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军宁:当代中国需要保守主义

失语派 2020-08-19
五·四之后,保守主义与中国擦肩而过

当代中国需要保守主义
文:刘军宁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近年来,关注保守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对保守主义的谈论越来越多。说到保守主义,关键是保守什么。只有保守自由与自由传统的主义,才称得上是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把自由放到秩序的框架里来理解,认为自由高于秩序,自由离不开秩序。

保守主义认为,存在于道德秩序中的规则是人类漫长经验与智慧的积累,是自由的保存与扩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由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在人类不断演化、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慢慢地获得了一些自由,但它存在于社会秩序之中,存在于文化传统与观念之中,人类不但需要保守已经获得的自由,而且需要扩展自由。

这样,自由才能不断地壮大。如果我们不断抛弃我们获得的自由而不加以保守,自由的总量就不会增加。所以,保守主义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帮助人类获得自由、守住自由,并使自由不断扩展。

以交通规则为例。每个交通规则的颁布,背后都有无数的生命代价。如果不承认既往的交规,全部从零开始制定,很多人就白白的死了,而且还有更多的人要白白的死。


政治领域的规则也是如此。不承认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积累的那些制约权力的有效措施,无数人的自由、生命和财产就处在危险之中。保守主义是人类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最高境界。我认为保守主义对人类政治的思考是最深刻的,我没有见到比保守主义更深刻、更有智慧的思想。这也是我认同保守主义的重要原因。

近现代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国内都有着强大的保守主义。英国有保守党,美国有共和党,还有南方的民主党。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强大在于经济、军事、科技等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美国建国的时候,这些方面并不发达。真正使美国和英国强大的是自由和保守自由的观念。是自由使国家强大,还是不自由使国家强大?其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自由是造就强大国家的秘密配方,那么,保守主义就是不二的选择。

有人说,欧美有自由的传统,所以他们可以“保守”,在中国传统里似乎很难找到自由的踪影,我们如何去保守自由的传统呢?但是,中国的自由传统稀缺,不等于中国人在历史上争取自由的印记很少。

自由不是来自于西方,而是来自于人性,来自于造物主。人性是不变的。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人性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现在爱自由,我们的祖先也一定是爱自由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自由传统仅仅来自本国。英美的自由传统绝不仅仅来自其本身,而是来自世界各地。三四百年之前还没有美国,哪里来“固有的”美国自由传统?所以对中国自由传统的追溯也不能仅限于中国自身。

某种程度上,追问中国有无自由传统是一个无效的问题,因为人类有自由的大传统。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人类争取自由也有一个大传统。只要中国人的身上有普遍的人性,就有自由的传统。

有很多例子证明,中国人是有爱自由的传统的,中国人的传统里是有自由因子的。自由是发自于普遍人性的要求。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对自由的要求。要求自由与东方西方、中国外国没有什么关系。

“西方”只是一个很晚的概念,而人类要求自由很早就有了,绝不是从有东西方区分才开始的。中国人对暴政是一直有明确态度的。如果说监狱是人类要自由的物证,那么,暴君则是人类要自由的人证。中国从不缺少这两类人们热爱自由的另类证据。

从积极的态度看,可以从中国人形容暴政的成语中窥得一斑。你听听:耀武扬威、一意孤行、独断专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颐指气使、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这样的成语真是太多了,而且一针见血。这表明中国人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得到民主,但是绝不喜欢暴政。


我们从这些古老的成语中可以听出对以暴治国的暴政极其反感、批判、拒绝的态度。这是中国的自由传统的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中国的自由传统,跟英美这样的国家相比,的确薄弱。它们的传统都来自全人类。中国的自由传统长期以来受到压制,它没有像英美那样成为一个制度化的东西,这也使得中国对保守主义的需要更加迫切。

同时,没有一个公认的自由国家,其自由传统仅仅来自本国。所以,即便中国的自由传统十分薄弱,它也可以像其他国家一样,借鉴、分享属于整个人类的自由大传统。在中国传播保守主义正是这一事业的一部分。

保守主义与中国的现实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在诸多思潮中,保守主义当然是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中国的变革在根本上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仰的变革,这就需要中国重新确立一个思想根基。

而我认为,保守主义应该是首选。保守主义将成为中国走向自由与繁荣的思想动力。在中国做一个保守主义者有两条是十分关键的:一条是创发自由,一条是保守自由。真正的保守主义不仅是保守自由的力量,而且是创发自由的力量;不仅致力于维护自由的传统,而且致力于发掘自由的传统。这也是保守主义对于当今中国的使命所在!


本文节选自刘军宁老师《保守主义》第三版序言,正如他所言:保守主义与现实有着直接相关性,在诸多思潮中,保守主义是当下最重要、最需要了解的

保守主义思想是如此重要,但长期以来却被严重轻视,甚至对它存在误解,而介绍保守主义的作品,一直良莠不齐。为此,先知书店重磅推荐“读懂保守主义”书单。精选中国最著名的保守主义学者刘军宁《保守主义》,以及冯克利策划并领衔翻译的“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从”:

刘军宁《保守主义》: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保守主义思想的经典作品,通俗易懂。更是启蒙书单中必备的一本。刘苏里:这是中国当下最有穿透力和最富洞见的政治思想启蒙。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国人收藏。

“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这套书是近40年来,国内首次引进出版的最全面、经典的保守主义作品,作者包括柏克、柯克等保守主义思想大家,该书由先知书店独家发售。

收藏阅读保守主义思想,了解改变未来中国思想版图的新思潮,还可汲取避免犯错、尤其是大错的新智慧。(“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由先知书店独家发售,充值会员,享受优惠)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危机时代需要怎么样的思想
保守主义:避免大灾难的“艺术”
保守主义——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思想
孤寂百年:与中国失之交臂的保守主义
罗素:小灾难来自固执 大灾难来自狂热
刘瑜:知识分子是来添乱的吗?
韦伯走后的第100年,我们更需要他
致敬柏克: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掉“柏克定律”
历史是位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无知尚可宽容,但无良知不可被宽容
殷海光:知识分子的两个基本条件:注重德操、献身真理
文明社会的六个特征
朱学勤:他们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
昆德拉:永远不要以为可以逃避,因为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陈丹青:木心,这个死不悔改的人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