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张江勇当科创开路先锋

科创上海
2024-08-13

2018年11月6日,在张江科学城,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场的科技工作者亲切交谈,他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数字孪生事业部总经理石志儒一直难忘5年前,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谆谆嘱托——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当时,他是上海科技大学的一名助理研究教授,在现场协助演示学校的多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如今,他“转场”上海科技大学孵化的科技创业企业,致力于把之前演示的“三维视频融合技术”进行产业化落地。

从前沿创新到投身产业,不仅仅是石志儒的个人奋斗轨迹。当下的张江科学城,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正以创新为先导,策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核爆点”。


策源

正如一辆跑车的发动机,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张江科学城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策源功能强劲,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人们耳熟能详的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中,上海都作出重要贡献,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登月、“奋斗者号”万米海试、“雪龙2号”首航南极、“天和”核心舱升空入轨等重大任务中持续贡献“上海智慧”。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千米级高温超导电缆启动示范、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等填补国内空白。

每年的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中都有上海成果入选,2022年度共有3项成果入选。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创建了全球首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牵头国内学者为世界上首次拍摄“黑洞”照片作出贡献,依托上海光源在全球率先解析新冠病毒三维空间结构。张江科学城2022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85件,远高于全市的41件。

根据上海科技创新与开放经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世界知名综合性科学中心竞争力指数”,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英国剑桥郡、德国汉堡等综合性科学中心已处在同一水平线。


韧性

张江,依然“活力四射”。

今年上半年,张江科学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10%。1—8月,完成税收收入320.13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年预计首次突破400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0.20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规上企业工业产值2380.39亿元,占浦东新区的近1/3。

尽管受到外部冲击和三年疫情影响,但张江的创新韧性在增强。从2018—2022年,张江科学城经营总收入复合增长12.9%,税收总额为前10年总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前10年总和。“张江科学城内在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让人看到其未来更大的成长空间。”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周文说。

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在张江呈现高增长态势。“全国近一半的AI制药研发项目和上海70%的免疫细胞治疗项目都在张江。”中国科学院院士、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凯先在今年9月的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说。今年前三季度,张江共诞生4款1类新药,2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张江目前在研的药物管线总数超过1300个,其中原创新药占比超过一半。

张江集聚了近500家集成电路企业,年销售收入约占全市的2/3,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吸引了7家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十强企业在此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

近日,张江未来之城项目启动,将打造数字孪生AI城市2.0新范式。集聚了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张江,成为顶尖AI巨头集聚地。张江人工智能岛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示范区,“张江数链”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布局了下一代算力平台和未来智能交互终端。

张江有着“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这里已集聚2万余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家,外资研发中心181家,上市企业102家。


城与人

原本“狭长”的张江科学城如今“长胖”了,从95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一年前,《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正式印发

为争世界高科技领域的“一席之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科学城前身)1992年提前启动,比预定时间表早了两年,是我国当时唯一用“高科技园区”命名的开发区。如今,这样的先行先试还在张江持续发生。

今年9月,张江率先试点产业用地弹性规划和功能复合政策,创新存量产业用地用途转换新路径;扩大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白名单企业”至11家,这些企业一年内进口多次无需再重复评估;率先开展上海生物医药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试点……

除了科学,这里也是一座“城”。

未来的地标建筑“科学之门”近期幕墙封顶,预计2025年整体竣工交付。去年9月,上海科创新地标“张江科学会堂”迎来首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东分会场,开启了“科创新主场”。今年9月,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安藤忠雄领衔设计的张江水泥厂更新项目发布,未来将打造科学家心目中理想的科创空间。

“城”的活力来自人。张江科学城现有从业人员约50万,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超过16%,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约占上海的50%。为让更多人才近悦远来,“居转户”最快3年可以落户……

“5年前现场听了总书记的话,我备受鼓舞。我们正在打造上海的数字孪生城市,服务于城市治理数字化,通过数据的流动,让上海更安全、更高效、更温暖。”石志儒午间接受记者采访后,顾不上吃饭又赶着去见客户。从创新到创业,他觉得这样的忙碌很充实。

来源:解放日报


往期回顾


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具体来看→

《2023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首次发布,哪些上海企业家上榜?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上海归心谷邱健:立足上海,链接全球科创热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创上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