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文明的兴起:从五月花号到21世纪
-1-《绅士谋国》
-2-《脆弱的联合》
-1-《联邦党人文集》
如果说美国宪法是美国政府构建的骨架,那《联邦党人文集》无疑让宪法变得有血有肉。
《美国联邦宪法》诞生之初,美国依然有很多人无法接受这部宪法,汉密尔顿、杰斐逊和杰伊等三位美国国父因此联手,以本书中的论文,阐释美国的根本意图,以及宪法的核心精神。 三位国父指出,美国制宪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是清晰地列举出来的,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和各邦之间的纵向分权对政府权力进行制衡,不承认任何机构有高于宪法的权力。
事实上,正是这种精心设计的政治制度,让美国政治成为一种多中心、网状的权力结构,保证美国既免于多数人的暴政,也免于少数人的独裁。 托克维尔:《联邦党人文集》是一部好书,尽管它是专为美国而写的,但亦为全世界的国务活动家所必读。(本书被国家领导人列为美国书单之首)
-2-《论美国的民主》
-1-《美国文明观察四部曲》
“自由主义”是理解美国文明的重要维度。理解自由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方能理解财产权、言论自由以及权力制衡为何在美国历史上受到如此重视。今天,尽管美国自由主义因其对滥用自由的容忍而饱受诟病,但正如钱满素先生所言:
“自由主义的软肋也许正是他的强项,那就是保证自由开放的空间,只要不同的观念还都有同等表达的权利,人民就迟早会选择更符合理性,更符合他们利益的做法。即使他们一时选错了,这也是民主必须承担的风险,只能寄希望于他们未来选择正确。否则,一旦失去自由,民主必随之丧失。” 刘瑜:钱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
美国人没有法国人的优雅,没有德国人的严谨,没有英国人的智慧,但为什么能够一一打败对手,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需要将目光聚焦到塑造美国历史的那些关键人物身上。而本书是一部从个人和生活角度书写的美国通史,全书时间跨度400年,从殖民地早期,一直到20世纪末,涉及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
在序中,作者约翰逊这样说,“关于美国过去的每一个方面和时期,本书有一些新的且往往是犀利的话要说,我不像一些历史学家那样,试图隐藏我的观点。这些观点就摆在这里,让所有人去看,去考量,去质疑。”
这本书带来更多的人民生活的细节,是一份让人耳目一新的美国社会调查,好读、富于智慧,每个读者都能感觉到美国人的态度和骨气。
《福布斯》: 这本大胆、无畏、有冒险精神的书,可谓是一部宏伟的杰出作品。
-1-《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国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今天,试图维护现有秩序的美国,与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冲突却愈演愈烈,这场冲突究竟将把中美两国带向何方?
要看清中美的大国冲突,首先需要真正理解美国与中国两种迥异的文化。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中,心理人类学最重要的创始人、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先生指出,中美文化的核心冲突,正是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只要中国人还是完全依赖于人与人的相互依靠,则中国的社会就只能遍布贫穷;只要中国的个人还是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作为整体的文化就只能保持相对的停滞。
本书甫一问世,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民族性格的经典著作,1972年尼克松的幕僚更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纽约客》:本书所研究的不单纯是中美双边政治关系,许烺光教授得益于对中美两种文明的熟悉,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远为艰巨的任务——比较和辨析两大文明,以一种平易而近于澄澈的语言,逐一说明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借助两种文化的互相批判,他同时也对它们做出了有效的说明。
-2-王元崇《中美相遇》
欲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大国关系、制度差异、贸易战、留学生……等等诸多困扰——须从《中美相遇》开始。
中美交往史的起点,不是1979年的中美建交,而是200多年前,那场跨越太平洋的相遇。
中美初遇,许多行动建立在对彼此错误的想象之上。
在美国独立革命发生一年半之前,列克星敦已经先一把火革了中国茶叶的命。也正因为大多数美国人缺乏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才会使众多“妖魔化”中国、敌视中国的行为很容易得到市场。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
中美关系演化推进的逻辑和复杂动因的谜底,其实就在《中美相遇》之中。
程映虹:本书像是在中美关系处于又一个十字路口时,有人在路边竖起一列橱窗,用图像、场景和细节向行人展示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对中美关系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背后的各种关联。
— 美国文明兴起的启示 —
从五月花号到21世纪,美国历史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也一直是所有“开眼看世界”的人都无法回避的。今天我们了解美国的历史,既是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同样也是对我们自身反思。读懂美国,读懂文明,读懂我们今日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