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成果 | 现代传播环境下我国海洋文化构建传播研究

作者:程佳琳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我国逐渐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在海洋“硬实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意识到海洋“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海洋文化建设。现代传播环境作为当前海洋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在海洋文化的构建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了解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我国海洋文化构建与传播的现状,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构建与传播我国的海洋文化。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网络、手机、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第五媒体”。2015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30 日,中国网民数量约达到 6.6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约为48.8%。随着 4G 宽带网络的普及,以手机和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新媒体能够做到集视频、音频于一身,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听觉上都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在现代信息传递方面正施展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媒体,现代传播环境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互动性。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了过去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大家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信息发布者进行对话,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网民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讨论和交流,充分保障了人们的表达自由权。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微博上发布新春贺词,与千万网友进行互动拜年。

第二,即时性。由于宽带、无线网络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在很多时候能够打破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及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2015 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的消息就是由当时围观的群众拍摄视频上传到微博,第一时间发布的。

第三,数字化。数字新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管理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的高科技实现了传播者的多样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传播效果智能化以及受传者个性化。


二、我国海洋文化的构建现状

我国并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对海洋的认知还非常有限,海洋文化构建与传播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民的海洋意识薄弱,轻视海洋文化建设

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薄弱,对海洋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我们的国民海洋文化知识和海洋观念意识相当淡薄,当被问及我国海洋国土面积时,高达 90%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或是答错,只有 10%的被调查者回答正确。这仅仅是对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我国的临海有哪些,分界线是什么,海岸线多长等等这些问题更是知之者甚少。我国人民对我国所属海洋的基本概况都不够了解,更遑论参与到海洋文化的建设中去。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于相关政府部门及媒体机构对海洋文化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构建海洋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何为“海洋强国”?我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较多强调的是“海洋强国”的经济层面、科技层面、军事层面等“硬实力”的“强大”,这些无疑都十分重要;但对于“海洋强国”的文化层面,人们还强调的较少,似乎与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文化”太“软”有关。在我国,常年专门从事海洋相关信息报道的主流媒体只有国家海洋局主办的“中国海洋报”,部分地方报或海洋期刊由于地域限制或是资金不足等原因发行量小,受众面十分狭窄;其他覆盖全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门户网站等媒体机构只有在 6月 8 日“世界海洋日”这天才会大篇幅报道海洋,宣传海洋。除却这天,只有在发生了与海洋有关的重大事件时政府及媒体机构才予以关注,而这些事件的报道角度也多是从海上资源的开采、渔船捕捞、海上贸易、航母等海洋经济或海上军事建设相关方面入手,对民俗生活、历史、信仰、文学艺术等人文方面涉猎极少。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存在“短板”

海洋文化参照文化层次结构理论具体细分为海洋物质文化、海洋精神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行为文化。海洋物质文化是指人们开拓、利用、维护海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海洋实物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渔网渔船等。海洋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从事海洋物质文化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海洋意识形态,如妈祖文化、海神崇拜或是精卫填海这样的传说。海洋制度文化是指开拓和维护海洋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协调人与海洋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制度,如《海洋环境保护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海洋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海洋开发、利用、保护过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且能够促进海洋文明、文化以及未来海洋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如海洋捕捞与养殖、海洋资源开采等。

海洋物质、精神及行为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今天已经相当的完善,唯独海洋制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三项,是海洋文化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者似乎忽视了海洋制度文化的研究,这种局面至今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海洋制度、海洋法律、海洋政策仍然是极少数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般大众仍然对此很隔膜、陌生。建国以来,我国海洋相关部门对海洋文化一直都有所关注和研究,在这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中,涉及海洋制度文化的基本上限于海洋经济和海洋防御等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上,而有关于海洋管理和海洋规章这样的海洋制度的论题却少之又少。


三、现代传播环境下我国海洋文化构建的新方法

(一)进行海洋文化的“常态性”传播与报道,塑造“蓝色国土”意识

构建我国海洋文化体系要充分结合现代传播环境的特点,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主流性、可控性,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的优势,加强海洋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的力度与强度。在保证海洋文化传播的连贯性的同时提高其在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力,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促进“蓝色国土”意识的形成。

“蓝色国土”是人们对海洋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在长期开发利用海洋,保护管理海洋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实现全民具有“蓝色国土”意识是我国成功构建海洋文化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想要全民拥有“蓝色国土”意识就要让大众对“蓝色国土”有一个清晰、准确和全面的认识。首先要理解“蓝色国土”的内涵,我国的“蓝色国土”是指我国拥有“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的海洋统领区域;更要了解“蓝色国土”的范围、“蓝色国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更深层次的包括海洋风俗习惯、信仰、环境保护等这些与“蓝色国土”相关的基本常识。而人们了解这些海洋知识大多是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是各大门户网站上获得的。因此,现代传媒应该打破过去那种“6 月8 日”这一天集中报道或重大海洋事件“轰炸式”报道的形式,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专门设立几个海洋专栏或播放时间段,每日播报海洋相关的一系列资讯,将这些海洋相关的信息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升国民的海洋文化素养,帮助国民树立海洋理念,拓展国民在海洋问题上的视野,实现常态化、日常化的报道,逐步地提升全民海洋文化素养。如纸媒天生就具有权威性的优势,所发布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相信并接受,因此纸媒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专门成立各种风格迥异但内容丰富有趣、价格亲民的日发行的“海洋报”或周发行的“海洋期刊”,用以向大众科普海洋知识,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在网上发行普及海洋知识的数字报纸、数字期刊,实现无纸化阅读,方便年轻一代学习使用。另外,保证“常态化”的传播海洋文化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受众能够接收到这些信息,这就要求这些媒体的信息发送方式更加亲民,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拍摄海洋主题宣传教育片放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播放,方便乘客观看,也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海洋方面的新闻及各类消息,无形中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传递海洋信息,实现海洋文化的“常态化”传播,大众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蓝色国土”意识。

(二)把握未来海洋态势,构建海洋文化

美国在 21 世纪的发展战略是“走向海洋”。不止美国,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海洋的发展,探寻未来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毫无疑问,21 世纪是在整个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海洋世纪。海洋的发展走向关乎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引发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未来海洋态势的把握就直接关系到了一国海洋文化建设的成败。我国海洋文化的构建必须结合最新的海洋态势走向,顺应海洋态势的发展,在进行各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预测未来海洋态势,及时做出调整并与之相适应。而想要掌握最新的海洋态势及各项精准的海洋数据,就要求现代传媒在报道海洋问题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实时性。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即时性与互动性的特点优势,打破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第一时间发布海洋相关信息,在传播与报道海洋问题时掌握国内外海洋发展的最新动向,探寻海洋问题背后的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其中隐含的海洋文化价值。二是多角度。转变传统的单从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或海洋军事一方面报道,在海洋问题的报道与宣传过程中寻找海洋文化的切入点,转变角度,从海洋文化入手看待当今及未来的海洋形势与走向,挖掘海洋文化构建的新角度。

(三)搭载新媒体平台,进行海洋文化的全球交流

充分利用全球门户网站、Twitter、微博、SNS 等新媒体工具与世界各国进行海洋文化构建方面的交流与探讨。政府部门应该学习掌握新媒体数字化的高新技术,与世界各国通过新媒体工具展开海洋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政府合作项目,共建海洋合作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互动,传承中国海洋文化,促进国际海洋文化交流,组建全球专家智库,由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发展到民间企业之间的合作,包括海洋渔业、农业、民俗、文学和祭祀以及海上航行、船舶、海外进出口贸易、海岸港口等多个行业领域,举办相关行业线上会议,进行海洋文化相关行业的深入合作。

搭载新媒体平台,借助“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各个海洋国家学习海洋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利用因特网上丰富多彩的国际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我国的海洋博物馆及有关文化名胜网站、海洋数字图书馆、海洋史虚拟档案馆、海洋历史与遗产网站等等。通过与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网上访客进行交流互动,本着“立足海洋,放眼全球”的宗旨,转变我国海洋文化传统的内向性特点,实现海洋文化发展的“对外开放”,努力拓展视野,研发海洋科技文化项目,弘扬我国海洋文化,各国共同借鉴、交流与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合力推动世界海洋文化不断向前进。

(四)建立双向互动交流平台,补齐海洋文化的“短板”

创建一个大众能够普遍参与的海洋文化双向沟通的空间,如建立海洋专题网上讨论组,讨论组成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自动收到其他讨论组成员的讨论意见,亦可将自己的观点随时传至网上,同时散播给所有组员,散布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学者手中,通过这一便捷的方式交流信息,切磋讨论。或是利用微博、微信讨论组这些没有门槛的能够实现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听取各地民间人士的意见,听取全国各地人民的声音,打破海洋文化地域性的限制,建立兼具东西南北各部文化特色的包容性强的海洋文化,构建一个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海洋文化系统。同时,大家集思广益,完善海洋制度文化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备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海洋制度、海洋法律、海洋政策体系,补齐海洋文化体系的短板,在研究海洋制度文化时将眼界放宽,不局限于海外贸易和海防这种传统的问题上,多关注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海权维护、海上旅游海洋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建设。

(五)从陆地到海洋,实现海洋文化构建视角的转变

现代媒体在进行海洋文化的构建与宣传时,必然要以海洋元素为中心,要走进海洋,去发现海洋的美丽,探寻海洋的隐秘。海洋文化构建中的海洋元素多种多样,比如海岛文化,海岛居民有他们独自的语言文字符号、风俗习惯,不同海岛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有些海岛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发展名片,是构成海洋文化的元素之一。再比如海上文化线路的现状探寻与保护,近海远洋探险、海洋考古等都能够出一系列的主题宣传片,让大众能够走进海洋并且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认识它。现代媒体应该意识到这些海洋元素对海洋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寻求更多的海洋资源与海洋切入点,不断丰富完善我国的海洋文化体系。

过去我们总是从陆地看海洋,把海洋当作陆地之间的间隔,将近海当作陆地的延伸,是陆地的附属物,所以几千年来,受大陆文化影响,我国的海洋文化一直都具有农业性的特点,不具有自己的独立属性。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视角,从海洋看陆地,海洋应该是连接陆与陆之间经济和文化的桥梁。2013 年 10 月 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这是我国海洋文化建设的新坐标,海洋的作用与意义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体看待海洋的眼光也应该有所转变,只有将海洋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海洋文化的建设才能走出大陆文化的“阴影”,削弱大陆文化的影响,拥有属于自身的特点与属性。



专家视点 | 李国强:关于构筑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的思考

专家视点 | 李国强 :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考

专家视点 | 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

专家视点 | 杨国桢:发展中国海洋史学 构建中国海洋话语体系

研究成果 | 苏文菁:建设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复兴中国传统海洋文化

一带一路 | 以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 | 境外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专家视点 | 刘家沂: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及对策

智库观点 | 开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新局面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7期 

作者:程佳琳,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心网站手机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