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信无义的结果,就是野蛮战胜文明​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3-15


最近,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引发争议。一边是盛赞秦后大一统的历史功绩,一边却认为是为暴戾无道的秦朝唱颂歌。
 
秦国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它在战争中发展出一套严酷的统治手段。秦朝对这些东西过于自信,而其他社会力量对它也没有制衡能力,所以它不知道自己力量的极限,很自信地走向了悲剧。
 
但其实,无论丰功伟绩还是贻害千年,在历史深处还有被我们所忽视的一点——就是秦朝这套体制究竟是如何出现、发展?直至成为中国历史2000多年来很多问题的罪魁祸首。
 
据赵鼎新老师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一书中所说:秦朝灭亡只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奠定这个结果的原因,早在东周尽头,儒法帝国冉冉升起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灭亡的基础。
 

读这本书,不光是读历史,而且是学习看历史的方法,赵老师的方法论与国内的同类著作有很大不同,非常给人启发:
 
◎战争是形塑历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赵鼎新老师看来,虽然历史带有偶然性,但社会加速发展的首要动力,是人类在组织和个体水平上的冲突或竞争。秦朝这样高效率的战争机器,其崛起与灭亡,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效率导向型战争”的必然结果。
 
战争是形塑历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春秋战国时代的竞争,就是战争驱动型竞争。说白了,就是打仗。春秋战国时期,从几百个封建诸侯国,打成战国七雄,然后统一。
 
◎千年帝制的真正根源:
 
在战争的推动下,富国强兵的逻辑压倒了一切,封建制、贵族制和礼制等一切温文尔雅的东西,逐渐让位给效率至上的郡县制、科层制和中央集权。
 
而此时,正值中国政治哲学形成的黄金时期,可以说,从一开始中国的政治哲学和国家治理逻辑,便种下了浓烈的帝制基因。


此后,虽有汉朝独尊儒术,却不过只是为了帝制的国家机器,披上一层合法性外衣。
 
杀建功立业的重臣,却送邻国土地——越王勾践的典故,就是这种逻辑的突出体现。
 
◎无信无义的结果就是野蛮战胜文明:
 
春秋战国从几百个诸侯国,打成战国七雄,然后秦统一成为战争的唯一受益者,这中间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文化:实用型的效率文化。
  
这种功利计算的实用主义文化,也就更支持集中人力、财力,统一权力和意识形态而举国作战了。

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只有野蛮才能战胜文明。能在霸主竞争中取胜的,很大程度上都是率先在战争中讲效率,重实用,而轻礼仪的野蛮国家。
 
……
 

收藏本书有以下三点理由:


◎权威:在海外华人学者中,论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取得的学术地位,很少有比赵鼎新老师更高的。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终身教授,他的研究既有本性的大问题,同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高度:读这本书,不光是读历史,而且是在一种新的眼光下——用实用主义、效率战争、儒法国家等等新的视野重新审视历史。因此,即使是那些我们很熟悉的历史事件,在这种解读下,也产生了全新的

 

◎反思:赵老师讲中国帝制起源,从春秋战国效率导向型的战争讲起,不能不说视角独到老辣了。要从根源反思中国几千年的帝制文化,推荐读读这本。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有幸收藏赵鼎新老师《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签名版,数量有限,为阅读收藏更添一份温情,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两面人
历史的三枚切片:慈禧为何向十一国宣战?
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
张宏杰:影响中国历史的五条大脉络
“无所顾忌”的历史:《哈佛中国史》与《剑桥中国史》
荐书|刀尔登《中国好人》:破解“脸谱化”历史人物的必读书
许倬云:中国文化需要灵魂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通古今之变:项羽之死影响中国两千年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万古江河,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视频)
罗马帝国的崩溃:汉朝与匈奴战争的“蝴蝶效应”
汉武大帝与民间的货币战争
统一战争与衰亡战争 | 郭建龙

如果此文给您启发,请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