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制度的力量

文摘 李强好书伴读 2020-08-30


制度的力量
文:网摘  编:李强三丰
 
制度能塑造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做坏事。这绝非空洞的说教,更不是距离我们遥远的东西。它经常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先看看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
降落伞的合格率如何达到100%?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厂家负责人说,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

于是,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


于是,“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故事二:
不增成本,只改规则,死亡率就能降低36%?

英国将澳洲变为殖民地之后,因为那儿地广人稀,尚未开发,英政府就鼓励国民移民到澳洲,可是没有人愿意去。

于是,英国政府想出一个办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英国本土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澳洲的劳动力问题,一举两得。

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政府发现这样做,罪犯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超过了10%,最严重的一艘船,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37%!

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费。

新政策一出炉,效果立竿见影,罪犯死亡率迅速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为了提高生存率,船东还特意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故事三: 
和尚分粥,公平真的可以实现吗?

七个和尚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然而,粥总是不够。

一开始,他们通过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抓一次。于是乎,每周,他们只有在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于是,大家开始挖空心思讨好他,拉帮结派,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和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一碗。


改变发生了!分粥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次都尽量分得平均。

结果,不再有抱怨,也不再勾心斗角,反而和和气气的,日子越过越好。


故事四: 
地狱与天堂,只是一个规则的距离?

有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去世后向上帝提出一个要求,让上帝领他去参观地狱和天堂,看看究竟有什么区别。

到了地狱,看到一张巨大的餐桌,摆满丰盛的佳肴,基督徒心想:地狱生活不错嘛!

过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肉锅前,只因手持的汤勺把儿太长,尽管他们争着抢着往自己嘴里送,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

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跟地狱一般无二,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都手持长勺把肉汤喂进对方嘴里。

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同样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然而,制度分好坏。

那么,什么制度才是好的制度呢?


通过上面四个小故事可以发现,好制度至少有三个特点:

1.制度要符合人性。人性既非尽善尽美,也非十恶不赦,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好的制度可以抑制人性中贪婪恐惧等恶的一面,而坏的制度则让人性中追求善的一面四处碰壁。
  
2.制度可以改变,但人性却不可强行改造!好的制度,在承认人性复杂的前提下,通过具体规则的设置,把人的利己之心转化为利他的行动;坏的制度,不是试图强制改造人性,就是把希望寄托在极少数全知全能,“道德高尚”的人身上。这样的制度,往往是一条“鲜花铺就的地狱之路”。
 
3.好的制度,首先要约束那些掌握分配权力的人。任何团体和组织要正常运行,就必须赋予一些人权力,然而,权力只有被有效制约,团队和组织才会健康运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不会被侵犯。否则,不受制约的权力,最终必然腐化。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需要好的制度,一个国家更需要好的制度。
 
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秩序之中,秩序的维护须臾不能离开好的制度。正如被称为”容器智慧”的保守主义人认为:
 
好的制度,透露着对人性的怀疑,对拥有权力的人更是有着高度的警惕。因为人性有恶的一面,所以要对拥有权力的人有效制约;因为人性有善的一面,所以仅有对权力的制约还不够,还需要每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自治。

保守主义对人性有深刻的见解,但不仅仅是针对人性,它更关于财产权、自由、生命权、投资、社会、秩序各个方面。它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中国,想要读懂保守主义,刘军宁老师《保守主义》签名第四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本书不仅阐明了好制度的基本特征,更讲透了好制度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准确地说,这正是一本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现代制度文明的通识读物。更是一本必读的现代文明常识读物。

这本书也是我和先知书店所有编辑阅读最多的参考书。如果您相信制度的力量,也憧憬好的制度,这本书,值得每收藏。

刘苏里:这是中国当下最有穿透力和最富洞见的政治思想启蒙。刘军宁老师亲笔签名、限量、独家发售。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件收藏。(注:可在规格选购”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先知书店独家发售,冯克利老师领衔翻译,刘军宁老师力荐)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奠定审美的高度:文艺复兴的五位大师

刀尔登:道德下降的第一个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

托马斯·索维尔:一个被低估的美国黑人经济学家

审美的差异,比贫富差异还大

刀尔登:鲁迅、王小波之后的“文章第一人”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保守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中立,价值观上拒绝中立

人若不在灵魂里滋生高尚,谁也无法赋予他高尚

恶很可怕,但比恶更可怕的是伪善

里根:自由的国家,没有黄昏

当代中国最需要思想

刘军宁,一个思想个体户的文艺复兴

冯克利:“在中国传播保守主义两头不讨好,但是还要传播”

刘军宁:当代中国需要保守主义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