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国原子能研究所Small: 揭露Ti4+在富锂层状材料中,稳定高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关键作用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Moses Cho
通讯作者:Jihyun Hong, Jongsoon Kim, Seongsu Lee, Hyungsub Kim
通讯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成均馆大学

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被认为是具有高容量的正极材料之一,提高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的关键。然而,电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永久性结构变化,会导致容量和电压衰减。鉴于此,韩国原子能研究所的Hyungsub Kim与韩国科学技术院和成均馆大学合作,制备了Ti4+取代的Li2IrO3 (Li2Ir0.75Ti0.25O3)正极材料,发现Ti4+能够有效的抑制电池的电压衰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容量保持率。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征 Li2IrO3的相比,Ti4+增加了材料中的共价键,从而使材料结构更稳定,在脱锂的充电过程中,相稳定性从O3相转换到O1'相,从而促进氧的氧化反应。该项工作揭示了Ti4+ 在稳定阴极结构中的作用,为高容量富锂层状氧化物电池材料的基本设计方法,提供了指导方针。

【详细内容】
Ti4+取代Li2Ir1−xTixO3 (x = 0, 0.25, 0.5, 0.75)的结构表征
图1a中XRD图谱显示材料为C2/m对称的单斜结构,其中Li在TM层中被部分取代为LiM2序列,形成有序的蜂窝状排列。没有杂质相的痕迹,表明样品处于固溶体状态,Ti4+完全集成到LIO系统中。图 1b 所示,随着Ti4+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向更高的角度转移,这是由于Ti4+的离子半径(0.605 Å)比Ir4+(0.625 Å)小。此外,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随着Ti4+含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如图1b的插图所示,这是由于Ti4+半径更小的结果。

堆垛层错的程度可以从半峰全宽(FWHM)中推断出来,如图1c所示,主(001)峰的FWHM略有减少和上层结构峰显着增加。FWHM的减少意味着堆垛层错最小化,而FWHM的增加表明堆垛层错的程度很高。随着 Ti4+的加入,超结构峰的XRD强度降低,同时保持整个阴极框架的结晶度。这表明通过面内方向的结构重排增加,表明堆垛层错在调整局部结构中的有效作用。

如图1d所示Ti4+主要在Ir 4g位点很好地结合,随着Ti4+含量的增加,LiM2 层内发生的位点混合增加。Ti4+在Li层中的Li 2a 位点也被部分取代,并且Ti4+取代对Li-O和Ir-O键长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Li-O和Ir-O键长随着 LiM2层中Ti4+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最长的Li-O键长依次减少,依次为2.102、2.073 和 2.062 Å,LIO、LITO25 和 LITO50样品中Li-O的键长,分别为 2.04、2.035 和 2.011 Å。这种整体键长收缩可以用强Ti4+-O离子键来解释,因为Ti4+具有电子配置d0。强的键合确保结构完整性,在保持结构刚性的同时稳定高压下的氧氧化还原反应。然而,Li层中的Li-O键长发生了各向异性的变化,随着Ti4+浓度的增加,Li-O键长在不同方向上发生收缩和伸长。该结果表明LiO6八面体的畸变,使锂层中的整个LiO6网络不稳定,导致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锂离子的转移促进。
图1. Ti4+取代Li2Ir1−xTixO3 (x = 0, 0.25, 0.5, 0.75)的结构表征。

LIO 和 LITO25 的恒电流充电/放电曲线
图 2a 显示了LIO和LITO25在10 mA g-1 (≈C/21)的电流倍率下的第一个循环电压曲线。LIO的初始充电和放电容量为170和140 mA g-1,LITO25的初始充电和放电容量为202和173 mA g-1,表明与LIO相比,LITO25在放电时提供了30 mA g-1的额外容量。该结果表明氧的氧化在超出Ir金属氧化还原能力的高容量中发挥了作用。LITO25的电压曲线在第一次充电时包含四个平台,平均电位为3.56、4.10、4.35和4.47 V,如图2a的插图所示。之前关于传统LIO的报告显示,在3.56 V和4.10 V电位处有两个不同的平台,3.56 V处的峰值分配给Ir氧化还原从4+到5+,第二个峰值对应Ir氧化还原5+到5.5+有贡献,在第一次循环时,从初始O3到O1相的相变,其中T3相为中间体。值得注意的是,LITO25在4.10 V的第二个平台显示出向较低电压的电位偏移,表明Ir4+/5+ 氧化还原电位可能源自Ir4+离子周围聚集的Ti4+。在高于4.2 V的高压下观察到的具有大电压滞后的宽不对称平台,可以表示为氧氧化还原。这与之前关于 Li2Ir0.75Sn0.25O3 (LISO25) 和 Li2RuxM1−xO3 (M = Ti, Sn) 系统的报告一致,其中氧的氧化峰通常在4.2-4.4 V范围内。

在10 mA g-1(C/21)的电流速率下,对LIO和LITO25进行了2.5到4.6 V与Li+/Li之间的循环测试,如图2b所示。LIO在第10次循环时,容量突然发生衰减,然后趋于稳定。相比之下,LITO25在65次循环中逐渐褪色,提供整体增强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稳定性,LITO25的容量保持率为81%,而LIO的容量保持率为72%。即使在5 mA g-1(C/42)和17.58 mA g-1(C/12)的不同速率下进行长循环测试时,LITO25 的循环稳定性也得以保持。LITO25在所有电流密度下均表现出增强的倍率性能,表明LITO25正极的锂脱/锂化学反应很容易。

图2c显示了LIO和LITO25的归一化放电曲线,直到第65个循环,dQ/dV曲线作为插图。与 LIO(≈376 mV)相比,LITO25的放电曲线在第65次循环后显示出更小的电压衰减(274 mV)。该结果通过dQ/dV曲线进一步阐述:具有高度对称的电化学曲线和在高压区域的电压衰减抑制。LITO25的稳定性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比变得更加明显,在LIO系统中掺杂Sn4+导致电压曲线变得倾斜并在第一个周期后立即转换为S曲线,LIO 和 LISO25 在第 50 个周期后,电压衰减约为250 meV。此外,与Sn4+掺杂系统相比,Li2Ru0.75M0.25O3(M = Ti,Sn)中的Ti4+取代提高了电化学性能,容量保持率约为20%,结构稳定性得到改善。这表明,即使使用活化的阴离子氧化还原,Ti4+嵌入也能够相对保留其氧化还原路径。
图2. LIO 和 LITO25 的恒电流充电/放电曲线和容量与库伦效率曲线。

充放电中晶体结构的变化
图3a显示了LITO25在初始充电/放电过程中的XRD 谱,表明电化学反应是通过O3和O1'相的两相反应发生的。充电至4.02 V后,整体O3结构保持良好,主要结构和超结构XRD峰均变宽,表明活性Li-M层混合以及与原始状态相比蜂窝层中的结晶度略有下降。非原位 XRD 图中观察到,新的O1'相特征峰开始变化,O3相同时消失,直到4.21 V;然后,发生向O1'相发生转变,直到4.6 V(图 3b)。当充电至4.6 V时,在LITO25电极的 XRD 图中在20-23°范围内,未观察到超结构峰完全消失的现象,新峰出现在更高的34.9°和 40.2°角度,对应着O1相的 (130) 和 (220)晶面,如图 3b 所示。新形成的峰对应于O1'相同样,O3超结构峰和O1'相主峰的存在表明,该相没有完全转化为O1相,表明整个阴极晶体结构,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放电时,相变连续转变回原来的O3相;然而,上部结构峰并没有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变化如图3c、d所示。在初始充电过程至4.02 V,O3相的晶格参数和电池体积持续增加,在新O1'之前的后续电压下a和c晶格参数突然增加。从O3到O3和O1'的相分离,发生在4.12 V处,这可能是由于脱锂时,明显地的各向异性晶格膨胀和收缩导致,包括氧氧化还原反应。O1’相的晶格参数和电池体积在进一步充电至4.6 V时,持续下降,放电时,晶格参数恢复到O3相的初始值,表明充电/放电过程是可逆的。
图3. 充放电中晶体结构的表征。

充电/放电时Ir、Ti和O离子的价态
图4a显示了Ir L3-边缘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 (XANES)光谱。当充电至 4.4 V时,白线 (WL)向更高的结合能移动约1.2 eV,对应Ir氧化态从Ir4+ 到Ir5.5+ 金属氧化的增加。当充电至4.6 V时,轻微的W 转变为结合能降低约0.1 eV,这可以看作是 Ir 部分氧化为Ir6+,如先前文献所述。这一发现表明超过Ir5.5+状态的Ir氧化还原能力有限,这意味着超过4.4 V时存在氧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电时,在放电至2.5 V后氧化导致原始Ir4+ 状态,揭示了Ir氧化和WL偏移,如图 4a的插图所示。

图4b显示了不同充电状态下的Ti K-边XANES光谱。在充电过程中,4,970 eV的前边缘峰强度增加,这意味着TiO6八面体结构发生了畸变。放电光谱的强度没有完全恢复到原始强度,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充电期间Ti4+金属,从锂层中的八面体位置迁移到四面体位置,然后Ti4+ 永久保留在四面体位置。XANES光谱在4990 eV处的形状变化主要是由于晶格变化造成的,因为Ti4+ 具有3d0,不能发生氧化。

图 4c、d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图谱,进一步探测了TM-O上的结构修饰。第一个壳占TMO6(TM = Ir 或 Ti)八面体的金属-氧键长,而第二个壳及以后占 TM-TM 键长,这对应于涉及两个或多个相邻TM距离的不对称排列,实际键长为0.3-0.5 Å。结果表明,在充电过程中,Ir-O和Ti-O键长均减小。这与原位XRD数据一致,表明体积逐渐收缩,如图3e所示。当完全放电时,显示出可逆的 Ir-O,而Ti-O 配位并未完全恢复至0.12 Å,这意味着不可逆的局部结构和晶格畸变。

图4e显示了原始状态与完全充电状态 (4.6 V) 相比时 Ir M-边缘和O K-边缘的电子能量损失光谱 (EELS)。带电的 Ir M-边显示出全新的峰形,61.7 eV 处的峰完全消失,且宽度变宽,反映了氧化过程导致Ir-O的配位环境发生了严重结构变化。相比之下,O K-边缘显示强度降低,两个氧峰(原始状态的 533.4 和 542.1 eV)的峰位移朝向更高能量,同时保持整体峰形。软 XAS图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结果很好地揭示了,LITO25在不同截止电压下,电化学曲线氧化还原过程,其中滞后开始出现在4.2 V以上,表明由于活性氧氧化导致结构变化是不可逆的,如如图4f所示。
图 4. 充电/放电时Ir、Ti和O离子的价态的同步辐射图谱分析。

氧氧化还原活性的DFT理论分析
通过DFT计算进一步研究了LITO25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图 5a、b 所示态密度(DOS)结果表明,在原始Li2Ir0.75Ti0.25O3状态下,Ir控制着氧化还原活性。充电后,DOS O 2p 水平增强,表明氧的氧化是脱锂状态下容量增加的原因。此外,随着脱锂的发生,带隙能量降低,使氧化还原活性更容易进入氧的氧化还原。

随着材料经历从Li2Ir0.75Ti0.25O3到Li0.5Ir0.75Ti0.25O3的充电过程,晶体结构表现出O-O键长从 2.91 Å缩短到 2.46 Å,如图 5c 所示。在从O3相到O1'相的相变过程中,Ir-O和 Li-O之间的键长呈非线性变化,Ir-O键长从2.033 Å缩短到1.891 Å,Ti-O键长缩短从1.998 Å到 1.930 Å。然而,Li-O 的最长键长变化为 2.074 Å至 2.282 Å。TM-O的缩短与原位XRD和XANES数据相关,其中观察到晶格参数和TM-O键的整体收缩,这表明在相变到O1'过程中层间距离更短。Ti-O键与周围的O2−阴离子形成强离子键合性质,影响氧八面体键合变得不均匀,使LITO25更容易进行O2二聚化。此外,Li-O的键长的增加意味着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容易脱/锂化,与 Mn-O、Co-O 或 Ru-O 键相比,Ti-O键中的电子更集中在O离子周围,能够提高电子/离子电导率并促进锂离子传输。
图 5. LITO25中O3和O1’相的DOS图谱以及优化的O1’相结构。

【结论】
从传统的LIO层状结构出发,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Ti4+取代的LITO25 正极材料,并研究了Ti4+掺杂对LI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新合成的LITO25正极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结合实验和计算分析表明,Ti4+取代降低了脱锂/锂化过程中的结构无序化,使结构稳定性增加。这一发现揭示关于O2-/O2(n)-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局部结构效应,以及Ti4+ 对结构稳定性的贡献。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制,也为设计新的有前途的高容量正极材料指明了方向。

Cho, M., Song, S. H., Hong, S., Kim, K. S., Avdeev, M., Yoo, J.-G., Ko, K.-T., Hong, J., Kim, J., Lee, S., Kim, H., Critical Role of Ti4+ in Stabilizing High-Voltage Redox Reactions in Li-Rich Layered Material. Small 2021, 2100840.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100840

Arumugam Manthiram:高镍、低/无钴层状氧化物正极衰减机理的深入分析

2021-07-06

固态电池中各组分的大规模制备工艺

2021-07-02

武大刘抗课题组Mater. Today Energy: 一种基于聚乙烯气凝胶的新型辐射空调系统

2021-07-02

伍斯特理工学院王岩ESM:过量未必是坏事,还能实现高性能NCM811全固态电池

2021-06-29

悉尼大学陈元教授:可折叠和层间距可调的石墨烯纸作为钠离子电池高面容量电极

2021-06-25

“纳米风暴聚合”造粒技术或将助力高性能硫碳颗粒工业化生产

2021-06-23

中南大学&南洋理工锌离子电容器AEM:一点“镁”好,“锌锌向荣”

2021-06-22

Joule:实现高效纯水电解制氢,效率最高可提升17%

2021-06-21

周豪慎等今日Nature Energy:无负极锂电寿命再突破,软包300圈!

2021-06-18

武大艾新平:打破桎梏,5分钟实现石墨负极精准预锂化,首效98.8%

2021-06-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