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晖君创立“独角兽”的背后:这家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发展新范式
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A1”发布
近日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彭志辉发布了
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A1”
引起很多人关注
这个网名为“稚晖君”的
90后小伙子
在哔哩哔哩有249万粉丝
被称为“野生钢铁侠”
今年2月
智元在上海成立
如今已完成4轮融资,
估值达到独角兽企业标准
在这一飞速的企业成长过程中,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就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去年底,彭志辉与合作者进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孵化器,开启了创业历程。“我们当时预测,随着ChatGPT的问世,把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将打造出不再局限于某个应用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说,“所以我们很看好这个创业项目,给他们配备了首席科学家和工程化团队,仅用半年时间就研制出人形机器人样机。”
在孵化出高增长企业的同时,这家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探索一种政府智库引领、高校创新策源、行业专家领军、产业团队落地、产融生态链接的发展新范式。除了培育孵化企业,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还通过与大型国企、上市公司、中小创新企业等合作实现“自我造血”,去年市场化营收过亿元。
“二次创业”与各类主体合作
近年来,上海和外省市诞生了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它们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单位性质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对于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来说,能否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实现盈利的上海新型研发机构屈指可数。一位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负责人表示,由于经费紧张,他最近在为交房租的事发愁,还有一些员工离开了平台公司。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也经历过相似的困难期。这家企业成立于2018年,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政府、临港集团、商汤科技共同投资发起的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底,研究院重组领导团队,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从财务报表来看,这次创业颇为成功——2021年实现收支平衡,2022年市场化营收过亿元。
位于零号湾的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
“经过这三年摸索,我们初步完成了‘3+3+1’战略布局。”宋海涛介绍,第一个“3”指3个功能平台,即新一代高端专业智库、研发与产业转化平台、产融与生态创新平台;第二个“3”是3个技术平台,即全栈自主AI基础软硬件平台、算力调度平台、自主开源AI框架创新平台,旨在构建人工智能底座;最后一个“1”是搭建以开源开放框架为核心的AI基础产业生态。
在这一战略布局中,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政府、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等各类主体合作,在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多元功能的同时,强化与金融资本对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
让高校教授了解市场真实需求
为了做强技术研发服务功能,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上海交大为核心力量,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合作,通过双聘等方式组建了由60位以上教授、10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组成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两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等顶尖专家14人。
目前,研究院已经组建操作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认知计算、视觉智能等十余个研发中心,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科研平台。教授们带领团队,以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真实场景为抓手,以真实数据、真实环境检测验证科研成果。“我们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应用技术落地为目标推动成果转化。”宋海涛表示,“这种功能是一些高校科研的短板,新型研发机构可以与高校形成互补。”
与高校的另一个不同点是,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了工程化团队和市场化团队。他们协助教授团队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为新产品拓展市场。
以“远征A1”为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派出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博导闫维新和工程化团队,与彭志辉领衔的智元研发团队一起投身机器人整体设计和技术攻关,大幅缩短了“远征A1”研发落地的时间。
人形机器人“远征A1”亮相
“我还借助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工程化和市场化团队,发明了智能康养护理床和眼科手术机器人。”闫维新告诉记者,“来源于市场的真实数据、需求和场景对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很宝贵,通过真实环境检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能更快实现产业化。”
探索“1+X”全要素协同机制
在全过程创新中,要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也要有企业家和投资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吸引了多位大企业高管、上市公司联合创始人和投资人加盟。他们凭借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产业资源,分管研究院不同产业板块,或担任入孵初创企业的高管。
研究院组建了30人左右的产融生态团队,让他们在产业专家领导下为科研团队对接各种资源,包括资本、客户、合作伙伴等。“在智元融资过程中,我们成功对接了一家风投基金,还为人形机器人对接了很多潜在需求方和应用场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徐纯说。
宋海涛将这种发展范式称为“1+X”全要素、全链条协同机制,“1”即一批优秀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X”包括应用技术研发团队、工程化团队、产业化团队、产融生态团队等配套团队。“研究院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造血’,是因为凝聚了一批具备硬科技创新策源、高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全要素资源整合等能力的科学家和产业家。”
凭借“1+X”机制,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出智元机器人、屹锂能源等21家企业,融资总额超20亿元,估值近200亿元。其中,智元机器人跻身独角兽企业,屹锂能源、子虔科技成为准独角兽企业。
与大企业合作也是新型研发机构“自我造血”的重要渠道。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华为公司共建的全球首个昇思AI框架和大模型创新中心,就是一个合作案例。这家创新中心对标谷歌开源的计算框架TensorFlow和脸书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研发国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力争打造自主可控的开源AI框架和生态体系,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场景应用。
上海昇思AI框架和大模型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随着大模型和“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兴起,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将与更多创新主体合作,在全过程创新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科创上海
编审:李小佳
编辑:余逸舟
往期回顾
上海科创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在中国第一大沙漠边缘,绿色技术银行打造了一个智慧农业“样板间”
冰鉴科技顾凌云:“我们希望把科技真正做深,做到骨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