为不需要读书,把钱花在别处;太多的人惧怕思考,让别人替自己思考。太多的人推崇“读书无用论”,把赚钱和玩乐列为人生首选。
 
结果,信息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少;交际越来越多,真心越来越少;欲望越来越多,满足越来越少。
 
殊不知,读书能我们的人生不断进益,思想永不枯竭,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独有的气质。胸中有丘壑,眼中有通透,内心有磅礴的自信。
 
正如蒋方舟曾说:“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会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人,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

 

读书无禁区
 
我们曾遭遇了革命激情如火,但物质和精神却短缺的年代。著名学者朱正琳教授曾回忆上世纪60年代自己的亲身经历:

 书架上空空落落,已经没多少书了,我站在那里,手足无措,一种失落感渐渐变成一种悲愤之情,我突然做出了出乎自己意料的举动,当着营业员的面,从书架上拿了两本书就往外跑......接着,我便到各个图书馆偷书......没过多久,我便锒铛入狱,不过罪名却不是‘偷窃’,而是反对革命。
 
伴随着极端年代的结束,一个可以用读书或思想定义的年代终于到来。曾经的三联主编范用、陈原、陈翰伯等人准备创建一份读书的杂志。
 
因为此事,北京、上海讨论多番,最后确定了以“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办刊宗旨。这句再正常不过的话,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却十分的“刺眼”。政治环境让主办者们产生动摇,《读书》险些夭折。

 

虽然最后获批,但是随着《读书》首发日益临近,波折一直不断。范用等人被发刊词难住了,不得已求助时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的李洪林。几天之后,这篇文章的初稿,就放到了范用的案头,李洪林为文章起的标题是《打破读书的禁区》。

这篇雄文,与其说是李洪林声嘶力竭的呐喊,不如说是那一代人被压抑太久的共同心声,借李洪林手中之笔得以畅快淋漓的表达,以致作为编者的范用,竟然“无所作为”到了“无一字可改”。
 
 然而,把目光从文章结尾转到标题的时候,范用却紧缩双眉,以致迟迟发不了稿。经历无数次的纠结之后,范用拿起钢笔,毫不犹豫的划掉了“打破”和“的”,坚定地将其修改为“读”和“无”——“打破读书的禁区”改成了“读书无禁区”。
 
李洪林后来回忆说:“《打破读书的禁区》这个题目很周严,一来,反对给读书设置禁区,反对之前的文化政策,二来,当时上面的局面尚未明朗,这样的标题也不会太敏感。” 对一个在思想的荒漠中流放太久的民族,自由阅读的意义,犹如阳光和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范用更深知,修改这几个字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但他依然决绝地选择了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此,“读书无禁区”成为新启蒙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口号,崇尚文化、汲取知识成了那个年代的潮流。

“读书无禁区”镇尺,识码收藏41周年纪念版
 

坑人无数的三大读书误区


曾经,因为“书荒”,读书成了最奢侈的自由,现在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落满了灰,却陷入了一个个读书的误区。

读书时想着批判作者 
 
即使作者的观点与你完全不同,也可以先把自己的思想腾空,这叫虚心。唯有进入对方的思境,与对方契合,甚至把自己当成对方,才能真正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

而现在很多人还没开始读书,就已抱着准备批判的态度,更不用说对别人思想的深刻理解了。当然,我说的读书,首先在于你选择了你觉得值得一读的书,既然你选择了,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在这个基础上,就必须首先抱着虚心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读书。 至于读完以后是批判还是认可,批判什么,认可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是你基于对别人思想充分的理解,且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才有权利去做的事。

▌追求快读阅读

读思想性书籍是用脑过程,不是用眼过程,是深度的思维过程,不是浅层的泛读过程。读书即读思想,要和作者的思想流契合,且需要一步步深化。 因此我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读思想;我不是在调动思想,而是在酝酿思想;我不是在酝酿思想,而是在整理思想;我不是在整理思想,而是在发掘思想。

唯有这样一层层的思维过程才叫读书。 而真正的好书必须精读,需要深层的思想领悟,而不是浅层的用于聊天时的符号炫耀。有人读书只是为了博得与人聊天时的谈资,这是极无聊的做法。

▌博学绝不是真理,整顿思想才能获得真知

我曾听说有人博览群书,读书上万本。我只觉得荒唐。真正的好书,一生读几十本、甚至真正读通几本已足矣!记住黑格尔的名言“博学绝不是真理”。 
 
真正的思想者,大多数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如牛顿三十多岁就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真正成书在四十多岁;爱因斯坦二十多岁就提出狭义相对论,接近三十岁左右提出广义相对论。 
 
所以,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其精读的程度,在于对思想的提炼和发掘以及由此达到的思想高度。 因此,永远不要炫耀读了多少本书,你真正值得骄傲的是你读懂了多少本书以及你读懂的是什么书。 真正的好书都是在反反复复中读懂的,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全部读懂,更不能一目十行。


读书就要读经典
 
读书的误区,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曾犯过错误。其实我们本可以避免这些已经发生过的误区。就是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而且当今新书一本撵着一本,争着问世;新作者,摩肩接踵,要争夺我们的注意力。同时,又涌现出更多“讲书先生”,向我们兜售压缩的解读和二手思想。
 
正如叔本华所言:“劣质的书无论如何少读也总嫌太多,而优秀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总嫌太少。阅读更多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短暂,时间和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
 
所幸,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沉淀下了许多观念的先行者和思想的传播者,透过他们的眼睛和大脑,后来者能够快速了解世界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
 

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人类思想经典书单,分为大致三个方向:

·厘清那些深埋入今人观念底层的重要概念,比如自由、权利、制度;
·理解塑造今日世界的重大事件,比如战争、革命、谈判;
·反思那些超越时间的终极问题,比如生命、人性、伦理。 
 
无论是刚刚开始想要自我启蒙的觉醒者,还是那些已经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知识精英,在这个书单中都能找到相应层次的读本,并完成思想的梯度进阶和体系自建;这个书单既能满足特定知识领域专业人士常读常新的心理需求,还能满足知识“探险者”跨界学习的思维挑战。 

这些书籍更是我们历时3年之久,从上万种图书中,精选出来的600多本经典好书,目的就是要帮同样追求阅读品质的书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塑造一种观念,学会独立思考,从而掌握能够真正理解时代,与世界相处的一把钥匙。

本次“读书节”,我们为各位读书的朋友提供了一年中最大力度的优惠,包括先知书店独家好书、绝版珍藏和名师签名系列,会员更有折上折。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注:本文第三部分,“坑人无数的三大误区”节选自混沌大学,王东岳老师所著。感谢作者付出。因需要,经编辑修改,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闻名不如见面:被书名差点耽误的三部经典
百年之后,我们仍需睁眼看世界
盗书如盗火,读书无禁区
博尔赫斯:人类的两大幸事,读书与思考
读书很贵,试试无知的代价
坑人无数的四大读书误区
朱光潜谈读书:怎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郑也夫:为什么我们普遍不喜欢读书?
罗振宇:为什么要读书?(视频)
读书是最“昂贵”又“廉价”的事情
阅读的五个层次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