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叛国者”柏克

先知书店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4-15


“叛国者”柏克
文:kuang、  编:木叶

有一个人,身为议员,但当殖民地闹独立,全国上下群情激奋、喊打喊杀时,他却支持殖民地的行动,谴责自己的祖国。


有一个人,竟然起草了“22项大罪”,弹劾一位受到本国人民极高礼遇、功勋卓著的总督。


有一个人,当全国人民群情激奋,要求学习邻国暴力革命的“先进经验”,他却毅然决然地站在对立面,拥护人人喊打的国王。


一般而言,此人毋庸置疑是卖国贼、奸佞、邪恶的化身,是要被唾骂、被打倒,扫入历史垃圾堆的。


然而,这个“邪恶”之人,就是埃德蒙·柏克。作为当代三大思潮之一——保守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他不为众人所熟知,但他那句“邪恶之所以得逞,是因为善良之人无所作为”的名言,却广为传颂。

1729年1月12日,柏克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律师家庭中,柏克是为数不多的参与政治的思想家,他的传奇经历和主要思想,与那个年代最璀璨夺目却又截然相反的两场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密不可分。



▌“英奸”柏克:
在正义与英国利益之间,他选择前者

提起美国独立战争,我们会想起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大陆军的确是以少胜多击败了英军,但事实上,在战争的决胜天平上,英国王室最后时刻的妥协值得一提,而柏克于此功莫大焉。

从“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起,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自治规则就扎下了根。自治归自治,殖民地人民仍然奉英王为最高统治者,以英格兰为母国,受英国议会的管辖和保护,而且对英国的自由传统甚是尊崇。

然而,英国却辜负了殖民地人民的信任,强行征税、设置严苛的贸易壁垒、无视殖民地的“自治”传统,最终激起了激烈的反抗,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作为辉格党的文胆,以及实际主宰者,柏克从一开始就站在北美一边,为捍卫殖民地人民利益不遗余力。

当英国陷入鏖战泥淖时,柏克发表著名演讲《与美国和解》,并影响了多数议员,最后投票决定“放美洲一条生路”。随后,他又写下《致布里斯托首长的信》,这两件事,在改变英国当权者思想,终结战争方面,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柏克深深地热爱英格兰的土地,热爱它的人民,以及被它自由精神福泽的更多人,他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利益为名践踏这种热爱,侵害其中的自由使命。

因此,柏克严正声明:所谓自由,“要么属于帝国境内的全体居民,要么就谁的也不是......部分人的自由,是一种最可恶的奴役形式。”

身为英国议会重要成员的柏克,按“阶级分析”论,属于英国的统治阶级,如果按照“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他应该坚决反对北美独立,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即便抛开精英属性,在大国争霸的年代,作为大英帝国的一员,柏克也应该无条件的以大英帝国的利益为重。

然而,在柏克眼里,强权不是公理,自由才是;在伯克心中,对英国真正的热爱,不是鼓动它用剑去征服更大的世界,而是誓死捍卫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传统。



▌反对“双标”的柏克:
英国不应在海外殖民地使用另外一套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说,英格兰母国和北美殖民地之间的问题属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价值观相同、道德立场相近、制度文明类似,比较容易达成妥协和谅解。

但是,大英帝国和印度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就没这么简单了。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不同的族群属性,各种利益纠葛,这让柏克弹劾首任英国驻印度总督一案,变得更加不可思议。

柏克弹劾黑斯廷斯的罪状包括:贪污、利用政治权利索贿,挪用公款,滥用法律权威、专制、通过非法发动战争来谋取利益,违背条约,对印度人民施行暴政,等等。

然而,黑斯廷斯作为首任英印殖民地总督,功勋卓著,受到英国人的拥戴。柏克弹劾他,等于是在挑战一个英雄人物,也相当于挑战整个英国人民。

柏克认为黑斯廷斯的恶行,源于大英帝国自身的道德缺陷和道义缺失,沃伦·黑斯廷斯不过是这个作恶链条上的一环。这种好比阿伦特“平庸之恶”的论断,让柏克陷入了两边不讨好的境地。

柏克弹劾黑斯廷斯远不止对一任总督的发难,而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制度性安排发起挑战——总督的专制权力导致印度人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利。

柏克认为,大英帝国有责任将自身的自由、法治等传统扩展至殖民地,而不是在海外殖民地使用另外一套标准。

但是,数量庞大的英国权贵都从黑斯廷斯治下的东印度公司获利,弹劾他几乎就是与整个帝国官僚系统作战,利益盘根错节。因此,在黑斯廷斯弹劾一战中,柏克终究还是失败了。

然而,柏克虽败犹荣,他将这场弹劾看作他一生的“纪念碑”。他的抗争,正是英帝国“价值观悖论”的缩影——在国内与海外殖民地,遵循不同的理念,英国后来的历史,正是在对待这一悖论的不断反思和探索中,填充自由和正义的内容。

刘瑜老师说:“自由的性质类似火苗,借助一点点锋利,就可能无边蔓延,柏克就是那个煽风点火者,他和他的同道让一点点自由蔓延成了更多的自由、越来越多的自由,及至势不可挡的自由。”

如果不是一个思想纯粹之人,大可不必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境,只需空喊口号即可。柏克的坚持和义无反顾,正是自由和正义最本真之体现。



▌“王贼”柏克:
激进葬送自由,审慎保守自由 

从北美独立,到弹劾英印总督,柏克如此卖力地为自由鼓与呼,却突然在1790年一反常态,站在了邪恶国王乔治三世一边。

1789年,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后,欧洲各国出现骚动,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也不例外。

法兰西人空前的革命开始不到五个月,英国革命派牧师普莱斯的《论爱国》发表,为法国革命唱起最强劲的赞歌。夜以继日地煽动英国人干两件事:支持法国革命,在英国也发动一场类似的大革命。

然而,当全世界都在为法国大革命的“伟大成果”欢呼时,柏克冲着全世界吼道:“法兰西是在用犯罪换取贫穷!法兰西不是为了她自身的利益而牺牲美德,她放弃利益,其实是为了出卖美德!”

堪称自由派旗手的柏克,居然将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大革命视为洪水猛兽?很多人以为柏克疯了。

其实,柏克的“反常”,恰恰是因为他坚守自由的“常态”:

柏克认为,传统对秩序与自由至关重要,而大革命毁掉了旧制度与旧秩序,那么社会凝聚职能只好由军队和暴力来替代,而用暴力来制造凝聚力,必然会造成暴力的滥用!

柏克认为,不畏惧上帝的人,必将傲视一切。法国大革命将宗教连根拔起,其实“他们就把那种唯一能够产生真正勇气的畏惧,从人们的头脑中斩草除根”,恐怖手段将凌驾于一切,没有任何钳制!

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追求卢梭式的人民主权,试图构建人间天堂,它追求一种大民主,必然导向“多数人的暴政”,少数人操控多数人,然后对不服从的少数人施加最残酷的压迫,这种压迫会扩大到更多人身上,比王权统治残暴得多!

以上洞察,收录于柏克的代表作《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一书中,此书不仅奠定了柏克保守主义思想开创者的地位,更被公认为“抵抗法兰西疫病的良药”。

柏克在狂飙突进时保持的审慎和克制,既源于他对自由的坚持,更源于他“保守自由”的创举。他说:“我们把自由权看作祖先给我们传下来的,并将由我们传给后代的遗产。”



▌致敬柏克
汲取保守主义的思想和美德

刘军宁老师说:“保守的柏克比自由的柏克显眼,但自由的柏克比保守的柏克重要。”这既是对柏克的评价,也道出了保守主义思想的真谛。

柏克的一生充满了悖论,他是坚定的爱国者,却表现得像一个叛徒;他坚守审慎与克制的政治理念,却总是慷慨激昂,奋勇突进。

1794年,柏克痛失独子,终老乡间。此后两百年,世界的主旋律却是“法兰西疫病”的不同升级版。直到二战后,拉塞尔·柯克著《保守主义精神:从柏克到艾略特》,为保守主义寻根和正名,而丘吉尔、撒切尔夫人、里根等保守主义政治家,都是站在柏克肩上的巨人。

保守主义思想,不止是一种政治智慧,还是格雷厄姆、邓普顿、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的投资哲学。简单说,保守主义是贯穿于政治观、财富观、人生观的一套思想体系。

因此,致敬柏克的最好方式,是汲取他开创的保守主义思想智慧。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挚推荐以柏克《法国大革命反思录》、柯克《保守主义精神》为代表的的“保守主义经典译丛”。

这套书是近40年来,国内首次引进出版的最全面、经典的保守主义作品。领衔翻译这套书的,是国内著名保守主义学者、翻译家冯克利老师。它是读懂保守主义绕不开的经典,更是每个热爱自由的人案头应有的一套硬书。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汲取保守主义的思想和美德。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保守主义20则问答
女性保守主义修炼指南
生活中的保守主义原则(视频)
刘军宁: 保守的柏克与自由的柏克
致敬燃灯者:世间自有盗火之人
保守主义:唤醒一种新的思维传统
人类缺少雷蒙·阿隆这样的知识分子
通往自由与繁荣: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
哈耶克: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善意铺成的
五四百年反思——与中国失之交臂的保守主义
柏克走后两个世纪,依然没有国家能逃脱“柏克定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