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志勇: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背景与走向

张志勇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 6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编者按


2020年7月4日,应2020中小学卓越校长高级研修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教授开设线上讲座,结合“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背景与走向”这一主题,基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改革和实践,为大家透视未来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以下为讲座内容精编。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7大背景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的,好的教育必须及时回应时代的呼唤。我们研究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走向,必须深刻洞察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变化,这是研究学校未来变革非常重要的视角。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或特征?我把它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科技霸权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赶上了一个即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看来,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含义,必然体现在地缘政治格局的变革当中。


2010年,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引世人瞩目。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国家发展到现在,实属不易。但是中国崛起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想跳出所谓守成大国和崛起性大国之间必须产生对抗的窠臼,似乎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近年来,美国人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围绕着扼制华为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再次说明,今天制约中华民族崛起和发展的,是哪些“卡脖子”的科学技术。


破除科技霸权,永远不再受制于人,亟待中国人创造能力的永续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不断迸发。

让青少年一代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能够破除西方科技霸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创新能量,这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不确定性的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这场全民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的决定性胜利,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同时,全国各行各业进入复工复产阶段、社会生活快速进入正常状态。


但是,谁能料到,6月11日在北京新发地突发疫情,北京突然成了新的疫区。


不确定性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人类社会的常态。


这种不确定性给教育的启示,就在于中小学教育要更加坚定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用学不胜学的知识掌握去应对未来的时代。


第三,信息的非真实性传播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体、自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的传播者,一个信息的吸纳者。然而,信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不是真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充满了各种不真实的信息传播。


近期,山东高考冒名顶替上学的事件也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苟晶所谓两次高考两次被冒名顶替,更是引起了社会正反两种声音的热议。让参与其中的“吃瓜群众”大跌眼镜的是,苟晶向社会传递的信息与经过组织调查的信息具有不一致性,或者说,苟晶向社会主动发布的许多信息是不真实的。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非事实性传播给我们一个启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寻找真相的能力。未来学校教育不能再满足于让孩子简单地记忆事实,掌握知识。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建构,是这个时代给学校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第四,人类社会、经济、职业生活的非组织化趋势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分离的。


在传统和世俗的中国人眼里,组织是很神圣的,有个单位上班是很令人骄傲的事。上班、去单位,自然要让单位的约束与管治。


大多数人都受到单位的组织化约束,包括孩子们上学,在学校里面也是一种组织化、社会化行为。


今天,孩子在家里学习,在家里上网课,很多人在家里工作,开始居家办公。居家学习当中,很多学校试图用学校课程表来约束孩子居家学习,但是能管得住吗?人类社会在未来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经济、社会、职业生活开始呈现非组织化状态,人们将从过去职场生活的各种组织化“硬约束”,回归到家庭生活空间的“软约束”状态,这将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必然会成为未来人的核心竞争力。显然,教育者要深刻认识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生活职业样式的发展变化,对未来的人的生存与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人的生存方式的虚拟化与智能化



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许多生活,包括职业生活从线下转到线上,云办公、云买菜、云逛街成为人们新的生活和职业方式。


未来人们的这种生存方式跟教育有什么关系?人的现实交往越来越少,现实生活中物理空间的交际参与越来越少。这样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依靠双腿走动的人的身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大幅度减少;第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幅度减少,对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创造性能力发展产生影响。


今天,孩子们心理问题多发,亲子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与虚拟世界的发达直接相关。显然,各种智能终端在和人们争夺情感,很多孩子大量沉醉于网络上,包括不少家长也是这样。


可以说,智能世界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便捷和智慧的学习、生活方式,但也在切断人们亲自交往、亲自探索、亲自实践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面对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存、学习和职业生活带来的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人类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教育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虚拟世界越发达,现实世界越可贵。


第六,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在新冠疫情防控面前,人们深刻体会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要有一个国家疫情得不到控制,这次疫情控制就不能说取得了彻底胜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人们更加深刻的体认到,人类应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人类责任。这个世界,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人类才能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真正唤醒的今天,这种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第七,健康第一



在疫情防控面前,中美两国面对新冠疫情的态度不同,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新冠病毒对人的生命带来的危害没有经济萧条带来的危害更大,他认为经济第一。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认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第一、生命至上。


同时,我们看到,在疫情冲击之下,孩子们交往的空间被压缩,人们的伙伴交往关系、同学交往关系、师生交往关系被切断,导致许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疫情控制之后,孩子回到学校里,面对各种考试和竞争,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变差,各种心理问题高发频发,极端事件远远超出了去年同期。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民群众健康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健康素养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建立学校大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然。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6大走向


这场新冠疫情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场新冠疫情,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多方面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


我认为,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将在以下6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第一,学校教育价值形态的变革



新冠疫情引发的居家学习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的真面目。很多校长和家长着急孩子管不住自己、不会规划学习。这些能力的缺失,不正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价值功能缺失的产物吗?


疫情后,学校教育是不是会发生新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积极的发展的因素呢?


从教育培养什么人有的角度来看,至少正在发生四个可喜的积极变化:一是对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视;二是组织与管理学生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三是普遍重视抗疫教育;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常态。


第二,学校教育存在形态的变革



我们正在进入全域教育时代。所谓全域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影响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校内这一封闭的围墙里边了。


以泰安市岱岳区开元中学为例,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每一节空中物理课堂都会提前发布居家实验指导,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课上把实验的观察进行分享探究。


课程回归生活,这是给我们未来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启示。


学校教育全域化时代,打破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当教育进入全域时代之后,学校教育如何影响家庭教育,学校如何和校外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如何和网络教育配合,将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第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形态的变革



我们学校的课改意识、课程意识比较弱,长期陷入了一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误区,教科书成了教育教学的一切。

 

学习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如果知识本身没有开放性,没有多样性,没有丰富性,孩子们的知识加工过程就没有挑战性。

 

我们从各地居家学习实践中看到,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重新得到加强,教育要关联万物。以济南稼轩小学为例,通过游乐园里找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的概念。课程是生活的典型反应,是生活当中的经典知识在学校场景中的重组。


我在组织一批名校长研究居家学习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居家学习不能照搬学校的课程表。居家学习给教师带来的重要挑战,就是老师要少讲,要让学生多学,要把教师的讲授建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建立在学生的初步学习上来进行探讨和对话。


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共享的课程创生成为现实。今天老师们的课程加工、课程创新,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支撑——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也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下面是临沂四中一位历史老师的课程开发反思:

一节微专题“古代文明交流”,课本知识零散而又少,新课本新课标又有要求,又是高考的频考热点,为了这节课我下载了“早期文明”“秦汉文对外交流”“隋唐对外交流”“宋元对外交流”“明清对外关系”“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等大量资料,包括99个课件和相关论文,最后经过筛选、整理成一个42页的PPT。


时间历经一周多,在准备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一心一意”,什么叫“全身心的投入”,什么是“搜集资料的痴狂”,什么是“打磨一节课”……吃着饭咀嚼的是直播课的内容,躺在床上满脑子冒出的依然是直播课的内容……


居家学习探索,给我们疫情之后学校教育正常化带来教学流程再造的契机,也使时空分裂的协同教学成为可能。

 

这一切都会给未来学校教育变革产生重要的启示。实际上,未来的全域教育时代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形态,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革的气息。


第四,学校教育组织形态的变革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芬格曾经说过:在知识网络化之后,房间里边最聪明的绝对不是站在讲台前的给你上课的老师,而是所有人加起来的智慧。


我提出了一个概念:集智化教学——集众人智慧来展开的教学过程。这次疫情防控之下的居家学习,人力教育资源组织再造——教师的分工合作教学成为常态。大家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连接的集体备课在很多学校已经常态化。

 

在疫情防控期间,临沂四中的历史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同一个年级的课过去是分班级上,现在不再分班级,每个老师备最拿手的那一部分课、知识点章节,每个老师还吸收别人的意见,集体备课之后,主备主讲的老师面向整个年级所有的班级授课。


深圳红岭小学的“双师课堂”:一个老师主讲,一个老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居家学习当中创造的很多课堂协同教学方式会不会转化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的方式呢?

 

在学校人力资源组织形态变革下,自组织教育成为常态。疫情防控之下,很多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重视学生的居家学习小组的建设,重视小先生制,重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制定学习公约,培育自主化自组织学习团队。


总之,学校教育的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包括云端学习场的建设,等等。


第五,学校教育的技术形态的变革



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是对人类教育生产力的解放。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就是去人工化。去人工化不是要替代老师的职业,而是要替代老师当中的简单劳动——体力劳动。对话生成,思维碰撞,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这样一些探索活动当然还要发挥教师教学的优势、教师职业的优势。


未来教育不是机器取代教师的职业,而是教师和机器协同教育时代的到来。


这是我们所呼唤的一个未来学校教育技术形态的变革。在人类教育活动当中,重建人和机器的关系,“人+机器”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全面应用,这种人机融合式的教育需要重构人和机器的关系。用李开复的话讲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人类对机器行为的认知,要重建人类机器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机器带给人类的不是失业,而是更大的自由与更加个性化的人生体验。

 

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迎接的未来的人机协同教育的一个新的技术形态。

 

云端教育活动成为常态。前一段时间,很多学校搞了云端开学升旗仪式、云端的教研活动,云端论坛、云端主题班会、云端家长会,大家可以看到,教育在技术的支撑下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一定要看到,机器永远是人类的工具,我们希望有一个友好的人机融合的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变革,不是技术专家认为用技术可以做什么,而是学校的校长们、教师们哪些工作、哪些环节,包括教学评管,等等,哪些可以用技术支持,这是最好的问题和任务驱动的学校技术变革路径。

 

教育技术一定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不能伤害儿童,不能奴役儿童。我们希望教育技术解放老师和家长,这是教育技术应该坚持运用的伦理原则。


第六,学校教育管理形态的变革



传统的学校管理大多是科层管理、经验管理、现场管理,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居家学习,我们传统的管理失效了。


线上管理成为常态。临沂四中每天通过线上来进行每日简报通报,课程表、统计反馈、活动报告、记录成长、反思改进,每天通过线上进行反馈管理。

 

基于数据的管理成为常态。现在微课助学系统可以直接把学生在微课助学当中的数据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在线检测的数据都可以直观的反馈给老师。

 

家校协同管理成为常态。家校教育共同体意识被空前激发出来。

 

多元团队学习评价管理成为常态。在技术支撑之下,昌乐一中建立现代学校的评价和管理团队的管理,关注的不仅是成绩,而且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是合作本身。通过课上的合作复查,组员、小组成员之间的成绩之和,小学习小组之间的对学习活动的互相评价,家长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一些管理的常态、管理的方式,对于未来学校教育变革来讲,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变革的趋势和方向。


延伸阅读



张志勇:居家学习,是一场伟大的教育试验

张志勇:居家学习,教育该补哪些短板

张志勇:学生的居家学习不同于学校班级教学!具体该怎么做?


1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要求,秉持人文交流和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发展,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校长派·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举办“2020中小学卓越校长高级研修班”。(点击蓝字查看活动通知)


根据中央关于当前疫情防控和教育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于当前阶段先行开展云端研修学习。张志勇教授直播课程回放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加智库君了解详情






往期精彩



◀头条丨朱永新:教育到底应该干什么?


◀头条丨李烈: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



◀头条丨人民教育家于漪:卓越的人有三条命


◀头条丨郝景芳:如果疫情长期相伴,世界会走向何方

编辑丨王洪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